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机场送别现场,国外选手和志愿者抱在了一起,不忍离别。郑晓东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相约厦门,热情的手,牵成友谊的圆,笑容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歌声温暖人间。”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第一阶段赛程已经圆满落幕,不同的语言在厦门汇成了世界和平友谊之歌,不同的肤色在鹭岛展现着世界民族之林的多姿多彩。世界合唱比赛让来自世界五大洲的人们欢聚鹭岛,歌声不仅传递着各国人民的友谊,也架起了不同族群人们沟通的金桥;世界各国的选手将美妙的歌声留给了厦门,厦门把热情友好留给了友好的人们。
参与就是最快乐的
“参与就是至高无上”,这是世界合唱比赛的理念。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参加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就成了一次爱好音乐人们的欢乐大聚会。
在采访中,记者时时刻刻地感受到本届合唱比赛虽然以“比赛”为名,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歌唱的节日”。印尼盘古迪青年合唱团的领队APRIL先生这样告诉记者:“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度,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可所有的参赛选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爱好音乐,我们追求艺术。比赛结果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能参与本届合唱比赛,参与到这样的音乐盛会中,就是最快乐的事。”
正因此,本届合唱比赛第一阶段颁奖典礼的气氛显得如此祥和融洽,没有人顾虑自己的比赛成绩和名次,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人们为自己、也为各国的朋友喝彩,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合唱团获奖,也无论这个合唱团获得的是什么奖项,现场观众的掌声都是如此热烈,欢呼声都是如此真诚。
精彩的友好音乐会成为了厦门市民了解世界各国合唱艺术最直接的窗口。可许多市民可能还不知道,参加友好音乐会的演出并不是组委会对这些合唱团“下达的任务”,而是这些合唱团“主动请缨的结果”。丹麦奥胡斯女子合唱团指挥莫恩森说:“合唱是快乐的艺术,我们很高兴有更多人能参与进来,更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用歌声走进了厦门市民中间。”
友谊是最大的收获
“来厦门参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常问的一个问题,有趣的是,对于这个问题,各国选手几乎都选择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友谊。”
世界合唱比赛舞台上的角逐虽然激烈,可是舞台下的各国选手们却交起了朋友。贵州金刺梨少年合唱团的10岁小选手冯心雨说:“许多国家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合影拍照,虽然我们在台上是对手,可台下却是好朋友。”马来西亚巴都林当中学合唱团的孩子们兴奋地告诉记者,来厦门参加世界合唱比赛,收获真不小,“我们和菲律宾、南非、英国的孩子交上了朋友,我们约好以后要互相发E-mail。”
在颁奖典礼上,记者见到了四处收集小国旗的丹麦女孩露易丝和尼娜,只要看到各国选手手中挥舞着小国旗,她们马上就走上前,一番交流后,她们的小礼物总能“换回”一面小国旗。记者数了数她们手中的小国旗,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美国、匈牙利等十多个国家的小国旗已经“在握”。露易丝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收集小国旗要带回家好好珍藏,我要让爸爸妈妈知道,我在厦门交了这么多国家的朋友,也希望我小小的礼物能让这些朋友们以后都能想起我。”
厦门是一座桥梁
厦门是一座友谊的桥梁。匈牙利科达伊学校奥林·来昂尼卡拉女子合唱团指挥杜兰尼克激动地说:“感谢厦门!在厦门的舞台上,我们获得了冠军。感谢厦门!厦门为我们搭建了友谊的桥梁,我们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热爱音乐的朋友。”
厦门是外国朋友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斯洛文尼亚法兰西普列舍伦博士合唱团的指挥伊雷娜·科斯马克告诉记者,此次参赛,是合唱团的成员们第一次走出欧洲的大门,“中国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通过厦门,我们认识了中国,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人特别热情友好。比赛结束后,我们还准备去中国的其他地方旅游。”
厦门是合唱艺术交流的一座桥梁。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评委、来自贝宁的合唱艺术家斐利克斯·那西表示,世界合唱比赛是一座艺术的桥梁,它为世界各国爱好合唱艺术的人们提供了了解世界不同风格合唱艺术的机会,增进了不同风格合唱艺术的交流。
正如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席冈特·铁驰先生所说:“是音乐这一共同的语言把大家凝聚到一起,在厦门,大家度过了美好的日子,一起欢唱,结交朋友,友情将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
本报记者 海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