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奥斯卡毫无悬念,也许惟一的意外是《断背山》失足最佳影片。然而在平淡之中却蕴涵着巨变,历史悠久的奥斯卡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通过对《断背山》、《撞车》的全面肯定,宣告小金人不再是大公司大制作的宠物,奥斯卡进入了独立时代!
每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一公布,整个好莱坞都在盘算:是哥伦比亚公司还是环球,抑或20世纪福克斯甚至是华纳的影片形势好一点?然而今年,最新鲜最热门的话题是
“李安作品”还是“保罗·哈吉斯作品”更优秀。看看提名名单,奥斯卡几乎把年度票房前20名的卖座大片统统拒之门外。这并不奇怪,看看好莱坞八大公司都在忙些什么:蜘蛛侠、蝙蝠侠、哈利·波特、星球大战……这些当然是大片,但纯粹为了票房一而再再而三的跟风之作也许被称为“电影连续剧”更为贴切。而这样只顾眼前利益的结果又如何?去年北美票房比前年跌了13.3%。这种纯粹为了票房的跟风之作怎么可能拿得上奥斯卡的台面,又怎么能够得到奥斯卡的褒奖进而提倡?于是充满冒险精神的独立制片商借势而起,打破好莱坞电影业的垄断,崭露头角,登堂入室在奥斯卡一战成名。
纵观今年奥斯卡的选择与往年大相径庭,曾经的史诗片已风光不再。独立制片勇于直面现实,直面国家、政治、种族、同性恋等等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而得到了青睐。其实,去年《飞行家》被小成本影片《百万美元宝贝》打得惨败后,就预示着奥斯卡不再将橄榄枝抛给史诗片了。奥斯卡正是用这样的平衡术在肯定艺术性的同时,呼唤票房的“救市主”。
奥斯卡果断地挥刀斩断“大片情结”,遗憾的是国内一些充满奥斯卡情结的大导演们却还在“闭门造车”,做着大片梦:从2002年投资3000万美元的《英雄》,到2005年投资4000万美元的《无极》“冲奥”,结果年年铩羽而归。“大块头要有大智慧”,但目前的“中国式大片”空有其形,没有其魂,结果是大而无当,陷入了叫座不叫好的困局。投资上去了,就决定了影片无法光靠国内市场回收成本。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就只能逼上梁山走上“冲奥”之路。而奥斯卡风向的改变,注定了这是一条不归路。照了老皇历准备投其所好,以为奥斯卡喜欢吃汉堡包,就依瓢画葫把锅盔制造成“中国汉堡”,结果别人根本不吃这一套。更令人担心的是,奥斯卡对“中国式大片”的诱惑如同饮鸩止渴。如今《夜宴》又在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暗战明年的“冲奥”名额。照今年的行情,冯小刚和张艺谋再怎么“窝里斗”也是白搭。
当第78届奥斯卡尘埃落定,小成本独立制片的胜利可以给我们的大导演们洗一洗脑壳:大片之痒,可以一洗了之。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