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解读《赵孤》三大改动淡化复仇

2013年04月02日11:22  北京晨报
吴秀波 吴秀波
吴秀波新片 吴秀波新片
吴秀波演程婴 吴秀波演程婴

  》》》点击为《赵氏孤儿案》打分

  3月的影视圈属于吴秀波[微博]。无论是大银幕上沉默寡言、魅力依旧的“好男人”Frank(《北京遇上西雅图》正在影院热映);抑或是小荧屏中忍辱负重、践行忠义的“大男人”程婴(《赵氏孤儿案》正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都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吴秀波的魅力。反差如此之大的角色,风格天壤之别的作品,晃神的刹那,观众会被吴秀波引领着穿越古今。

  接受采访前,经纪人直言吴秀波快被车轮战“采晕”了。近十天来,他疲于应付各种宣传和采访,每天至少聊五个小时。但见到吴秀波后,发现他的状态一如此前留给记者的印象:和暖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思辨的心。聊戏,聊角色,又不止于此,不紧不慢地在不经意间就蔓延至人生、社会的话题。

  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但偏偏就有吴秀波这样大器晚成还一发而不可收拾的。

  中戏毕业后,吴秀波没有选择做演员,他丰富略显坎坷的生活经历可以写本励志书:卖过皮鞋、开过餐馆、做过歌手、当过助理、学过剪辑……转了一圈,又回到原本就该选择的老本行——演员。即便现在去看当初的选择纯属无奈,“生活不得已,只能去演戏,实在找不到更得心应手的工作了。”

  然而,这种“得心应手”也是从《黎明之前》才开始。从1988年毕业到2002年的近15年间,吴秀波一直在困扰职业的前途和生命的意义。如果将人的事业比作抛物线,那么对吴秀波来说,《黎明之前》就是最初有力的第一掷,《心术》、《赵氏孤儿案》和《北京遇上西雅图》则让吴秀波的事业渐趋顶点,大红大紫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延续巅峰状态。“我以为把明星留在外界认知就行了,自己要记住自己是演员,要凭本事吃饭,如果有一天没这个本事了,我就不用再做这行了。”

  有很多合作过的导演聊到吴秀波时,总爱将其对角色的解读之深与他的个人经历相联系,实则吴秀波并不太认同。

  “生活给你的经历一定是有帮助的,但可能更多要靠感受得来,然后再做总结。”吴秀波以演过的角色为例,“我演一个舍子救孤的程婴,他是本色吗?我演一个穷凶恶极的杀人犯,他是本色吗?我演一个风花雪月的外科大夫,他是本色吗?我演一个老实木讷的Frank,他是本色吗?都不是。但角色身上的某些个性、欲望,一定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只不过像波谱表一样,每个特征的排序不同。我曾碰到一个年轻演员,他说,‘吴老师,我演不了这个角色。我怎么能对失散多年的姐姐这么狠?’我说,‘你不狠吗?你刚拿着我的杂志打死一只苍蝇,而它只不过到这儿找个亮光而已,你还说你不够狠?只不过很多人不觉得这是狠。演员这种职业就是要放大被忽略的东西,缩小被夸张的东西,最终把它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度。我不以为上刑场的罪犯心里没有善,我也不以为佛陀的心理就没有恶。”

  典型的吴氏答案就是这样,并非是直指问题给出YES或NO。

  这也是几次深度采访下来吴秀波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思辨人生、感悟命运,语气中偶尔夹杂着“失败者逆袭”的痛彻,但话语间又不乏透着心灵鸡汤式的点评。不过这次采访,吴秀波的幽默和轻松倒是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比如被问到“您如何能兼顾事业和家庭?”他会冒出:“我在工作的时候想着家,在家的时候想着拍戏,这算兼顾吗?”这样的金句;被问到如何看待名利,吴秀波的答案意味颇深,“马龙·白兰度到最后也是一具枯骨,梦露再漂亮也就剩一张照片。”而诸如“活在当下、演在当下”这类的心得体会,也是以往吴氏风格语录中不常听到的,类似从惯有的玄幻风格变成了如今的现实主义,不知这样的转变是否和吴秀波向往的和暖气质有关。

  有关程婴的三大改动

  ——程婴亲自摔死自己的儿子。

  ——程婴不复仇。

  ——程婴最后幸福地死去。

  北京晨报:这次《赵氏孤儿案》对程婴做了三个不同以往的改动,一个是程婴亲自摔死自己的儿子,一个是程婴不复仇,一个是让他最后幸福地死去。这么改是要淡化复仇的元素吗?

