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影《刮痧》刮在心坎上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3月02日17:47 羊城晚报
“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甚至于古代中国的文化形态,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家国同构”的显著特征。由于家的一度破碎,许大同在影片中曾产生了动摇和逃避:“我一直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现在,家已破碎成这个样子,我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回到北京,至少还可以一家团聚。”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之不存,所有关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刹那间灰飞烟灭,“丧家”流浪的日子里,许大同是如此的凄凉。
许大同一家是无数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的缩影。他们虽然讲一口字正腔圆的英语,他们也希望或是已经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影片的末尾,两口子一字一板地教丹尼斯读“北京”、“长城”的场景更是蕴涵了这样的暗示。正是这种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和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构成了中国文化历久弥坚的凝聚力。
我们的先民很早就有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表达了文化心理上的自我确认。影片中许大同对美国友人所说的一句中国成语“道不同,不相与谋”也正是这样一个意思。影片所表现出来的异质文化冲突不过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剪影———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无数次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突和挑战。但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出现的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国文化是历经数千年发展延绵不绝从未中断的。在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中,中国文化总是能坚持自己文明中优良的传统,并对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和同化,从而造就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正如“刮痧”这一古老的中医疗法,最后也被美国人接受和认同。
许多人走出影院时两眼发红。影片并不完美,还有许多值得考究和商榷的细节。作为同一文化群体的观众,我们看到“刮痧”的场景时,发热的不是我们的脊背,而是我们的心灵,“刮痧”刮在了我们的心坎上。我们能够深切地体味到许大同和简宁们的破灭和希望,他们的欢乐与悲伤,并为他们的最后团圆而喝彩,如同剧中聚集在楼下观望的人一样——“人之初,性本善”,对于美好亲情的向往和祝福,同样是超地域、超国界的。正是因为人性中有共通之处,异质文化才从有了冲突到融合的可能。(本报记者 林如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