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新西兰的“霍比特人”难题(图)

2012年12月14日17:17  外滩画报 微博
彼得·杰克逊 彼得·杰克逊
新西兰机场的咕噜 新西兰机场的咕噜
剧照 剧照

  《指环王》三部曲确立了新西兰电影工业结合旅游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而其前传《霍比特人》三部曲却成为新西兰政府与导演彼得·杰克逊对未来的一场豪赌。新西兰政府在经济和法律上对《霍比特人》的扶持是不是过了头? 如果出现政府扶持力度更大、价格优势更明显的国家,好莱坞制片方还会选择新西兰吗?对于刻意将自然风光和电影外景地混为一谈的做法,游客们是否买账? 眼下的新西兰电影就像是杰克逊的独角戏,哪天杰克逊不干了怎么办?

  凭借别具一格的圆形构造,新西兰国会大厦被当地人称为“蜂巢”。而在位于“蜂巢”的办公室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正得意地耍弄着一把雕饰华美的短剑。这可是《指环王》三部曲的主人公佛罗多用过的——在电影中,每当有兽人哥布林靠近,这柄魔法之剑的剑刃就会发出蓝光。

  “这是美国总统给我的。”总理先生不无赞叹地表示。奥巴马送给新西兰政府的礼物,说到底是个实实在在的“新西兰制造”。

  在约翰·基的办公室里,这把短剑似乎失去了魔力,也许是因为没有哥布林在场吧。不过,它的存在却是一种象征:在新西兰,政府在电影工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功过暂且不论,事实上,约翰·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颇为激进的措施来扶持电影产业,而好莱坞的超级大片也为新西兰经济贡献了一大笔收入。官方力量与电影工业的融合能走多远?这个只有区区 440 万居民的南太平洋岛国,俨然成为一块巨大的试验田。

  试验效果如何,眼下是个寻找答案的好机会。11 月 28 日,由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执导的《霍比特人 1:意外旅程》(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以下简称《霍 1》)在首都惠灵顿举行了全球首映式。作为“指环王前传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霍1》上映前,新西兰就已然一派“满城尽是霍比特”的光景,连惠灵顿机场也遭到一只巨型咕噜姆的“入侵”;而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霍比特人”纪念品狂热,礼品店更是早早做好了准备(精灵耳朵 14 纽元一对)。

  对新西兰而言 ,“霍比特人”的到来远非一帆风顺。2010 年,由于演员工会对片酬不满,剧组曾遭遇罢演风波,几千个就业岗位连同华纳兄弟的五亿美元投资差点打了水漂。最终,约翰·基挺身而出,敦促议会修改劳工法,为新西兰保住了《霍比特人》这棵摇钱树。

  这是个相当大胆的决议,与之相伴的还有一揽子刺激方案——新西兰政府同意为影片提供 9900 万纽元的制作补贴,以及 1000 万纽元的推广赞助。此外,新西兰旅游局计划在当时的财政年度里豪掷 800 万纽元,和华纳兄弟联手将新西兰打造成一个电影乐园。

  这些数字对新西兰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今年早些时候,新西兰曾宣布计划削减 3500 万纽元的教育预算,结果遭到全国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最终不得不撤销这一计划。在新西兰这样一个小国,政府对《霍比特人》的巨额财政投入,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尤其考虑到政府此前已经为《指环王》三部曲投入了 1.5 亿纽元。

  新西兰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扶持是不是过了头?随着《霍1》的上映,这一争议仍然没有停歇。最近,又有另一起事件加剧了人们的疑虑。素有“盗版之王”之称的 Megaupload 创始人金·达康今年年初在其新西兰的寓所中遭美国政府突击搜捕,美国当局随后要求新西兰引渡金·达康,以便指控其侵犯著作权等罪名。有人怀疑,约翰·基政府在处理这一引渡要求时,某种程度上听命于强势的好莱坞。

  今年9月,约翰·基公开向金·达康道歉,承认新西兰政府通信安全局对其进行了非法监听。这无疑在新西兰政坛炸开了锅。当地媒体《怀卡托时报》对约翰·基极尽嘲讽,指责其正在将新西兰打造成美国的第 51 个州,也有人怀疑,约翰·基在 10 月初旋风式走访洛杉矶的目的,也和金·达康案有关。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问起我这件事。”约翰·基在上月的一次采访中说道。就在前一晚,他私人宴请了来自迪士尼、华纳兄弟、福斯等电影公司的高层,游说这些电影巨头把更多的电影拿到新西兰来制作,导演彼得·杰克逊也通过视频通讯方式参与了这场对话。

