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联生活周刊:华谊兄弟的电影蛋糕(附图)(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17:22 三联生活周刊
![]() ![]()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王中军 “一个行业,没有资本介入,没法做大。”王中军说。但是这些年最热的风险投资,并没有青睐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往往“说得很大,回收没有”。王中军认为,要成为时代华纳,首先要上市“什么时候我们做到100亿元人民币市值,什么时候能做到100亿美元市值,中国的家乡市场要越来越好,公司才能做大。”王中军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在2008年上市。 同样希望能在2008年上市的,还有中国电影制作的龙头老大——中影集团。2007年底,《集结号》和《投名状》前后仅差一周上映。王中军承认,这是双方经过协调的结果。作为民营公司,华谊在同类公司中做到了行业第一。但是王中军认为,民营公司依然处在一个追赶中影这样的国营公司的地位“2003年前民营公司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市场化。国有和民营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积累,经验的积累,财产的积累,甚至土地的积累。国家开始占有了大量的资源,这是它得天独厚的东西,包括中影这样的公司。还有一些行政和商业混淆得不是特别清楚的东西,这主要是引进权的问题。中国电影市场份额33个亿,引进片去年大概占了16个亿,国产片是18个亿。” “最近的5年,甚至10年,这起跑线的意义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在后面追人家。”但是王中军觉得,未来两种经营性质的公司会走到一种类型上,“公司的结构都会越来越市场化,国有公司也会是公众公司,多方持股、上市,越来越透明”。 在王中磊的办公室书架上,摆了一本有关香港地区邵氏电影时期的书——《邵氏电影初探》。“邵氏是在没有经验可循的经验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王国,我们也是如此,邵氏的经验不适合我们,美国的经验也不适合我们,中国会有自己的电影模式。”王中磊说。而王中军说“华谊目前还没有遇上天花板,因为太远。”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