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照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米兰小剧院——欧洲剧院
1947年,吉奥尔吉·斯特雷勒和保罗·格拉西以及妮娜·温基于创办了米兰小剧院,格拉西任职剧院联合导演到1967年。
米兰小剧院是第一个享受政府津贴的意大利剧院。最初的办院宗旨和艺术理念,就
是为观众提供一个即能够欣赏到国际知名剧目又弘扬意大利本土戏剧的场所。米兰小剧院从最初的米兰市剧院,逐步发展成为“意大利文化使者”,登上世界各地的舞台,1991年剧院被命名为欧洲剧院。
早在1960年代,保罗·格拉西和斯特雷勒一直请求建一座较大的新剧院。直到1998年,在经历了许多困难之后,保罗·格拉西和斯特雷勒所一直梦想的新剧院才正式向公众开放。1981年保罗·格拉西逝世,1997年斯特雷勒逝世,政府指定了两位文化界的重要人物接手剧院的管理工作:一位是塞尔焦·埃斯科巴尔,指导过博洛尼亚市立剧院、热那亚卡洛·费利切剧院和罗马歌剧院等多座歌剧院;另一位是国际知名的舞台导演卢卡·容科尼。在他们联袂指导下,小剧院继续弘扬“剧院艺术以人为本”的信条,扩大“把意大利和外国作家的古典以及现代戏剧搬上舞台”的理念,使剧院在国际上的声望更上层楼。1999年以来,小剧院每年组织来自世界各地剧团参加其“国际艺术节”。音乐、舞蹈、歌剧、展览和当代艺术、多媒体艺术,使米兰小剧院成为意大利的一个综合文化艺术中心。
米兰小剧院有三个演出场所:吉奥尔吉·斯特雷勒剧院(970个座位)、实验剧场(330个座位)和保罗·格拉西剧院(580人)。每年9月到翌年7月的“演出季”共有约600场演出。
吉奥尔吉·斯特雷勒/ Giorgio Strehler (1921-1997)(导演)
吉奥尔吉·斯特雷勒是被欧洲观众尊称为“大师”的二十世纪著名导演之一。生前任欧洲议会议员和意大利共和国参议员。毕业于米兰戏剧爱好者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因参加抵抗运动被放逐到瑞士,“刑满后”开始在法国执导戏剧,并以剧院为家。战后回到米兰,1947年他与保罗·格拉西和妮娜·温奇创办了米兰小剧院,成为意大利的首家公众剧院。斯特雷勒担任米兰小剧院艺术总监五十年,把小剧院发展成艺术结构严谨、艺术家有艺术献身精神的具有良好声誉的公众剧院。
他在米兰、罗马、巴黎和萨尔兹堡等主要文化城市执导了200多部戏剧和歌剧。主要剧目有布索尼《丑角》、《一仆二主》、契诃夫《樱桃园》、莎士比亚《李尔王》及《暴风雨》,戈多尼《小广场》、皮兰戴洛《大山巨人》、歌德《浮士德》,以及布莱希特《三分钱歌剧》和《四川好人》。斯特雷勒在米兰小剧院制作的获得好评的歌剧包括威尔第《法尔斯塔福》、《西蒙·博卡涅格拉》和《麦克白》,以及莫扎特的《唐璜》、《费加罗婚礼》、《魔笛》和《女人心》。《女人心》是其生前在米兰小剧院制作的最后一部歌剧。1999年他在巴黎创建了欧洲剧院。
卡尔洛·巴蒂斯托尼/CARLO BATTISTONI(导演)
巴蒂斯托尼在从事多年电视工作后,开始在米兰小剧院作导演乔治·斯特雷勒的助理。他与斯特雷勒合作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契诃夫的《樱桃园》、贝克特的《美好的日子》、戈多尼的《小广场》、茹韦的《艾尔维拉》(亦称为《对戏剧的激情》)、歌德的《浮士德》、德菲利波的《大魔术》、马里沃的《奴隶岛》等戏剧,协助排演歌剧《法尔斯塔夫》、《麦克白》、《西蒙·博卡涅格拉》、《唐璜》、《费加罗婚礼》、《女人心》。
