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有苦难,幸福才显得真实

2012年10月29日07: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微博

  

  《活着》举行媒体见面会

  话剧《活着》将于11月2日至4日在广州友谊剧院上演,上周五在广东首站中山开演前,剧组举办了媒体见面会,导演孟京辉,主演黄渤、袁泉集体亮相接受采访。据悉,孟京辉曾尝试过用现代主义方式来改编小说,但后来发现走不通。而黄渤坦承,能和这么好的搭档合作是很奢侈的,自己的表演档次明显提高了。袁泉则说,自己乐意做一片绿叶,但会赋予“家珍”独特的质感。撰文:本报记者 曾俊

  孟京辉:他们就能在一起!

  谈到为何看中《活着》时,孟京辉直言余华是大师,虽然年轻,但语言的魅力很大,“对当代文学是一个丰碑,他早就想把《活着》搬上舞台,这次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他并不认为《活着》是简单的农村和历史题材,“它是福贵这个男人的心灵史,这在当代文学里很少见,非常有分量。我们用自己的态度和它对接就好了。”对于演员搭配,孟京辉也坦言最开始觉得太怪了,想想都觉得好笑,“他们俩怎么就能在一起呢,单看完全是不搭调的,但事实证明,他们就是有张力,张力产生能量,就可以在舞台上爆炸。”

  被问到相比之前经典的电影和电视剧,话剧版《活着》有哪些突破时,孟京辉非常高兴,“我本能地觉得自己更牛,事实也是这样。我也没和他们进行过比较,所以创作更随性更自由,舞台有想象空间,我随时改编,可以天马行空,小说就像一棵树,它随时在成长,所以特豪迈地做了这件事。”

  具体到创作手段,孟京辉自称很朴实、诚挚地做了一盘简简单单的菜。其实,剧组一开始同样试图用现代主义方式去表现,但发现不合适,“所谓尊重原著,一是亦步亦趋地虚假地尊重,二是得其神韵,把人物真正的精气神抓住了。我们做到了后面一种。”

  而对于媒体上描述最多的黄渤长达五分钟砸矿泉水瓶的戏,孟京辉说并不是最好的,“就像洗照片是层层叠加的过程,有的层次清晰,有的模糊,仅仅哪一段都不成立,都是孤立的。”在他看来,他感受最深的一段是福贵送凤霞走,“我每次看到都会头皮发麻,眼睛湿润,害怕去面对。”

  黄渤:袁泉是鱼香,我是肉丝

  导演孟京辉去找他时,黄渤就认为自己没有理由不去做这件事,“导演是我很倾慕的,袁泉也是我敬佩的演员。包括生活阅历,对人物的理解也比较成熟了,总之是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我就是肉丝,袁泉就是鱼香,最后导演炒出了一盘鱼香肉丝。”

  第一次彩排达到5个小时,但慢慢把许多片段忍痛删除了,从而形成了现在的3小时5分钟,黄渤说:“这是一个折腾的过程,比拍电影还累,但我很兴奋,很愉悦。”他说,话剧对演员的锻炼非常重要,“影视剧就是拿你以前的经验去做,这几年往外掏的东西太多了,但是话剧有点像反刍,你能不断地反复推敲和琢磨,是不断历练的过程,我很希望隔一段时间就能回到话剧舞台。”

  有了这次的合作,黄渤称自己的表演档次明显提升了,以前好多表演经验不管用了,吸收了很多新的养分。巡演这么多场,黄渤说自己也渐入佳境,“看首演的人有点吃亏,我们始终在调整。”

  袁泉:黄渤是一位奇葩式的演员

  袁泉第一次看《活着》小说是在中学,做了妈妈后,她对“家珍”的理解也有了变化。“家珍的承受、执著、担当和付出虽然很无奈,但是这份顺其自然的责任,直到死时都无怨无悔。这就特别珍贵。现代人都求快,很功利,可能相比苦难而言,幸福只有5%或10%,但正因为苦难的存在,幸福才显得真实,才有意义,生活本来就是如此。”

  袁泉自称有一种宿命感,这种宿命感在大学毕业以后就慢慢有了。“每个人都有孤单感,不是因为你到人多的地方,或者你进入到美满的婚姻家庭,就没有孤独感了,它是你保持独立空间的必要存在。”

  袁泉直言,“我就是黄渤的陪伴者,不在乎戏份的多少,不一定有最夺目的光彩,我非常愿意做一片绿叶,黄渤撑起了这一部戏,他真是一位奇葩式的演员,形体、幽默感与福贵合二为一。”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