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农女
我没有看过《赤壁(上)》,对三国故事也不是烂熟于心,所以,坐在宽敞舒适的飞扬电影城观赏《赤壁(下)》时,我没有任何的设想与期许。轻松自在,我只是来看一部电影而已。
佛家说:只有让自己“空”了,你才能获得“有”。没错,你给出的是一张白纸,才能真正明白吴宇森泼的是什么墨。在那让自己的身心完全放松的150分钟里,透过让满场爆笑的台词与情节,我感受到了吴宇森的真诚与大爱,几度热泪盈眶。
爱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已是国际大导演的吴宇森深谙此理,所以,他极力在这场硬汉博弈的战争中穿插着爱的柔情。
两军势如水火,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爱上了曹营中的孙叔财,那是朦胧、单纯的青涩之爱,不分贵贱、不分敌我;孙尚香从曹营逃出,解开身上缠裹的地图,仅穿着肚兜在众位将军面前急着解说军情,这个颇具喜感的场面令观众大笑,而当孙权从背后给孙尚香披上衣服,用满满的感激与愧疚轻声地说“我知道,我都知道了”时,兄妹间肝胆相照的手足之情细腻得令人动容——如果我是孙尚香,我想我会顿时泪崩,因为自己在曹营中所受的种种担忧与委屈都换来了哥哥的理解,哥哥那轻轻的一拥,胜过万语千言。
小乔无疑是吴宇森大爱的代言人,她爱周瑜,为了理解爱郎,她愿意去读自己最不喜欢的兵书;她爱将士,为了给大家鼓劲,她深入瘟疫蔓延的帐篷去探望患病士兵;她爱她的故乡她的家国,为了保护那一片土地,她甘愿冒死,独闯曹营去劝降。如果我是吴宇森笔下的小乔,如果曹操真的是为“我”而发动这场战争,我也会这样去做,责无旁贷、视死如归。而片中令我感动的还有小乔留给周瑜的那封信,我承认,信写得太抒情太文艺,以至于有些矫情,但是其中有句话给我触动很大——“只要有信念,就一定会有希望。”这是吴宇森夫妇(吴太太是影片的编剧)镶嵌在电影中的“金子”,是他们想传达的人生感悟。凡是经历过人生跌宕的人,都会被这句话“电”到,因为,信念确实是牵引人们爬出低谷的唯一绳索。
如果说观众不接受小乔的“美人计”,我能理解,但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将士赠周瑜汤圆”的场景很可笑呢?“冬节”之日,万家团圆,众将士聚在一起分享汤圆,而此时小乔却为了国家为了同胞赴汤蹈火、生死未卜。在那样的场景之下,每个人走上前,给周瑜献上一个汤圆,那等于是一份无言的祝福啊,祝福小乔能平安归来,祝福“瑜乔”能早日团圆。这么朴素感人的将士情,有什么好笑呢?
我个人觉得,吴宇森是满怀赤诚来拍《赤壁》的,尽管有些台词比较幽默,但那只是些善巧方便而已,无伤主题。他不是想拍战争片,而是想展现残酷较量下的情与义。吴宇森的手法很细腻,你感受到了吗?如果没有,那也许是因为你不够“空”,你的脑子里已装满了自己的三国自己的瑜亮,已容不下别人的见解。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