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 南都周刊王牌主播专题 >正文

张亚东身世调查:19岁曾结婚 儿子今年14岁(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12:19 南都周刊
张亚东身世调查:19岁曾结婚儿子今年14岁(图)

张亚东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张亚东身世调查:19岁曾结婚儿子今年14岁(图)
张亚东家门口的黄土城墙

张亚东身世调查:19岁曾结婚儿子今年14岁(图)
张亚东爷爷家,他在这小院出生成长

张亚东身世调查:19岁曾结婚儿子今年14岁(图)
张亚东父母合影

  贾樟柯电影《站台》曾被国外影评用一句话赞誉——20世纪80年代,漂泊的中国青春。同样在上世纪80年代,同样在山西,如今早在流行音乐界享有极高声誉的张亚东(blog)也实践了自己那“漂泊的中国青春”。他与电影里的主角崔明亮一样有着艰苦但快乐的文工团岁月,甚至与崔明亮一样有着一个同名同姓同患难的老大哥——张军。

  不同的是,崔明亮最终在《好人一生平安》的电台点歌中归于平静的家庭生活;而张亚东则在“要等到2000年,奇迹就会出现”的严密规划下,以不可动摇的决心一步步去实践着自己的音乐理想。为此,他忍痛割舍了一段美好的婚姻,以至于现在的他虽然事业成功,身边佳偶不绝,但一直没有再次走进婚姻的殿堂。

  漂亮、才华、执著、内敛、仗义是可以从张亚东身上提炼出的誉美之词,由表及里,他散发着魅力。 文/摄影 本报记者 卓伟

  张亚东出生在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天镇县是一个贫困县,这里发展落后,但民风纯朴,张亚东家门外还保留着一段年代久远残破不堪的黄土城墙。他的母亲对记者说,亚东第一次去北京是在六岁,到了北京以后,他兴奋得不得了,那时候他喜欢画画,画了很多画,有一幅画上画着长长的铁轨和闪闪发光的天安门。

  30年后,张亚东从一个小城少年成长为中国顶尖的音乐制作人,在他幼时心中的圣地首都画出了人生最美丽的图画。然而从大同的站台,到金光闪闪的天安门,他却完整走过一段艰辛而漫长的岁月。他为了音乐、为了成功,付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一切看来都符合着马斯诺的需求五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在大同市歌舞团做没工资的临时工

  大同市歌舞团是张亚东开始自己音乐梦想的第一站,歌舞团的王燕老师提起张亚东依然流露出喜爱之情,她说:“亚东那时因为喜欢音乐,初中没毕业就跑到我们这来,他在团里一直是临时工,没什么工资,只有演出时才拿一点微薄的收入。他能崭露头角,主要靠自身的音乐天赋和努力。”那时张亚东天天抱着吉他在文工团宿舍里自弹自唱,唱的都是《爱你在心口难开》、《迟到》这些流行歌曲。一次,团里的董老师发现他唱得不错,就推荐他在晚上演出中登台演唱,没想到一炮打响,从此张亚东就常跟着歌舞团到外地巡回演出,唱歌跳舞伴奏,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虽然收入很少,但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天天开开心心的。

  王老师说,张亚东平时沉默寡言,不爱交际,就喜欢配器、扒带、抄谱这些事,后来有点名气了,就开始为一些企业和活动写主题歌。张亚东给她的印象,除了才华,竟还有“美貌”,王老师笑着说:“那时张亚东比现在胖一点,长得很漂亮,如果没有喉结,就是一个美人,真有点人见人爱。”

  王老师还回忆起一件事,“一次,亚东到我这里来,看见歌手丁某的名片,很惊讶地说,‘王老师,你还认识他啊?能不能介绍他跟我认识?’我说‘好啊’。那时我就看出来他有去北京发展的想法。”王老师原来常到外地组织演出,与很多歌手都很熟悉,一次在北京,她看到解晓东在石阶上磨牛仔裤,直到把膝盖处磨破,若干年后她在大同看见张亚东,发现他穿的牛仔裤的膝盖处也开线了,“那会儿我就知道他站住脚了,和北京的那拨人混到一块儿去了。”

  安全需求:为有固定工作扮“少年犯”

  离开大同之前,张亚东在大同市矿务局文工团工作了四年。副团长张军是张亚东的“老大哥”,张军先把张亚东从大同歌舞团的临时工调到二电厂歌舞团成为合同制工人,后来又把他调入矿务局文工团。张军表示,“亚东有今天,太不容易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和赵本山一样坎坷。他事业上的成功不是摇身一变出来的。”为了能调入大同二电厂,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张亚东无奈下当起了舞蹈演员,那时二电厂排演了电影《少年犯》的一个片段,在那首熟悉的“妈妈呀,妈妈呀……”的乐曲声中,晃动着长发的张亚东,跳起那段表达悔恨心情的舞蹈。张军说:“那段时间,张亚东很苦闷,你想,他那么一个对音乐有执著追求和灵感的人,只有靠跳舞才能调进厂里,在厂里干下去,这多让他伤心啊。直到今天,他仍不愿意跟我们提起这段经历。”

  文工团的王力告诉记者,张亚东是个音乐天才,吉他、键盘、架子鼓、钢琴、长号,样样精通,演出时,他常担任伴奏,一个人同时弹奏高中低三个键盘,技巧太娴熟了。张军在一旁插话:“他三天就学会了五线谱,别人打架子鼓,他看2分钟,就能打出同样节奏的鼓点,太厉害了。”

  1988年张亚东从二电厂调入了矿务局文工团,就全身心投入音乐学习。王力说,“亚东对音乐达到了着迷的状态,整夜泡在工作室里,经常就靠一罐可乐、一盒烟和一个面包来提神和解饿,那时他月工资只有70来块,常常等不到发工资就花光了,有时我们早晨来上班看见他,他就伸出手说:‘哥们没钱了,借点钱买个面包吧,’太苦了。”张军问记者,“你知道亚东有什么病吗?”记者说“不知道”。张军说:“他由于长期熬夜,饮食没规律,得了十二指肠溃疡,后来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一。所以到今天他还这么瘦。”

  王力透露说,有一次设备出了点问题,和声器不响了,张亚东背起了和声器坐火车到北京去修,他一路站着到了北京,同事累了,想在上面坐会儿,他也不让。这事传开以后,文工团的同事对他感到又可敬又可笑。

  1992年底,张亚东从矿务局辞职,决心去北京发展,对此,张军并不感到意外,他表示张亚东早就跟他说过,“今后一定要去北京发展,他不相信自己比北京的音乐大腕水平差。”张亚东没有什么钱,走的时候还向同事们借钱做路费,张军还借了他100块钱。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03,000


评论明星模仿秀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