  吴秀波:我理解,《赵氏孤儿案》讲的是一个平民百姓的牺牲精神。有关第一个改动,因为我无论如何难以说服自己,怎么能像程婴那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死。不怕死的人多了,死算个屁呀?屠岸贾也不怕死,但送自己的孩子去死太难了,那是上天给人类的传承。改动之后,我才释然:既然保护子嗣延续是天性,程婴觉得如果把别人的孩子送出去,他没有这个权力,于是他送了自己的孩子,让自己成为一个罪人,自己的罪自己承担。

  北京晨报:“复仇”是《赵氏孤儿案》最重要的元素,第二个改动不担心惹来争议吗?

  吴秀波:没错,古代“赵氏孤儿”讲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但作为一个演员,我是从人性进入角色的。“你杀我全家我再复仇杀你全家”,我不想演这么一个故事。程婴和谁都没仇,他只和自己心中的善恶拼斗。

  我们能在一个特别和谐的社会看到罪恶,我们能在极度凶残的环境下看到上帝。人性是奇异的东西,所有我们看到的高不可估的神性,皆在人性中生长,只是我们不自知。

  北京晨报:那最后有关程婴之死的改动呢?本来就是悲剧,这样的结尾是否让人更加伤感?

  吴秀波:不,我要演出程婴到最后临死的那种幸福感,他是死得其所。前半段的程婴求生欲望极强,焕发出全部的聪慧。等到他舍弃了孩子以后,他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你能看到老年的程婴极为和暖,很开心,每一步都向死而生,因为他已经做了人生最大的抉择。而到最后临死这一刻,他感到自己人生之圆满,一家人将聚首在他想象的世界里。

  有关Frank的三个疑问

  ——生活里有Frank这样的好男人吗?

  ——为什么会接这么一个男主沦为女主陪衬的角色?

  ——这个角色本身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北京晨报:生活里有Frank这样的好男人吗?用汤唯饰演的文佳佳的话就是,他这人就是太好了,甚至有点贱。

  吴秀波:真的有。在现今的社会状态下,一个男人不占女人便宜就叫好了,所以很多女人看到就会问有这样的男人吗?在我父母那个年代,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有意思的是,我认识的现实版Frank,他们在女人面前并不受宠,他们的女伴也常常跟我聊到要跟他们分开,因为他们可能没工作,钱也不多,总觉得缺少共同语言,很可能就不是那些女孩要选择的对象。好多女孩老说找不到男朋友,其实是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我告诉你,当你跟他说,“我喜欢别人了,我想去问问他会不会娶我”时,如果这个男孩冲着你情真意切地说,“加油!”这是你一定要找的男人。

  北京晨报:这部电影的看点其实在汤唯身上,为什么接这个男主沦为女主陪衬的角色?

  吴秀波:我一看这个电影就想,哎呀,我休息的时间终于到了。所有的戏都是这样,无所不用其极地拿出各式武器,妄图以击倒性胜利征服观众,于是观众可能看过各种狗血剧情,就算男主角结六次婚,有四个女朋友也不算啥。这时,突然摆到我面前一部戏,就像一个微胖的家庭主妇系着围裙走出来说开饭了,这就是我接到这个戏时的第一感觉,我可以休息了。我喜欢作者的态度,站在理解的立场上看待所有人的角度,尤其是看待女性在婚姻、感情生活的立场。

  北京晨报:Frank最大的个性似乎就是没个性,这个角色本身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吴秀波:Frank这个人我很喜欢。他生命中面临着几个失去,首先是工作,比如说吴秀波,你不能再做演员了,你老婆跟别人结婚了,你孩子不能跟你了,你刚刚爱上的那个女人要去嫁人了,都是失去。但你在他的态度里看到的状态就像一株树一样安好,感受所有的春华秋实。他身上始终充满着和暖的忧郁,这也是我向往的人生态度。晨报记者 冯遐

(责编: Gracetot)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