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少年时,父母为了励我的志,经常找些名人传记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不敢辜负父母的苦心,只好把那些传记读了些,这说明我是个乖孩子,并且比较孝顺。然而,读过这些传记,尤其是那些自传后,志没怎么励着,疑惑倒是增添了不少。最大的一个疑惑就是:世界上这么多完人,我怎么就没碰上几个?
我丝毫不怀疑这世界上有不少好人,但我还相信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好人也是有缺
点的,比如一个英雄人物很可能不大讲卫生,一个先进的模范说不定不注意锻炼身体——这仅仅是为了说明问题,我也根本不认识不讲卫生的英雄和不锻炼身体的模范,英雄和模范一般都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中,我身边没有,只是猜测。但在自传里,我看不到这些缺点,即使有人写自己的缺点,也大致是上面这样可爱的,或者说可以容忍的缺点,比如卢梭,在《忏悔录》中,所忏悔的那些“破”事反倒让人觉得他的形象更丰满而且高大起来。能真诚地反思自己缺点,甚至错误的自传,实属凤毛麟角。
我现在的态度是,坚决不反对别人写自传,但坚决反对自己去看,无论是《干校六记》还是《浮生六记》,也无论是《我和刘晓庆不得不说的故事》还是《岁月随想》。
李敖在讽刺于姓国民党元老的时候,说他写回忆录采取的是选择性记忆,甚至重新制造记忆对自己有利的就记住,哪怕有些事自己没做或者有些会议自己根本没有参加,但那事是好的,那会议很重要,就记住了,于是在回忆录里大书特书,贻笑大方。实际上,大部分(如果说不是全部的话)自传写作者都会有犯同样的过错。试想,如果我真的读了这些自传,被一些不存在的事情把志给励了,很可能就会朝着虚幻的目标前进,估计就过不成我所喜欢的悠哉游哉无所事事的日子了,岂不太亏——要知道,成为完人实在不是我的毅力和力量所能达到的目标,累也累死了。
估计也没谁那么傻,真的会按着这种目标设计自己的人生,但因为少年是思考了一下,便决定不相信把主人公写得过于完美的作品了,无论是自传还是他传。少年的思考肯定是不成熟的,尤其是少年思考过后直到成年就不再思考了的问题,如果思考的有错,也大可怪在20年前的我身上,与现在的我关系不大——现在的我,偶尔还是蛮深沉的,起码看起来像是很深沉。
这些年,自传作品越来越多,有的出自年迈的作家之手,比如《我们仨》;有的出自当红明星笔下,比如《日子》,我硬是不肯掏些银两购买——也怪我父母,当年弄了那么厚一摞搁家里,生把我给看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