  事实上,由于和这位新西兰大导演交往过密,约翰·基可没少挨批评。2011 年恰逢新西兰三年一度的议会选举,约翰·基领导的国家党为再次获得组阁权焦头烂额。可就在选举前一个月,约翰·基取消了同英国女王在澳大利亚的会面,转而走访了《霍1》的片场,还在一场电台节目中采访了杰克逊,这些做法遭到了竞选对手的强烈抨击。

  同样被惹怒的还有演员工会。用新西兰演员权益保障协会副主席菲尔·道金斯的话说:“身为一个西方民主国家,专业演员却享受不到任何权利,除了新西兰,世间再无第二。”目前协会仍在努力同制片商达成一个全面协议。

  在最近的一封邮件中,道金斯也对新西兰的移民政策提出异议。

  根据修改后的政策,外国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电影拍摄期间停留新西兰而无需接受当地劳工团体的审查,这在道金斯看来,“和敞开国门没什么区别”。

  现在,在经年累月的拍摄和制作后,《霍 1》终于要上映了。可下一部光临新西兰的大片在哪儿呢?约翰·基无法预料,“现在还不好说。”

  电影:新西兰的经济新引擎

  仅靠电影工业来拉动全国经济,到哪儿都行不通。不过在新西兰,电影工业还有旅游业这个大靠山,两者的结合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这正是约翰·基政府所追求的。2011 年,电影电视制作为新西兰带来的经济效益只有 11 亿纽元,还不到全年 1600 亿纽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这其中,大约 17% 的收入来自于政府——每年新西兰政府都会拿出近 2 亿纽元资助本国电影产业。

  在新西兰,旅游是个规模比电影大上 20 倍的巨型产业。当以中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开始通过并购等方式入驻新西兰奶制品行业时,以创新能力见长的新西兰人在旅游市场看到了更多机会。

  理由很简单,随着《指环王》的走红,谁不想到如诗如画的电影取景地走一遭呢?毕竟,蹦极、太空球(爬进一个大充气球然后滚下山)这样刺激的旅游项目可不是谁都敢玩的。

  值得一提的是,哈佛毕业、曾任美林外汇交易员的约翰·基除了总理之外,还有另一个身份——新西兰旅游部长。2010 年,面对《霍比特人》片方与演员工会的纠纷,约翰·基决定将政府预算的一大部分,用于将新西兰打造成托尔金笔下的“中土世界”,让游客们在旅途中重温彼得·杰克逊电影的经典场景。

  这无疑是场豪赌。作为影片的联合出品方,华纳兄弟、新线和米高梅对《霍比特人》寄予厚望,不过谁也不敢保证,《霍比特人》会像当初的《指环王》三部曲一样受宠,后者的全球票房收入接近 30 亿美元。

  必须考虑的变数还有很多。比如,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杰克逊在拍摄《霍比特人》时,将画面频率从传统的每秒 24 帧提高到了每秒 48 帧,业界反映褒贬不一。再者,一旦发现哪儿的政府扶持力度更大,只怕摄制组会头也不回地离开新西兰,毕竟这是电影工业的逐利本性。

  在电影项目招标过程中,汇率优势的影响相当大,这也是杰克逊和他的团队选择在新西兰组建维塔数码公司的原因之一。这个后期制作“后花园”的角色,一度属于好莱坞电影大亨乔治·卢卡斯位于加州的制作公司。目前,位于惠灵顿的维塔数码已经参与了《阿凡达》、《复仇者联盟》、《丁丁历险记》、《普罗米修斯》等多部电影的制作。

  然而,近来纽元兑美元的一股延续升势,使得新西兰逐步失去了汇率优势,很快就有国家铆准了这个机会。比如,新西兰电影协会总裁吉塞拉·卡尔就注意到,现在北爱尔兰自称“新新西兰”,塞尔维亚则是“更便宜的新西兰”。

  潜在的竞争对手还包括中国。中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之大,从电影硬件设施的发展可见一斑。中国希望凭借广阔的市场,来换取投资美国电影市场的机会,且已经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

  作为英语国家,新西兰自有其语言优势。此外,新西兰人“想到就做”的态度也讨人喜欢。“我们无所畏惧。”曾参与魔幻大片《纳尼亚传奇》拍摄的新西兰制片人提姆·柯丁顿这样说道。该片同样也在新西兰取景。

上一页12下一页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