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点评:瑕不掩瑜,《夜宴》值得看。
中国有数的几场所谓大片,没有例外地一律走古装武打路线,估计一方面是为打国际市场,二是只有在较远的古代他们才可以很人为地扩张自己的想象空间,从《英雄》经《无极》(blog)到《夜宴》(不好意思,我没看《十面埋伏》)无不如此。
这一系列被叫作大片的电影,在《无极》被媒体起哄群殴的严酷舆论环境下,大导演中人民群众最喜爱的冯导小刚,一改咯支人痒痒的喜剧策略,向世界著名悲剧的母题取材,表现出一种前仆后继的革命大无畏精神。然而导演一严肃,人民就发笑。《夜宴》越到后来人们越发笑场,这种笑声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最近的一次大爆发我认为是在《无极》的映场。
然而的然而却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瑕不掩瑜。尤其在作品的开局和上半部,我深深迷醉于它的形式感:血腥和肉欲被拍摄得如此漂亮,一如画面的对称感和人物设置的对称感。全场几乎由一场场的仪式和仪式感组成,令人感受到强烈的舞台美学。以“假”为主要功能的舞台美学和以“真”为主要功能的摄影机美学并置于银幕之中,它所产生的视觉感受可以令到我的心当场颤栗。
然而,它把阴谋和爱情都写到了极致,然而极致的阴谋和极致的爱情都无法成真,所以,导演在这一刻矫情了。现代人普遍不相信爱情,包括导演本人,他却偏偏要在一个编织于古代的故事里书写极致的爱情,能不假?把一个自己都不相信或不愿相信的东西,往极致里做,不但不见其真,而且更显其假。这样,我们在片里就看到了处处的“装”,一种是“装”真,或者真装;另一种是“装”假,或者假装。
它的最大败笔在于:既然叫《夜宴》,却几无夜宴场面的描写---我本以为大片的大字会落在此处:大场面,大打斗,“火烧阿房宫”……然而没有。电影的细节根本没有开场和中间的一些场面好看。
还有一处败笔是,既然构建中国大片的中国性,向世界著名悲剧的母题取材也就罢了,千万别一时时冒出莎士比亚式的台词。在国产大片的乡土性方面,台词应该有汉语之美啊,尤其在这部以“美”著称的电影里。
看完电影,我本来是想写个“表扬稿”的,但最后写出来的,怎么看都像是“批评稿”,这一定跟我对艺术(如果商业电影也能作为艺术品的话)一向的苛求有关。如果这里的发言可以影响到大家的观影积极性,我还是应该负责任地再次说一声:瑕不掩瑜,《夜宴》值得看。江南藜果 广州艺术生活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