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陈逸飞常从沉思中寻找灵感
作为艺术家,陈逸飞的一生充满了梦想、浪漫和激情。带着已经实现的辉煌和许许多多还没有来得及实现的梦想,他昨日走了。
作为第一位与世界最具权威的玛勃洛画廊签约的亚洲画家,陈逸飞把他对美和艺术
的感受通过油画、电影、服饰、广告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他的理想就是把美带给中国大众。
母亲启蒙
怀旧风袭艺术殿堂
1946年出生于浙江省镇海一个书香之家的陈逸飞,父亲陈庚赉是一位化学工程师,而母亲范雅芳则是他的艺术启蒙老师。他从小在上海这座城市里长大。童年时代,母亲经常带着他到教堂去做礼拜,陈逸飞由此对宗教绘画、雕塑、节庆以及管风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故乡在陈逸飞心目中是非常美好的,这在他创作的《水乡石桥》《江南遗韵》中得到充分体现。陈逸飞说,他对上海情有独钟。而他作画的几个惯常题材——陈旧水乡、古典仕女、音乐人物,经过上海式的改造,就变成了一种美丽的怀旧,很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的陈逸飞,1980年转道深圳、香港自费赴美留学,进入纽约亨特学院攻读美术硕士学位。同年,他的作品在纽约国际艺术中心展出。
1982年,纽约哈默画廊慧眼识才,与陈逸飞签约,并收购其12幅作品。第二年,陈逸飞在哈默画廊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参展的42幅作品全部售出;1984年,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画了处于周庄中心地段的双桥。1985年,哈默博士访问中国时,将《故乡的回忆》作为礼物赠予中国当时的领导人邓小平。次年,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从此周庄成了世界知名的中国江南名镇。
中西贯通
甘做文化架桥人
在海外的华人画家中,陈逸飞无疑是最有成就、最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物之一。陈逸飞的作品蕴含了中国的美学和西方的绘画技巧;超越了地域和人文的界限,将东西方的文化精髓融于咫尺之间,成为一种楷模。
1991年,陈逸飞根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创作的油画作品《浔阳遗韵》,以137万港元打破在世华人画家油画拍卖最高纪录;次年,他的新作又以198万港元被香港富豪邵逸夫收藏,再创卖价新纪录;1994年,他的《山地风》在北京以186万元人民币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家收藏。
陈逸飞自认是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架桥的人,他的女音乐家系列绝大多数以西方女性为主人公,画面处理不失传统,精确的技巧归功于他对画面锲而不舍的钻研,画家的作品于是被置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美国与中国之间;这种不同寻常的二元组合,乃是陈逸飞的特性所在。
因画成名后,陈逸飞又开始广泛涉足电影、时装、环境、建筑、传媒出版、模特经纪、时尚家居等多种领域,并着力推介“大视觉”“大美术”理念。
激发理想
将美传递给大众
陈逸飞也曾绝望过,20世纪70年代,他刚刚开始了自己的服装设计之旅,但是在随后的十年中,他除了画宣传海报外,整天无所事事。1980年,他漂洋过海,远赴美国,在那里,他终于拿起了自己喜欢的画笔。后来执意返回祖国的他,忽然发现国人的生活仍然是千篇一律:所有人都住在单调的公寓单元里,都用挂历来装饰家里的墙壁,并且无一例外地穿着蓝色或褐色的衣服。对此陈逸飞曾表示:“10亿人活得毫无个性而言,我的理想是要将审美品位带给中国大众。”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陈逸飞一直不遗余力。1995年,陈逸飞成立上海逸飞模特文化有限公司和逸飞环境艺术公司,1997年成立了上海逸飞服饰有限公司。陈逸飞还开办了一家模特公司,并且签下了“中国小姐”卓灵;备受艺术学院青年学子钟爱的《青年视觉》杂志也于2001年创刊;他还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年收入达2500万美元的广告公司。
“中国人现在的确很有钱,”陈逸飞说,“但是,需要有人来告诉他们怎样消费才显得有品位。我希望有一天,中国货可以代表着质量和品位,而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
延伸情趣
银幕也就是画布
在陈逸飞的艺术世界中,他始终将大美术、大视觉的观念贯穿在自己的创作中,同时,他也希望将这种视觉艺术的审美融入电影中。陈逸飞曾表示,银幕就是他的画布,摄影机就是画笔,他常常在拍一部电影之前先在纸上勾勒场景小样。
电影拍摄的分水岭对陈逸飞来说应该是1995年。当年陈逸飞的《人约黄昏》入选了法国戛纳电影节“特别推荐”单元,并受到电影节主席亲自接见。1999年,陈逸飞又拍摄了一部史诗巨制《逃往上海》,可以说这部片子补充了斯皮尔伯格所拍摄的《辛德勒名单》所涉及的历史,讲述了犹太人“逃亡上海”的历史。
陈逸飞生前经营着数个规模庞大的企业,但在他眼里,钱不是重要的东西。“我考虑的不是挣不挣钱,而是我喜欢不喜欢。艺术家都是游戏者,游戏的乐趣在于过程,不是结果。”这就是陈逸飞,一个淡泊名利、喜欢探索、用艺术美化大众生活的艺术家。本报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