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西
中国人讲吃,一日三餐不仅解渴充饥,往往还蕴含着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先民对饮食的精品意识,如今就自然地幻化成对一部美食纪录片的完美期待。
从四周前开始的每周五晚,好多人都准时9点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舌尖2》。上周看完第四集,我彻底被雷到了,且不提那根本无法想象其味道有多奇怪的西瓜酱,仅仅是那位陪女儿学琴的母亲煽情煽得那样矫情那样“三观不正”,就让人产生了一种正在看《知音》的错觉。
大多数人的审美都是简单粗暴的,衡量《舌尖》好不好看的标准是中途有没有吞咽过口水,结束后有没有特别想专门去找提到的某样东西吃,在这一点上,更注重食物与人的关系的《舌尖2》好像的确没那么“好看”了。四集过后,和所有所谓续集一样,《舌尖2》必然会比一年前的《舌尖》面临更多蜚短流长,果不其然,造假说和破坏生态(林芝的野蜂蜜)、抄袭说(飞鱼的画面涉嫌抄袭BBC纪录片)纷至沓来,就连第四集里出现的学琴女孩,家境也并非片中所说那样贫寒,她参加的商演貌似还和导演丈夫的公司有关系……整个《舌尖2》成了一个摆好的靶子,有人拉着弓排着队,就等着看它千疮百孔。
以前看《舌尖》,我们都学会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或许我们都应该宽容一点,你在看《舌尖2》第一集时听到的那句:“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不也禁不住热泪盈眶了么?让我们也把这句话回赠给《舌尖2》。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