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做演员学会说“人话”最重要
著名导演冯小刚以拍摄贺岁片特立独行于中国的电影界,从《甲方乙方》到《大腕》,从《天下无贼》到《手机》,冯式幽默和对生活的关注、人性的关怀让人看到冯导的“冷与热”,看到他的真。近日,百忙中的冯小刚来到中北英皇,冷幽默地讲起了自己的导演心得和表演秘笈。
演员要说人话
可能大家比较关心我怎样选演员,我很在乎台词,如果演员来应聘,我会给他们一段台词,一说我就知道他能不能演。台词就能反映表演。一个人如果能把这词说得很生活、很生动,那我就相信他能演好。拍《北京人在纽约》时姜文和严小频对词,我还以为他们在聊天,我对姜文说:“哎,别聊了别聊了,咱们该拍戏了。”姜文看我一眼没理我接着说,我这才听出他们在对词。
很多演员都犯一个错误,拿了台词,他就在那里朗诵,而不是进入到情境里、角色里去表演。《编辑部的故事》我是编剧,我写剧本时,觉得这样的人物要有幽默感。这里的台词很要劲,你挖苦了我,不是说暴跳如雷,而是聊着聊着我给你挖个坑让你跳进去。葛优他们就知道在哪里停,哪里断句,用什么样的口气说,所以选这个演员很准确,他们的台词功底比较好,就够成了这部戏的成功。香港的演员说广东话很生动,但我们听不到,我们看到的电影都是些“棚虫”配音的,他们用一种声音,完全不走心,播出时就是我们常听的普通话版,这样就造成了假象,以为香港演员都是这么说台词的。但就是有很多年轻演员学这一套,说句实话,如果你学这套,你也就真没戏了。
念台词我就喜欢“水”的。人艺演员说台词听起来都“水”,但声音质感特好,听得清楚。我希望在影片中该水就水。
我要的自然不是纯自然
自然特别重要,只有自然了,才能让别人相信你是这么一个人物,你一拿腔拿调,就把观众推出去了。我们所有的工作就是尽量把观众拽过来而不是推出去。在我的戏里,哪怕是瞎编的,也要很投入去“塑”,演的是“人物”。我不会要求演员张牙舞爪。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不是那样的。我需要自然,越自然越好。但是这种自然不是纯自然的,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你来表演出来的自然。
看剧本时要做功课
我不太会教人演戏,到我这儿来,你得带着演技来。我就能帮演员判断一下你演过了,或者还不够,你还得再出来一点,你自己可能不知道,我帮你判断。再有一个就是说在现场很难再教演员什么了。
演员拿到剧本后要做个功课,研究你和别的角色的人物关系。在这部影片里,你和张三、李四、王五是不同的关系,构成你的生活,而你的态度是不同的。你开车被交警拦了,你跟交警说话的态度跟你与保安说话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你得把这个塑造出来。你仔细体会你和父母说话的态度和你跟明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用不同的方式来演不同的人物关系,你就有得演,你就不会去想你说话的方式、语气对不对,人物关系变了,语气变了,说话的内容也变了。演戏就演这个。
你还可以改造人物关系。在《北京人在纽约》,姜文第一次跟我谈话时,我们先把戏里的关系说了一下,然后他说:“现在我把他们关系都弄准了,你同意不同意我把这种关系重新做一下改变,我跟郭燕是夫妻关系,但我不按夫妻关系演,按父女关系演,结婚多年,当时恋爱时她还年轻,后来一起去美国,爱情关系荡然无存,我对她就像父亲一样,每天出门时老嘱咐她,过马路小心点。我跟情人阿春按母子关系来演,她就跟我妈一样,我有恋母情结。我作为一个男人,我得抗争,到了阿春这样一个女人面前,就可以放松一下,喜欢她抚摸我。我跟马小晴的父女关系当情人关系来演,我把女儿养这么大了,我不想别的男人来碰她,我吃醋。”有一种演员是糊里糊涂地处理人物关系,没弄清就演,有一种是想清楚了,知道1加1等于2,还得想想1加1能不能不等于2。用心。你要把不同的关系的魅力给传达出来。
幽默是种劳动态度
作为一个演员,不论演喜剧还是演悲剧都应有幽默感。幽默是种劳动态度,这样做事才不会把事弄得很沉重。对我来说创造是很苦的,但从心里来说,我很喜欢它,有乐趣。有许多好想法是在玩笑中出来的。所以严肃认真的学习是可以的,但不要把学习当成一个特痛苦的事儿。在学习中要自我调解,获得乐趣。一个人靠毅力完成一个事,对少数人行对大多数人不行。大多数人能把一个事长期保持热情是因为有乐趣。
我希望大家实一点
一个好演员看起来极普通,但到银幕上就有光彩。演员要尽可能接近人群,演一个角色时才能溶进去。好演员要不断观察生活细节。每次葛优接到本子,都会问:“你觉得这个角色像生活中的谁?”不停地找感觉,而不是演谁都像自己。
我希望大家实一点。这个圈子本来特别飘、虚,有许多明星也挺有风采的,这时候你就要有个判断力,哪个明星是撞大运出来的,哪个明星是真有实力的,你要给自己找到真正的偶像。咱们不是礼宾司,只要帅什么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希望大家把基本功练扎实了,而不是把头发弄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