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威尼斯电影节走过了70个年头。和戛纳、柏林等老牌国际电影节一样,已经古稀的威尼斯电影节,尽显颓势。在经济状况越发拮据之下,不但参赛影片较往年减损了半数,就连愿意来红毯上走一遭的明星也少了许多。
为摆脱尴尬,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主打起怀旧牌,企图以此救市。最显见的就是请来贝托鲁奇、姜文担任评委,连同姜文曾经斩获金狮大奖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陈可辛的《甜蜜蜜》也将以加长修复版一并亮相,首映的《地心引力》还上演了天宫一号拯救美国宇航员的情节。此举在媒体看来,除了证明威尼斯电影节对于中国元素的青睐有加外,也暗含着瞄准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份企图在内。
实事求是地说,不论威尼斯电影节的上述行为出于何种动机,都值得肯定。毕竟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已越发显现出井喷态势,其庞大的市场背景和消费能力连好莱坞都不敢小觑,甚至愿意放下姿态来迎合这一巨大市场的需求。如果威尼斯电影节也能从这
其中分得一杯羹,对于整个欧洲电影的未来发展而言,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要得到这样的结果,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在配额依然存在的当下,横行全球的好莱坞电影尚且在全力抢滩中国市场,何况欧洲电影呢?在这种大背景下,包含戛纳、柏林和威尼斯这三大国际电影节在内的欧洲电影机构和电影人,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上。多想办法,多下功夫,让更多优秀的欧洲电影和电影人走入中国的院线,而不仅仅是在电影节上增加中国元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中国观众了解欧洲电影节。在这件事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是断断不可取的。这都啥年月了,靠好导演加好演员攒出好作品就能大卖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回。套用一句经典的广告词来说——再好的戏,没声音,也出不来。
当然,考虑到国内观众的口味,欧洲电影可以选取商业上成功的类型片先行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一点上,好莱坞有成功典范可供参考。但不论票房如何,传统的文艺片只要能顺利引进,就会有更多的中国观众接受欧洲电影。
(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