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林肯》英雄主义支撑的严肃大片

2013年01月24日08:19  南方日报
丹尼尔·戴·路易斯扮演的林肯被认为林肯再世

  备受瞩目的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即将于2月24日颁奖,本届奥斯卡入围最佳影片的影片共有9部,包括了夺奖热门《林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而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往往汇集了一年中最为出色、各有千秋的电影,南方日报记者在颁奖前夕,对其中4部电影先睹为快,撷取影片精髓,以飨读者。

  英雄主义往往被视为一个国家的雄性激素,美国人尤甚,人民迷恋它,好莱坞信仰它。可以说,英雄主义是美国电影中最执拗的一口气,美利坚的“英雄电影”不只是电影分类中的一个标签,而是一种情结和迷思,更是美国电影美学中非常重要的精神内核。

  很多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刚开始看《林肯》的时候,都被闷得直打瞌睡。其实,光凭直觉就知道,战争、政治、历史在商业电影的语言中很难活色生香,但从电影一开始的架势就能看出,斯皮尔伯格是想要认认真真、正襟危坐地拍一部严肃大片。关于林肯总统的记录多如牛毛,他伟大、传奇的一生本身就是一流的剧本,但是电影圈似乎有这么一个吊诡的宿命:“一流的故事,很可能拍出二流甚至三流的电影。”从这点来看,我们不得不为斯皮尔伯格的勇气拱手作揖。一眼看去,丹尼尔·戴·路易斯在剧中的造型仿佛让林肯“复活”!那瘦削颀长的身材,褶皱蓄胡的窄长脸,深邃冷静的目光,与原型相似度高达80%。当然,更重要的是丹尼尔在史实基础上丰富了林肯,让他成为一个“活过来”的历史人物。从故事的情节来看,影片大多着墨于1864年末和1865年初,表现立体化的林肯,而最核心的历史事件便是“废奴”。随着剧情的推进,影片沉闷依旧,吃力感仍是来源于导演企图让观众用眼睛膜拜历史的雄心抱负。

  英雄的林肯是如何被一步步塑造?美国有一句谚语:“不要问香肠是怎么做的”,但斯皮尔伯格倒并不避讳把制作香肠的过程展示出来。自始至终,他都展示了作为英雄的林肯:坚毅笃定,敢作敢为,最终遭刺杀陨落,林肯不是无瑕的圣人。那些他使用的灰色政治手段,包括用低劣手段帮助他在参议院获得投票等等做法,导演从一开始都在暗示它们的必要性。无论如何,英雄主义已经内化为美国主流价值中最诗意的一笔,斯皮尔伯格以及包括美国的大部分观众都不会嫌弃这个不完美的林肯,相反会因为这样更深地爱着他吧。但对于中国的普通青年,普通观众,它或许不是非常“好看”。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钟琳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