巴蒂斯托尼积极参与舞台剧改编的电视制作,制作了由斯特雷勒执导的布莱希特《三分钱歌剧》,在米兰小剧院推出的歌剧、戏剧电视片主要有:《丑角》、《一仆二主》、《被遗弃的玩偶的故事》、《李尔王》、《暴风雨》、《樱桃园》、《四川好人》和《明娜·冯·巴恩黑尔姆》。他为电视片改编的几部戏剧耶颇有影响。
他在米兰小剧院指导了十五部戏剧。其中高尔基的《最后的人们》、吉罗杜的《间奏曲》、施特劳斯的《大与小》、金茨堡的《采访》和几部布莱希特的戏剧《铁值多少钱》、《黑暗中的光明》《大胆的妈妈和他的孩子们》等几部戏剧获得媒体好评。他与斯卡拉剧院、拉维亚那音乐节合作,在贝鲁特(1998)、耶路撒冷(1999)、莫斯科(2000)、耶列万(2002)、开罗(2003)和大马士革(2004)导演了由里卡尔多·穆蒂指挥的“和平音乐会”的电视节目。卡尔洛·巴蒂斯托尼于2004年7月29日逝世。他为全世界众多音乐和戏剧爱好者,留下了大批珍贵的演出资料和音像制品。
艾齐奥·弗里杰里奥/ Ezio Frigerio,(舞美设计)
艾齐奥·弗里杰里奥1930年出生,是当今欧洲著名的舞美设计师之一。他已经在米兰小剧院工作了55年!他荣获多项欧洲戏剧和电影的奖项,并荣膺法国荣誉勋位勋章。
1955年他开始在剧院工作时与著名导演乔治·斯特雷勒相识。斯特雷勒最初选派他担任小剧院的服装设计师,翌年开始参与布景设计。从1973年开始他为斯特雷勒在斯卡拉歌剧院、以及在维也纳和巴黎的歌剧制作设计布景,《女人心》是斯特雷勒生前指导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成为两位艺术家合作的“绝笔”。
斯特雷勒为世界著名的歌剧院设计了多达350部戏剧的布景,中国观众熟悉的有巴黎歌剧院、伦敦考文特花园剧院、莫斯科大剧院、东京银座剧院、巴塞罗那利塞奥剧院、马德里利奥剧院、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
1962年他开始涉猎电影领域,为影片制作布景,其中著名的影片有 《1900(海上钢琴师)》 、《大鼻子情圣》、《屋顶上的轻骑兵》等,并因《大鼻子情圣》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弗兰卡·斯夸尔恰皮诺/ Franca Squarciapino (服装设计)
弗兰卡·斯夸尔恰皮诺1961年以电视演员开始其艺术生涯。两年后邂逅舞美设计师艾奇奥·弗里杰里奥,开始了他们数十年的合作。1970年她与导演乔治·斯特雷勒相识,构成了“斯特雷勒-弗里杰里奥-斯夸尔恰皮诺”三架马车式的工作组,参与了米兰小剧院、斯卡拉歌剧院、巴黎歌剧院等许多重要演出,包括《费加罗婚礼》、《唐璜》、《罗恩格林》、《明娜·冯·巴恩黑尔姆》、《我如你所愿》、《丑角》、《女人心》、《乡村三部曲》、《三分钱的歌剧》。
她为200多部戏剧以及芭蕾舞剧设计过服装,她的服装设计获得众多嘉奖,其中包括“托尼奖”和三次“银带奖”。
她同样参与了十多部影片的服装设计,主要影片有《大鼻子情圣》、《屋顶上的轻骑兵》等。她在影片服装设计方面赢得许多重要奖项:欧洲电影奖、西班牙“戈雅奖”、巴黎“凯撒奖”、英国“工艺奖”。《大鼻子情圣》服装设计荣获1990年奥斯卡奖。
杰拉尔多·莫迪卡/ Gerardo Modica (灯光设计)
莫迪卡1963年开始在米兰小剧院上班,当时是个电工。1972年他已经担任电工组长,负责为导演乔治·斯特雷勒操作灯光总控。1988年至1989年演出季,斯特雷勒请他负责《浮士德》、《片段:第一部分》两部戏的灯光。自此,米兰小剧院出现了一位自己培养出来的灯光设计师。《女人心》的灯光设计获得业内好评。
