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遭质疑表演过度 网友称逆天

2013年01月28日16: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陈明自称“十年来第一次在镜头前流泪”
羽泉本周排名居首
尚雯婕选唱《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显得过于保守

  羊城晚报记者 郑惟之 张越

  湖南卫视[微博]《我是歌手》在开播后一夜爆红,但节目播出第二期后,网上出现了对该节目“表演过度”、“混乱拖沓”、“缺乏公平”的指控,歌手与观众一起拼“演技”、歌唱PK成为“微表情展示实录”、黄贯中[微博]被专业人士认可却惨遭淘汰……这些现象让不少网友大呼“逆天”。

  争议一 表演成分过重

  “煽情”几乎成了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头号杀手锏,《我是歌手》也未能免俗。在第二集中,观众和明星们拼起了“演技”。

  当歌手们在台上深情款款地唱歌时,镜头不断给台下的观众特写。黄绮珊、陈明[微博]、羽·泉等人都把观众唱哭了,荧屏上频现观众“泪崩”的表情,其中“便秘哥”、“流泪姐”两位“表情帝”级别的观众更是遭到不少网友吐槽:“节目的最大亮点不是歌手,而是群众演员,个个都比歌手还投入,各种哭就不说了。那种专业度的便秘表情做得更加到位!”“羽·泉唱《烛光里的妈妈》她哭,齐秦[微博]唱《用心良苦》她哭,陈明唱《当我想你的时候》她哭,黄贯中唱《吻别》她哭……她不是影后赛影后,她是《我是歌手》某女观众。”

  除了观众的“表演”给力,歌手们也表现得极为“煽情”。歌手们不约而同地选了煽情歌曲,更多次泪洒现场:黄绮珊一首《离不开你》唱毕便潸然泪下,陈明也被自己的那首《当我想你的时候》成功催泪,一众主持人更是各种泪洒、惊呼、淘汰的夸张表情……不少网友质疑:歌手和主持人是否演得太过了!“快乐家族的戏份是不是有点多了?听一首歌能憋出这么多表情!”“那些久经沙场的歌手们个个摆出一副紧张表情,感觉脸都要演到抽筋了!”

  日前,《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也指出了《我是歌手》的这一致命弱点,“如何操作综艺节目,湖南卫视向来很拿手,但是在真人秀运作方面则不太成熟。他们将那些综艺化元素(日常综艺节目的剪辑手法,比如歌手夸张定格或观众表情、快乐家族表演的过多插入)运作在真人秀方面,犯了真人秀的大忌,让观众觉得不是实景而是后期加工剪辑的。”

  回应 所有镜头都是真实反映

  昨日,《我是歌手》总导演洪涛回应质疑:节目的镜头都是真实反映,并不存在移花接木,“在现场也经常看到观众哭,多次询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是现场音效很好,令人很投入。像羽·泉唱《烛光里的妈妈》,有一个小男孩在镜头前哭了两次,他后来告诉我们,他都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感动,当时就是想起了有一年除夕和妈妈吵架后流落街头的场景。这也是《我是歌手》中国版和韩国版共同的特点,现场就是有这么一个奇怪的气场,让人不由自主投入其中。节目中所有的镜头全是真实反映,我们对编导的要求是不准移花接木。”

  而对于备受诟病的大量表情特写,洪涛则称这是为了创造戏剧张力,“这就是这个节目的一个特点,希望给大家形成一种戏剧张力,也希望通过微表情来放大节目的精彩。”

  争议二 节目设置沉闷

  《我是歌手》第二期节目中,演唱曲目单调、歌手缺乏个性等颇受诟病。第一集中每位歌手演唱自己的成名曲,第二集要求演唱别人的曲目,歌手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煽情路线,一下子让节目沦为“泪奔”大集合。而相比之下韩国版《我是歌手》选歌上更有指向性和PK的紧张性,例如会规定演唱某个时代的经典曲目,或由网友投票选出歌曲,歌手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演唱曲目等。

  相比《中国好声音》百花齐放的音乐生态,《我是歌手》的音乐风格也显得较为单一,有网友评价:“都是一群老人唱老歌。敢不敢挑战快歌?英文歌?摇滚?……”

  《我是歌手》此前曾宣称,希望能够通过节目让观众看到真正的歌手是怎么选择和演绎歌曲的,给选秀歌手们上上课。可是节目播出后,观众并未能在节目中看到多少“真人秀”的成分,不同于《中国好声音》中导师们真情流露的表现,节目中充斥着各种的明星脸部大特写,可观众们却难以从中看到歌手的个性。

  回应 选歌最终都由艺人决定

  对于歌手选歌的问题,洪涛解释:虽然导演组会给出意见,但最终选什么歌曲还是由艺人决定,因为这毕竟关系到他们的去留;更强调由于节目时间仓促,未能按照韩国版的方式操作,“韩国节目艺人们从接受任务到公演有两周时间,我们只有七天。之前也希望有一些不同设置,比如由观众和专家评审团推荐歌曲、每期不同主题,但因为一些艺人无法操作,就没有实现。但是从第五、六期开始,大家会看到面目一新的节目。”

  对于煽情曲目扎堆,洪涛表示,“之前有跟歌手建议,在音乐类型上希望大家有自己的特色,但最终大家还是想把自己的杀手锏拿出来,结果可能就牺牲了一些音乐的合理性和平衡性。”

  至于歌手们表现得缺乏个性,导演组坦言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不断在反思、改进的问题。歌手的个性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累积起来,最后带给大家的整体观感,这方面我们确实做得还不够。前三期都处于摸索阶段,但是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

  争议三 评选标准模糊

  第二集中,羽·泉凭借一首催泪的《烛光里的妈妈》获得第一名,黄绮珊、陈明、尚雯婕[微博]等都凭借中规中矩的经典歌曲入围,就连唱破音的沙宝亮[微博]也顺利通关,而“唯一没有保持队形”的黄贯中因演唱了一首别具风味的摇滚版《吻别》而惨遭淘汰。虽然,不少业内人士都对黄贯中这次大胆的改编给予好评,但这显然不对普通观众评审的口味。专业对非专业的两极分化评价,让不少网友质疑现场观众的音乐水平是否造成对歌手的不公正判定。

  回应 以表演精彩程度为准则

  对于评选标准的质疑,洪涛解释观众评委的挑选十分谨慎,“每一位到场的听审都是通过报名和电话回访,最终才确定下来的,他们都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并且严格按照五个年龄段的比例划分招募的。听审的选择标准完全是根据每位歌手表演的精彩程度,你觉得谁唱得最精彩、谁最能跟你达到心理共鸣,你就选谁。”

(责编: Yuk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