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 金马不似奥斯卡,但凡是评审团轮换制的电影奖,要做到年年四平八稳的“完满”绝非易事。在金马奖50大寿之际,华语电影各路英豪齐聚,在号称史上最强的“最佳影片”争夺战中,一部投资不到五十万美元的新加坡新人新作《爸妈不在家》惊喜问鼎。这金马的确是一匹黑马,但尘埃落定后细想,这似乎是金马奖为自己筹备已久的一件生日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且对“华人电影”意义深远。
就电影论电影 最佳不问出处
不得不激赏金马奖是很“有种”的,它的确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态度,把国际级的超豪华制作、匠人般手法精细的商业大片、手工作坊式的独立制片,乃至于《爸妈不在家》这种政府和大学出资补助拍摄的所谓“学生实验片”汇于一炉。颁发最佳影片的这个排场,星光耀眼到无以复加此生再难重现,汇聚金马50届影帝影后来共同颁发“金马50”之夜的最高大奖,意图就是要这些巨擘级的人物,共同见证第50部金马最佳影片的诞生,意义非凡。但这样的大奖最后“竟然”是一部陌生的新加坡电影,在连呼“爆冷”之余,我们不得不佩服评审团不刻意为“献礼”金马50,而选择呼声甚高的大制作,而是摒弃商业与艺术片的类型定义,最佳不问出处,就“电影”论“电影”,选出他们心目中最回归电影本质,“听从内心声音”的作品。
贵为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李安,很多人都想知道他对华语电影界现状的指点和观点,但谦谦君子的他似乎从来就深藏不露,坊间也几乎看不到他对目前华语电影走势的看法或评论。这次金马50之际,李安有机会来担任评审团主席,很多人都觉得可以从大奖中,分析出他的好恶来。不过,即便是评审团主席,职责也只是精神领袖和召集评审,自己仅有一票的权力。这次拿下最佳影片的《爸妈不回家》,也是在讨论了两个多小时,经历了激烈的争论和四轮投票之后,才最终尘埃落定的。
港台轮庄——三地共荣——大华语电影圈
从这次金马50邀请回来的影帝影后就可以看出,早年因为港台电影圈几乎是一体的,所以获奖者也是港台轮庄。1996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内地影人加入的标志,代表着金马奖成为两岸三地影人的奖项。后来金马更是把触角放眼到了全球华人电影,依据报名规则,只要片中二分之一以上对白为华语,导演和五位以上的主创人员为华人,就可以报名。
于是,在2007年,我们见到了新加坡的《我在政府部门的日子》入围多个奖项,陈冲[微博]凭借澳洲电影《意》二度封后。第二年还有新加坡的《钱不够用2》参加。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关系,电影产业来往密切。而新马地区影人也渐渐往大华语电影圈靠拢。去年凭《赛德克·巴莱》获得最佳原创音乐的何国杰也是新加坡人。2010年,马来西亚华人导演何蔚庭在台湾拍出了一部反映在台的菲律宾劳工题材的《台北星期天》,虽然只得到了金马奖最佳歌曲的提名,但反响甚好,其中真实反映的菲劳题材,也是《爸妈不回家》的电影背景。
新加坡新人新作夺魁 “华人电影”新概念诞生
《爸妈不回家》这次拿到了四个相当重要的奖项,它也创造了历史——第一部获得金马奖最佳影片的新加坡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设立以来,第一部最佳影片与最佳新导演一起拿奖的影片;杨雁雁成为马来西亚第一个获得金马影后提名的演员;29岁的陈哲艺成为52年来获得金马奖最佳影片最年轻的导演。
以《爸妈不回家》的获奖为契机,之前仅限于两岸三地的“大华语”电影的范围延伸得更广了。诚如陈哲艺在最佳影片的获奖感言中说的那样,“谢谢评委们,你们让世界看到了新加坡电影。新加坡电影加油,华人电影加油!”——华人电影,这几乎是一个全新的电影概念!这一概念,由金马奖肯定《爸妈不在家》的那一刻起,成为一个涵义更广阔的新名词。这也预示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不再游离于主流大华语电影圈之外了。
两位“慢”的赢家:蔡明[微博]亮与王家卫
蔡明亮在获得最佳导演的时候说“金马奖慢下来了”,他作为一个马来西亚华侨,还跟金马奖吵架,但冰释前嫌后,金马奖还是颁给了他,是多么地不易。这力证了金马奖如今的大度与“只谈电影”。七年前,蔡明亮因为金马奖的“不公”而退出金马奖,甚至负气说“永远不参加金马奖”,附带着马来西亚演员蔡宝珠也在金马抱憾而归。这一次,蔡明亮不仅凭借《郊游》,继《爱情万岁》后再度举起最佳导演奖座,御用男主角李康生还在“史上最强”的影帝争夺战中胜出。《郊游》在最佳影片的争夺中,只是以一票惜败于《爸妈不在家》。对蔡明亮来说,他这一辈子几乎就是和李康生拍一部叫做“小康”的电影,两人的同时获奖,也不啻是一种圆满。
至于抱憾大奖的《一代宗师》来说,其实还是最大赢家。章子怡[微博]成为第一个金鸡、百花、华表、金像、金马大满贯演员。《一代宗师》还让本届金马奖成为非华人获奖最多的一次。这其实也是金马奖发现华人电影的另一个大趋势,那就是华人电影的制作,越来越趋于全球化,这种趋势在本届的《一代宗师》、《过界》、《毒战》、《僵尸》、《酥油灯》等片中都有体现,也代表着华人电影不断的开放性。
五十之后,何去何从?
对于华人电影大环境来说,内地电影票房与银幕数让人咋舌的高歌猛进与巨资大片的一再溃败,台湾电影迷失在本土风味电影畸高票房的偶然性与日渐题材重复与枯竭中,香港电影则在北上融合与港味再起的矛盾中艰难自我调和。金马奖并非是高姿态独立于电影产业之外的奖项,但它确实在侯孝贤导演五年的金马主席任期里,对商业大片绝不妥协,对艺术独立电影、台湾本土电影及影人的扶植与肯定不遗余力。在他卸任的时候,更是完成了一次全新“华人电影”概念的建立和对新导演鼓励的壮举。接下来,就看接棒的新主席的张艾嘉会将“华人电影”概念如何继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