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我怎么顺嘴就把“后工业”这样大的词儿说出来了。其实我对这个概念并不十分清楚。而且在创作领域里也很少正面触及这样大的概念。当然,我承认这些东西可能在影响着我们。
在我们学电影的时候还没有“后工业”这个概念。好像也没有“黑色电影”。但是,就在那些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发生了一些我们当时还触及不到的变化。
1977年前后邓小平主持工作,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冬天,我们刚入电影学院不久,西单出现了民主墙。第二年春天,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同样的时期,世界的两端,生活焦点是那么的不相同。应该是六十年代开始,电视成为一项时尚,在西方迅速普及,进入流通市场,进入家庭。它掀起的这场轩然大波,这场革命,有点像电灯的发明,还有电子管,半导体,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1962年底,美国发射了“中继一号”卫星,次年11月23日,美国人民第一次在电视上亲眼看到他们的肯尼迪总统遇刺的镜头。我们常挂在嘴上说,电视取代了传统式的现场观影模式,实际上更大的冲击在于电视让娱乐这个概念空前地普及化。电视节目以最大的覆盖率深入人心,同时形成了大众媒体、娱乐产业。文化消费的概念潜移默化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再仔细回想一下,计算机什么时候进入零售,进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什么时候开始有游戏、有微软、有网络的?电视造就了一个时代,电脑和网络造就了另一个时代。差不多应该是九十年代前后吧?这些东西不但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同时改变了知识结构。我们的人文环境也随之改变。
我猜传统工业大概是蒸汽机时代延续下来的经济体系?那么后来的发展能算是智能工业时代吗?消费经济体系?
回到我们前面的话题,斯皮尔伯格要拍变形金刚。他是二战后生人,1946年吧?六十年代正是他生命最澎湃的年龄,战后的经济开始恢复,美国的汽车工业大大刺激了消费市场,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也迅速成为文化消费的先锋。斯皮尔伯格少年时代得到的第一个奢侈玩具是一台16毫米摄影机,他借用这个转动的窗口去认识世界,去?望星空,寻找隐藏在自然内部的神奇。爷爷刻的木马,以及奶奶缝制的布娃娃显然不能再吸引他,母亲坐在床边念的童话故事也远不如迪斯尼的动画片来得生动。人际维持的人文关系被打破了,他和世界可以通过工具进行对话,这个发现大概让他兴奋不已。日后,他把所有梦幻绘制在这个四方的空间里。也许,他压根儿没有把这个工具当作一只笔,它就是个高智商的玩具,所以他会有这样的消费与被消费的敏感,包括恐龙的专利什么的。在他后来的电影中也不断出现那些巨型玩具,比如:圣杯、大白鲨、外星人、恐龙,还有即将拍成的变形金刚。
到了昆汀,他的玩具是充满暴力、阴谋和色情的影像世界。他应该是六十年代末生人,想像他的童年是和母亲一同在电视机边度过的。整个七十年代的夜晚,城市街道充斥着从家家户户窗口里传出来的电视机里秀场的喧闹声。据说他母亲还是个电影的大FANS,把他的名字起成某个崇拜的明星在某个电影中扮演的角色的名字。他是在七十年代好莱坞电影,还有电视肥皂剧,以及广告里泡大的一代。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好莱坞电影已经有了大量的希区柯克的惊悚电影,还有马丁.斯克塞斯的黑帮电影、科波拉的《教父》、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也有了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和《大白鲨》,这样一批新好莱坞导演的电影。
由于电视市场化的带动,以及相关技术的普及,文化商品充斥了超级市场的货架。昆汀就是在录影带最盛行的年代找到一份音像出租店营业员的工作。他没有读完高中,因此这些影响着他世界观形成的视觉影像拼凑成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成为他的知识构成,融汇成血液的一部分,就像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他们自然而然理解影像中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把这两者混淆了。
他的成名作《落水狗》是他解构黑帮暴力电影的得意之作。所有这样的类型的好莱坞电影成为他手中的元素,他烂熟那些情节、画面、语言、情绪、叙事,还有人物,没有一个符号不准确。他甚至不回避那样的符号化,把所有的角色直接称呼为:橘色先生、白色先生,还有金色先生。叙事不连贯,像一个黑帮内部的人讲述故事的方法,不用顺序式的交代,直接切入要点,把很多过程和不关心的地方省略了。有人认为昆汀讲故事的方法无疑对经典叙事是一场革命,这样的结构又在他后来拍的、获得戛纳大奖的《低俗小说》中出现。昆汀在影片叙事中省略的部分,观众都可以凭借对类型片观赏的经验自我填充。比如,《落水狗》开始铺陈了一场戏,白色先生和橘色先生准备去抢劫珠宝,但转过来的镜头已经是白色先生开车拉着中弹的橘色先生疯狂逃离现场。大片的血染红了轿车的后座,疼痛难忍的橘色先生叫喊充斥银幕,观众完全被这样突如其来的效果击倒在座椅上。我们是在后面的部分断断续续了解到了其中的经过,那么吝惜的一点点,完全靠自己去联系起来。如果没有阅读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经验,我想会很费劲。《低俗小说》更要加上对美国通俗文化和人文历史的了解才能真正明白他的黑色。他是一个美国通俗文化消费时代孕育出来的“异型”,这样就容易解读他这个人,也容易解读他的电影了。
文学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话听起来很悚动。但是很贴切。
作者简介:李少红,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杰出代表。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代表作有电影《血色清晨》、《四十不惑》、《红粉》,电视剧《雷雨》、《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1995年,《红粉》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新作《恋爱中的宝贝》极具探索性和争议性,被称为“中国都市电影语言的一场革命”。
本版所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未经本报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侵权举报电话(传真):010-63039303。来稿请赐寄:xjbwysp@vip.sina.com
新浪网娱乐频道独家提供网络支持,地址:ent.s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