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案》精品剧责任大于收视

2013年04月01日14:34  北京晨报
《赵氏孤儿案》海报

  一部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从故事构架到演员表演、再到“化服道”的设计,虽然也在“收视”上遇到了阻碍,但制作精品依然应该是影视工作者坚持的。

  从制作上来说,《赵氏孤儿案》可以算个精品。赵氏孤儿的故事如今已经被改编成了多种艺术形式。故事源自司马迁的《史记》中的《赵世家》,在史书中对于这个故事的记载并不多,而如今的故事都来自后人的填充。作为一部经典改编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产生的不同行为,从而引发矛盾冲突。赵朔的忠义、公孙杵臼的莽撞、屠岸贾的狡诈以及程婴的智慧,使一个复仇的故事更加符合逻辑。故事叙述节奏合理,有一种向观众娓娓道来的感觉。同时,吴秀波[微博]、孙淳[微博]的表演也颇有张力;服装、道具、场景也较为考究。

  导演闫建刚曾经说过,现代年轻人已经不去看《史记》了,但是他希望后代能了解一个真实的历史。他尽到了他所说的“责任”,但是也逃不过“收视率”这把铡刀。影视界都在喊缺少好剧,但是真正到好剧来了的时候,却没有看到观众的狂欢。如今的影视剧环境下,这种沉重的历史正剧已经很难吸引到观众,观众也没有耐心等待你的娓娓道来,当然不得不说,这是这个时代和环境的悲哀。好在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点,这样一部历史剧还可以登上央视综合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

  《赵氏孤儿案》不是个抢眼的剧,却不是看不下去的剧,相反是看过之后很容易被吸引的剧。其实,包括“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内,很多流传至今的古代故事、艺术作品都在向观众传递“忠孝仁义”的观念。这个观念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影视剧归根结底是个文化产品,最终让其流芳百世的是文化内涵。虽然狗血剧当道,但我们仍然能听到观众对文化的迫切要求。而大量的优秀文化都能通过精致的艺术包装展现在观众面前,才能使所谓的“好剧”多起来。

  解辰巽

(责编: Louisa)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