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情节引争议 捧红父子们

2014年01月10日13:28  南都娱乐周刊
张亮与儿子张亮与儿子

  口碑篇

  芒果出品的湘派综艺初现理性气质

  “正能量阵营”与“儿童保护派”点燃舆论大战

  谭飞认为,“一个东西如果特别火,那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娱乐事件或者一部作品,背后总有比较深刻的社会原因,或者说是一种社会思考的投射。”

  数据分析显示,“爸爸粉”遍布从50后到00后各个年龄群;地域上看,一贯对湘派综艺娱乐免疫的上海、江苏等地区均已被爸爸和萌娃联手攻陷;同时,“爸爸”更跳出娱乐新闻范畴,引起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周刊》等时政、文化类严肃媒体持续关注,《人民日报》连发多篇评论解读“爸爸”背后价值观与成功学,《博客天下》用一期封面向“爸爸”们致敬-这也是芒果出品的综艺娱乐节目首次摆脱“过度娱乐化”标签,展现出成熟、理性的气质。

  但随节目的播出,一系列创新环节不断创下当期最高收视节点的同时,也引起不小争议。如“护蛋”环节被指“欺骗小朋友”,“换爸爸”与“爸爸变装”被“协和章蓉娅”等知名医生指出会对小朋友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产生不良引导,而主持人陶晶莹在接受访问时脱口而出的“家里不缺钱,不会带孩子上节目”引发更大风波,被网友质疑后,她在微博暗指节目组消费小朋友的天真,令他们正常生活受打扰。网友们亦分为“正能量阵营”和“儿童保护派”,对这些经典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

  论题一:明星宝贝上节目,是成长还是打扰?

  儿童保护派:“所以我应该说,真想带着孩子去赚这钱,让他们请假三个月别上课,天一亮就拍摄,拍到半夜;拿走他们有安全感的小物看他们悲伤的反应真有趣,睡觉吃饭都被拍,告诉他们要习惯……我想想,或许你们是对的!”-陶晶莹

  正能量阵营:“我觉得她(田雨橙)会有一点点感觉,但孩子没有这种意识,她不知道什么是名人,只知道现在会有陌生人过来跟她合照。而且我觉得她现在是一个孩子,孩子就是要过所有孩子一样的生活,我不希望她成为公众人物,也不会打扰她的这份童真,所以第一期就有去跟幼儿园老师沟通,老师说会对所有小朋友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她上节目而对她有所转变。”-田亮

  导演组回应:第一,节目拍摄的时间基本上选择在周末,不会耽误孩子们正常生活和学习;第二,节目属于“观察综艺”,讲究“不打断”,编剧只提供流程,不安排细节,而且我们内部规定,原则上不给孩子看节目;第三,除一些商业演出外,我们基本不让孩子接受其他电视台或者媒体的采访。

  论题二:护蛋、换爸爸、变装……对儿童身心健康是否伤害?

  儿童保护派:“孩子从四五岁起,就开始有性别意识。‘换爸爸’的做法给孩子输入了混乱的信息,不利于孩子的自我保护。电视节目尤其是涉及儿童的节目,一定要有相关儿童心理专家的指导意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儿童安全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童小军(转引自《京华时报[微博]》)

  正能量阵营:“节目里最大争议就是换爸爸,很多人主张小姑娘不能跟陌生叔叔呆在一起,但我觉得那其实是一种上纲上线的解读。在这样一种节目背景下,其实根本没必要去放大这个事。导演组本意就是测试小朋友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和处理方式,拍摄现场100多人周密保护,首先安全不会有任何问题,再说交换爸爸本身就是很好的测试点。而且我觉得好节目必然有争议,因为是公共时代,有争议的东西才会让大家关注;其次,现在发声的渠道多了,谁都可以说话,这是社会的进步,有争议不代表错误。”-影评人谭飞

  导演组回应:在设计护蛋和换爸爸环节的时候就知道网上会有各种不同意见,其实每个环节都经过仔细思考,而且只要牵涉到为小孩做测试的环节,事先都会跟爸爸们详细沟通。爸爸们最初有些担心,想知道评测的意义及对小孩有没有伤害,后经我们阐述,他们都认可我们的出发点和想法,觉得从这些环节能看出很多孩子很可贵的品质,节目中尺度也把握得比较好。下一季会考虑接受网友意见,引进专家测评。

  电视策划人舞美师:现在很多人都对节目进行过度解读,把一档制作真诚的治愈系综艺变成全民性话题,变成社会性大节目,这其实只是节目附加值,不是主要看点,如果一开始节目就从教育或社会方面入手,就只能做出很小众的东西。而且很多人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批判,还有人不怀好意去理解,其实他们根本没有关注节目,因为护蛋、换爸爸等都是测试环节,就像你小时候会问妈妈,我从哪里来?妈妈会说一个善意的谎言,等长大后明白了,你觉得对你有伤害吗?而且导演对尺度把握得非常好,很多人都拿道德来绑架节目组,说实话,这些人可能本身就不道德,内心就是想用这种行为来博关注。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顾晓鸣:就当下亲子关系而言,妈妈还是担负着教育孩子的主要角色。《爸爸去哪儿》有将父亲对家庭的重要性过度夸张的嫌疑,建议在追问“爸爸去哪儿”的同时,也要强调“妈妈在这儿”,不要让最累的妈妈隐形在被炒得很热的“爸爸光环”里。另外,儿童的成长是微妙而漫长的过程,《爸爸》呈现的是纯粹娱乐性亲子关系,不必过度解读为儿童教育典范,让节目回归综艺的本质。

