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盛夏晚晴天》:偶像拯救了商战剧?

2013年05月13日14:59  北京晚报

  杨幂、刘恺威主演的电视剧《盛夏晚晴天》昨晚大结局。据新媒体视频数据机构Vlinkage官方发布数据,《盛夏晚晴天》的网络播放量四天破亿超过去年《甄嬛传》的最好成绩,也刷新了今年《新笑傲江湖》最快五天破亿的纪录。截至目前,该剧网络播放量已超过8亿次,霸占各大视频网站播放量榜首。

  由于收视不俗,江苏卫视特意向制片方定制了一段时长70分钟的《盛夏晚晴天》电影版今晚追播。较之剧版更为虐心,突出了人物间的矛盾,情节也更紧凑。

  一直以来,商战和偶像是国产电视剧的两个短板,处于港台、日韩下风,甚至新近崛起的泰剧也强一头。偶像剧先走一步,赵宝刚的《奋斗》独创了内地偶像剧新风格,到《北京青年》收视走稳;但荧屏上更多的内地偶像剧走的是山寨日韩的路子,诸如《一起来看流星雨》,虽收视不俗,但制作粗糙,情节雷同,沦为年轻人的笑柄。

  国产商战剧的境况还不如偶像剧,除了诸如《大宅门》、《乔家大院》这样带有家族传奇意味的古典商战剧,现代商战题材统统遭遇收视滑铁卢,无论明星阵容多强大,编剧、导演用多少真人实例为故事依托,观众就是不感冒。倒是和偶像剧一样,一批粗制滥造的山寨日韩剧风生水起,输着口碑,赢着收视,电视剧中的家族、财团的商业之争常常都只为几百万的利益。

  《盛夏晚晴天》此次可谓国产商战剧的一次成功逆袭。在网络、口碑和收视率上的多赢可谓开拓了一个新局面。与其说这是一部有野心的偶像剧,不如将其视为用偶像包装商战剧的一种成功,这或许为内地商战剧开辟了一个新局面,其实,观众感兴趣的是商战包装下复杂而纠缠的人情世故。

  延伸解读

  

  混血TVB改良很成功

  深究《盛夏晚晴天》的成功发现,它一方面得益于偶像、时尚新款包装,一方面得益于香港TVB的编剧、导演班底。

  《盛夏晚晴天》改编自网络小说,以刘恺威和杨幂饰演的两个富二代为主线,讲述了笼罩在乔、夏两大对立家族争斗下的一对商业“契约男女”的爱情故事。作为制片人,刘恺威调动他昔日在香港TVB当演员时的人际关系,邀请TVB编剧陈宝华和导演麦贯之(麦贯之曾执导《创世纪》,陈宝华执笔《我本善良》),沿袭了港产商战剧的商战智慧,也就是大陆商战剧中一项最难做到的部分,再去掉港剧中诸如股市暴跌跳楼,廉政公署维护商业规则和商业财团操纵政府决策等与大陆情况不符的情节元素,填补上偶像剧的虐恋与时尚,于是,成功改良为一部能被内地观众认可的国产商战剧。

  TVB编剧陈宝华表示在创作时下了不少“狠工夫”,虽然以商战元素包装,但故事内核是一部青春偶像剧,故事中两大地产商的商战较之TVB的商战小儿科了许多,只是背景,为的是推动两个富豪子女乔津帆和夏晚晴的爱情故事。于是,观众看到商战和阴谋最后都会落在情感上,一个阴谋的布局手段并不十分缜密毒辣,每个环节都是为了凸显人心的变化和帮助每一个主角展示个性。所有的商业阴谋归根结底都是人情债。同时,为了保证收视,内地偶像剧中流行的虐心情节也在此上演,剧中“惨案”不断发生,乔津帆母亲被歹徒杀害、夏晚晴母亲也失心疯,好兄弟突然反目,女主角怀胎跳海……种种虐心、纠缠的戏码全都倾巢而出,将该剧的戏剧冲突渲染到最大化。本报记者金力维

  记者快评

  商战剧的中产心理

  金力维

  以往,我们分析内地商战剧的失利总是归结为大环境缺乏商业氛围,演员个个没有商业气质。2011年的《大时代》,去年的《浮沉》和《青瓷》,都试图改写商战剧败运,但统统失败。按说,这几年股市、富豪、富二代早成了普通人口中的关键词,这三部电视剧的剧情也已经离观众很近了,《青瓷》讲雅贿;《大时代》用马云、冯仑等一批大老板的创业经历,欲书写改革30年诞生的财富传奇;《浮沉》更是近到普通人身边,外企文化,国企改制,可惜统统都没用。这三部戏用的都是个顶个的大明星,张国立、王志文、张嘉译、蒋勤勤,新晋的时尚偶像白百合,结果是明星能聚焦关注却很难把观众留在一部他们不感兴趣的剧集上。于是,创作者自省后还是认为,普通老百姓缺乏商业意识,演员们也没浸淫过商业文化,穿着西服也还是脱不掉中国土的气质。《大时代》的导演汪俊有个说法:“都是白手起家第一代,农民刚脱贫,哪来的豪门恩怨情仇,富二代们才刚玩玩跑车秀秀包,正经的商战谁见过?”《浮沉》的导演滕华涛找台湾演员王耀庆演外企金领,他也觉得大陆演员缺少精英气质。王耀庆果然不负导演,专为他饰演的外企总监定制了三身西服,用他的话说,做到这个位置的人,是不会再穿成衣了。他还把道具给的门卡夹套换成了国际大牌的,一样的心理,他认为金领在小处也是要用名牌的。

  这个细节特别值得玩味,就是商战剧中的中产心理。商战剧其实是满足中产阶级的豪门情结,所谓情结,也就是一种想象。因此,在商战戏上玩小儿科的《盛夏晚晴天》成功了,实打实地把商场真实搬上荧屏的《大时代》和《青瓷》是败阵的。《盛夏晚晴天》特别重视外包装,偶像是一方面,他们请时尚杂志的专业团队设计造型,拉来国际大牌赞助,演员们的衣服、珠宝、手袋都是货真价实的,一身都价值几万块。或许,真正集团老板未必穿得如此炫耀,他们的品位或许只在一杯茶上,但名牌,却是中产阶级最想看到的,他们心中的豪门。至于商战部分,中产阶级观众需要的是有智慧含量的台词,尔虞我诈即可,就像《盛夏晚晴天》里的乔家老太太,虽说是乔氏掌门人,但她不用埋首合同堆里,她的能力展现在推敲人心,精于世故,给女主角的天真、善良撑腰。这不正是每天兢兢业业在办公室拼搏的中产白领们最熟悉也最渴望的吗?说到底,商战剧真不是拍给商人看的,摸清了十几年来崛起的城市中产的羡富仇富心态,才是内地商战剧逆袭的一条正路。

(责编: Lorring)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