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燕子李三》:翻拍不能吃老本儿

2013年10月28日11:15  京华时报 微博

  翻拍的影视作品从来没有一部逃脱过媒体和观众的争议,能够超越前作的寥寥无几。《新燕子李三》不仅是翻拍经典《燕子李三》,而且还是同一个导演,这种创作究竟应该算是耍聪明还是推陈出新呢?导演翻拍自己以前的作品顺了市场大流,将经典重新包装虽然有点“吃老本儿”的嫌疑,但这种行为本身无可厚非。只是,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怎样聚合一批更为优秀的主创,在原版的剧情基础上带给人新的体验,这便是考验。事实上,导演没有做到推陈出新,而是远远落后于原版。   

  可以调侃地说,《燕子李三》才是“武侠抗日”“奇幻抗战”的始作俑者,但它跟后来“横店制造”的滥剧有太多的不同。浅层来看,这部剧并没有把“武打”进行过分神话,敌我双方的对抗符合真实逻辑,对主旋律的营造恰到好处;深层来看,这个故事重在表现李氏师门姊妹个体命运的不同,以及人性的微妙之处,而且对江湖与庙堂关系的刻画也非常符合“侠”的定义。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将男一号李云龙这个“坏蛋”作为重中之重来表现,围绕着他“弃明投暗”的渐进过程,师门恩义、兄弟情义、男女之爱以及各个角色对家国命运的不同理解都得以顺利展开。

  遗憾的是《新燕子李三》用了更多的吊威亚和眼花缭乱的武打场面,虽然过瘾,但真实度大打折扣,老版则通过更用心的剪辑技术和人工特效,让本来平凡的武打显出临场感;新版的“人物”刻画得比老版弱,“事件”讲得多,主题易了位,情感共鸣难以发生。老版中塑造相对薄弱的大师兄李云飞在新版中有所加强,这是“匡正祛邪”的改动,却因为少了正邪两方势均力敌的对抗而显得单薄。

  原版演员张立在刻画核心人物李云龙时用心良苦,把那种不易察觉的转变过程表现得很是细微。此外,张立本身的形象对于塑造角色后期癫狂入魔的状态也很有帮助。如今由刘峰超扮演的新版李云龙则缺乏乖戾之气,不论是角色前期的豪爽与任性,还是后来唯我独尊的嚣张都表现得不太对位,没能让观众体会到细腻的转变过程。原版林芳兵[微博]饰演的李云馨具备山东大妞儿的特色,新版人物虽然“人高马大”,但香港来的李彩桦[微博]不大符合民国侠女的气质。还有李琦[微博]饰演的李德也给观众留下过美好记忆,现在的武利平[微博]则笑功差了点儿。

  (揽雀尾)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