新浪微博趣味数据新浪微博趣味数据

  明星篇

  看得见的成长与看不见的身价

  张亮、林志颖跻身新一代“男神”

  在郭涛生日会上,影评人谭飞遇到“呆萌男神”王岳伦,“我对他说,一看你就是不会做菜的人,现在居然会做菜了。”谭飞表示,自己曾经也“十指不沾阳春水”,但10岁儿子看了《爸爸去哪儿》后埋怨,“你看,电视里的爸爸都会给孩子做饭!”“这句话让我十分震动,我在反思自己是否因为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也没有为孩子做到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谭飞说,于是自己卷起袖子为儿子烹制一道“蒜薹炒腊肉”,“虽然有点咸,但孩子吃得特别香,我当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觉得这个节目真的挺正能量的,会让很多父亲反思,这样的好节目永远不会过时。”

  与电视机前的谭飞相比,镜头下的五位星爸更在短短18天内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式的转变。一开始饱受诟病的王岳伦从让女儿站着吃饭的随意而粗心,变成了一位厨艺惊人的贴心老爸,对王诗龄的照顾温柔得惊人;喜欢赞美Kimi的林志颖也放开了过度保护的臂弯,让一直粘着爸比的Kimi成了独自闯世界的小英雄;一开始完全无法进入女儿内心世界的田亮更是发挥世界冠军的学习天赋,扎辫子做饭等新技能纷纷入手……

  除了生活中那些看得见的转变,五位在名利场中摸爬多年的星爸也在短短三个月内尝到爆红滋味。“拯救银河系”的张亮涨粉近1000万,身价暴涨10倍,成为最大赢家。而原本身价颇高的林志颖并未受到“爱碧丽”等负面新闻影响,身价水涨船高,还与儿子Kimi共同接下某牛奶广告代言。本刊记者也于小志出席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之际,让他再与我们分享父子这三个月的成长。

  人气最旺父子组小志&Kimi

  林志颖:红得发紫就这感觉?

  在《爸爸去哪儿》五对父子/女组合中,如果说张亮、天天是逆袭爆红,那么林志颖与Kimi则是从头到尾关注度超高。林志颖从少年时代就是“亚洲小旋风”,近十年更以逆生长、多才多艺继续风靡万千粉丝,Kimi也从出生起每次曝光都萌化众生,但当他们的生活以真人秀形式在全国观众面前被放大,仍免不了经历质疑乃至吐槽。不过三观正确的肥皂剧结局都会拨乱反正,第一季结束,Kimi颇见进步,林志颖接受访问也表示:“这一年最有意义的是看到Kimi的成长,关于他的点点滴滴,我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Kimi在《爸爸》一开始就很亮眼,一方面固然因为有星爸林志颖,另一方面是他的各种萌态着实可爱,还屡屡飙出“爸比我要吃奶奶”、“奥特曼的蛋”等金句。但渐渐Kimi的弱点也显露出来:比起其他几个孩子,他显得害羞又不爱说礼貌用语;面对陌生环境和突发状况,也不时撒娇哭闹;此外还非常粘老爸,不愿意独自出任务……这多少让人感觉到他的小小少爷气,同时也开始质疑林志颖的教育方法。但Kimi后来转变也非常显著,比如掉进坑里自己爬起来傻乐“我好好笑哦”,从楼梯滚下来也没哭闹,林志颖不在时也能完全独立执行任务,终于在娇嫩外表底下显出爷们勇气,成了几个孩子里进步最大的一个,开始配得上他常挂在嘴边的“超酷”二字。

  节目中Kimi表现未如人意,林志颖就被质疑不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只是更注重用奥特曼、赛车来满足Kimi,而在“换爸爸”一集中对Cindy的束手无策也被观众吐槽。节目之外,林志颖多年有着“明星偶像”、“赛车高手”、“3C达人”、“成功企业家”等多个光环,但今年《爸爸去哪儿》的火爆也让他树大招风,新近推出的胶原蛋白饮料被方舟子打假,认为是效果可疑的暴利产品,而他的学历和赛车成绩都遭质疑,一度危及男神形象。但他也快速做出反应,表示产品的质量和销售都经过合法程序,并愿意与方舟子对谈。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结束,他还宣布今年将全面复出,并以积极心态看待负面新闻。

  黑米爸比Q&A

  Q:最后一集,切葱流泪的环节经过设计吗?

  A:切葱的环节不是设计的,那一段有眼泪是因为切葱引起的,但也真的有不舍的感情在里面。大家在一起虽然很短暂,但经历过各种环境,我们身上都有一种分不开的情感,不管第二季会怎样,大家都希望还是在一起。

  Q:你和Kimi会继续参加第二季拍摄吗?

  A:如果节目组愿意邀请我,大家都愿意看到我的话,我还是愿意来的。

  Q:《爸爸》很火,但怎么看最近遭遇的“打假”新闻?

  A:虽然有流言,但是我不担心,大家都是陪伴我成长的,不管今年的成绩有多红多黑,我都不会放在眼里。我都自嘲了,红得发紫是不是就是这种感觉?我也有过低潮期,各种经历都有过,再困难我都能坚持过来的。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编: 云会)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