在华语流行乐坛,黄大炜绝对是少数几个配得上“伟大”这个形容词的流行音乐家。黄大炜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歌手,他不另类,因为他有《你把我灌醉》、《让每个人都心碎》、《秋天1944》这样“杀人”的悲情情歌;他也不主流,因为他从来没有大红大紫过,他的唱片也从来就没有大卖特卖过,只有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才会在对酒当歌时将他奉若神明。在一群雌黄毛孩兴致盎然玩着R&B之前,黄大炜早已经是华语歌坛的“灵歌之王”了,他很西方,因为他就生长在美国;他也很东方,因为他是张学良将军的外孙,他姓黄,炎黄子孙的黄。
东西方文明在其心底的盘根交错,注定了黄大炜的音乐从来就是与众不同。
黄大炜越来越不流行了。在《秋天1944》之后,期待他再次带来流畅情歌的人一定会如此抱怨。在三年的精心打磨之后,黄大炜带来的这张《TIME》,是一次超时空的音乐旅程。黄大炜对于时空似乎有着某种偏执,三年前他借1944年的秋天思考海枯石烂的爱情之于人生命的意义,这一次,他回望1894年的甲午战争,思考华人文明的节点与未来。当黄大炜低沉的声音再次带来澎湃的激情,却发现我们与这个不会写中文的ABC似乎一直在同床异梦——他在百年的大梦里清醒,他对历史与文明的思考,似乎原比我们来得深沉。
《TIME》这张专辑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长达26分钟的“甲午战争三部曲”。黄大炜站在2003回望1894那场决定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海战:《龙族》中“Peace Or War?War!”就像血肉之躯最后的呐喊,《美丽新世界》中“你不能哭/哭红的眼/看不见/回家的路”仿佛战后的邓世昌内心的汹涌,《黄海血战》中激烈的鼓点,像是勇士们对家国最深沉的情感……不知道在黄大炜少年时代,张学良将军有没有教他背诵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的诗句,但他对于黄色文明寻根的思索,却分明渗透在每个音符里,纤毫毕露。这部“中国古典摇滚音乐剧”,真的就是黄大炜仅存的一点点野心与激情吗?迫于唱片公司和市场的压力,这张专辑中不得不收录《你把我灌醉》和《让每个人都心碎》的Live版,听到这样的歌声,心里能不隐隐作痛吗?如果还有如果,黄大炜会不会把“甲午战争三部曲”做成一整张唱片的摇滚史诗?!
很难说黄大炜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当他依然用灵歌的大气唱着《我的世界》、《背影》、《冷肩膀》、《同进同出》、《怕,爱》这样的情歌,让听歌的人难免有一种酸楚感涌上心头。许多时候,黄大炜都是在用他的激情和悲情来演绎这些非同寻常的音乐,而许多词作,也许都填得未免小气了,让那种旷远可及天边的情怀,纠缠在了儿女情长的凡尘里。在整张专辑中最静态的《背影》里,黄大炜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压得我有种近乎窒息的悲凉。——当一个人徘徊在历史的时空里,他回望的背影显得如此执著与感人。 文/王磊[原载于《音像世界》/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