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孙立梅
借由网络强大的传播力,对《舌尖2》的各种质疑、批评越来越多,除却跑题,引起广泛议论的主要还集中在“摆拍”和“造假”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如何看待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若误导会产生伦理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吕新雨表示,摆拍与否不是评判一部纪录片的标准,“关键在于摆拍的目的是什么,在影片的整体构成元素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对一个特别需要强调现场性、真实性的纪录片来说,摆拍如果有误导观众之嫌,那就会产生伦理问题。但是对一部不特别强调新闻性、真实性的纪录片,仅在美学层面上,摆拍本身做为一种艺术手段,对主题不造成伤害,是可以被采用的。”
被拍摄对象不该被人肉
对《家常》中的琴童和陪读妈妈引起的“三观不正”争议,吕新雨认为,所谓“三观不正”正是事实本身,“这种事实就在我们身边存在,不是编导造出来的。导演的表现重点也不是讨论妈妈该不该陪伴、该不该回家,而是妈妈通过食物表达她对孩子的爱。在很大意义上,纪录片的功能就是打开社会讨论,但由此否定纪录片本身,逻辑上是不对的。”
吕新雨特别强调不要去攻击和人肉被拍摄对象。“这种微博上、网络上猎奇心理和习惯性的污名化的延伸,会彻底摧毁我们欣赏纪录片、并对纪录片背后涉及的社会问题进行公共讨论的良好氛围。从理性和事实出发,是任何公共讨论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当代题材的纪录片,片子的人物与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空间,他们的个人隐私和生活方式需要受到保护,作为观众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理解,它既是纪录片拍摄的基本伦理,也是纪录片观看的基本伦理,打破它就是打破社会底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其外。”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