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真正的爱情是需要“作”的

2013年10月17日14:38  金羊网-新快报
《我想和你好好的》剧照 《我想和你好好的》剧照

  ■图宾根木匠

  已经上映好几天了,发现豆瓣、时光的打分都不高,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当然之前也没觉得《我想和你好好的》会特别火爆,但我以为这电影颇有可取之处,遗憾的是好像文艺青年们不买账?

  很多评论说《我想和你好好的》是当代的《过把瘾》,看完之后觉得这评价不虚,影片的编剧是新浪大V@作业本,以前听人说他这号是王朔的马甲,后来知道不是,但从电影来看,倒是与王朔二十多年前创作的小说《过把瘾就死》如出一辙——后来根据小说(同时杂糅王朔的其他作品)拍出了经典的电视剧《过把瘾》,这部赵宝刚[微博]执导的八集电视剧被誉为内地电视剧史上的里程碑,搁现在用形容美剧的话说是一部时髦的“迷你剧”。

  男的爱得扣扣索索,女的爱得轰轰烈烈,二十年前的江珊[微博]和王志文,幻化成了当下的倪妮[微博]和冯绍峰[微博]。电影里,男朋女友躺在床上说情话,冯绍峰问:“如果我比你先死呢?”倪妮答:“那我就先把你毒死,我再去死。”此言此景,仿佛当年《过把瘾》里的王志文和江珊穿越而来;而倪妮把冯绍峰压在床上质问的情节,跟江珊拿着菜刀顶着王志文脖子问他爱不爱自己也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嗯哼,这就是传说中的“致敬”吧,我在《故事会》上看过一个故事,说有个英国男青年发了场烧然后就狄更斯附体了,据说一直在给狄更斯的小说写续集——照《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故事来看,朔爷似乎分身给了@作业本。

  当年的王志文和江珊,一个是文化局小职员(后来下海),一个是医院护士;时下的冯绍峰和倪妮,一个是广告公司文案,一个是影视广告小演员。从这职业设定上来说吧,我估计跟普通观众有点距离。现在流行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过把瘾》那会还没有网络,不这么说话,但意思是一样的,不过广告人和演员这类职业,给人的感觉就是活该“作死”那类的,这就给观众的代入感打了折扣。

  影片的制作质量很不错,导演李蔚然拍广告出身,视听语言很漂亮,冯绍峰和倪妮的表演也让人耳目一新,细腻的人物情感刻画得很到位。跟《过把瘾》一样,《我想和你好好的》表面看似剧情激烈,其实人物内心很复杂,对爱的诠释也是独树一帜的——其实片中的爱是那种奋不顾身撕心裂肺不计后果不掺杂质的,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激情,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有一节“我们是自己的魔鬼”,大约说的就是这种状态。现在的年轻人们已经很难理解《过把瘾》中的江珊和《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倪妮的那种情感了,电视里那么多相亲节目,网络上那么多炫富热帖,婚恋这种事,要么就是为满足欲望,要么就是像大白菜一样对价后把自己的人性权利在婚恋市场上一次性兑换出去就好,找对象嘛,有房有车有户口最重要,在世俗社会里生存,首先就是要保持“清醒”,麻木且见怪不怪地看待婚恋,保持一颗“不折腾”的心,了此一生就好。

  我坚信,真正的爱情是需要“作”的,作过瘾之后,才会有真正的婚姻。

  但现在的年轻电影观众们似乎不这么想。

  (转载自时光网)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