吉安保罗·科尔第/ Gianpaolo Corti (舞台监督)
科尔第在罗马的“银幕之友”国家戏剧学院学习并获导演资格。先后参与了《费加罗婚礼》、《唐璜》、《女人心》、《丑角》、《一仆二主》、《大山巨人》、《讲述故事》、《今晚我们即兴欢唱》、《梦戏》、《茶花女》等歌剧、戏剧的编导工作。
玛里斯·弗拉什/ Marise Flach (哑剧指导)
玛里斯·弗拉什出生于法国。1953年作为导演乔治·斯特雷勒的助理来到米兰小剧院的附属学校执教,并担任多部戏剧的哑剧表演编导。她与斯特雷勒合作,参与斯卡拉歌剧院演出剧目的创作,主要剧目是莫扎特的《唐璜》和《女人心》。她在歌剧独唱协会和斯卡拉学校教授青年抒情歌唱演员。近年来,她与现任导演卢卡·容科尼合作参加他在小剧院执导的所有演出制作。
【主要演员】
亚历山大·马尔塔/Alexander Malta (饰演唐阿尔丰索)
男低音/低男中音
亚历山大·马尔塔出生于瑞士,在德国和意大利学习。他先后参演的角色主要有巴黎歌剧院上演的《艺术家的生涯》、《蝙蝠》、《霍夫曼的故事》;罗马歌剧院上演的《埃莱克特拉》,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上演的《阿廖丹特》;都林、威尼斯、帕莱莫、佛罗伦萨五月花等歌剧院上演的《唐豪瑟》、《莱茵的黄金》,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上演的《玛侬》、《后宫诱逃》;萨尔兹堡音乐节上演的《卡门》、《唐璜》、《狄多的仁慈》、《伊多梅纽斯》;苏黎世歌剧院上演的《费岱利奥》、《霍夫曼的故事》;阿姆斯特丹歌剧院上演的《纽伦堡的名歌手》,布鲁塞尔歌剧院上演的《魔笛》、《后宫诱逃》、《沃采克》;巴塞罗纳、里斯本、马德里、伦敦考文特花园歌剧院上演的《普里阿莫斯国王》。1998年就与米兰小剧院合作,参加其音乐季开幕式——由乔治·斯特雷勒执导的《女人心》。
亚历山大·马尔塔在旧金山、芝加哥、西雅图、波特兰、纽约长岛音乐节、卡普敦、圣地亚哥、东京等地的演出亦十分成功。他先后与卡拉扬、小泽征尔、阿巴多、瓦尔维索、科林·戴维斯、萨瓦利施、多纳伊、罗斯特罗波维奇、内罗·桑蒂、伊凡·菲舍尔、库贝利克等中国听众熟悉的指挥家合作。演出之外,他参与了多部歌剧的录音:《卡门》、《唐璜》、《沃采克》、《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参孙》、《弄臣》、《风流寡妇》、《圣诞小精灵》、《热罗尔坦公爵夫人》、布鲁克纳《感恩赞》、威尔第《安魂曲》等。他还参与歌剧电影以及电视片,主要有《唐璜》、《浮士德的沉沦》、《随想曲》、《魔琴》、《亚特兰第斯皇帝》、《风流寡妇》、《女人心》、《特罗伊人》等剧目。
费奥雷拉·布拉托/ Fiorelea Burato(饰演菲奥尔迪利吉)
女高音
费奥雷拉·布拉托在意大利曼图亚音乐学院的是小提琴家,毕业后开始分别师从女高音阿尔达·波雷利·莫尔甘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尔洛·贝尔贡奇学习声乐。
1995年她在马德里成功地首演了威尔第《茶花女》中的薇奥列塔一角。随后在日内瓦、罗马、莱比锡、不来梅、特拉维夫、柏林、伊斯坦布尔等地的数十家剧院饰演了150多次薇奥列塔。鉴于费奥雷拉·布拉托在莱比锡歌剧院的出色演绎,《歌剧世界》杂志评选她为“1996年度最佳青年演员”。
她与欧洲一线的导演有过多次成功的合作,塑造的角色包括《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西蒙·博卡涅格拉》中的阿梅丽亚、《路易莎·米勒》中的主角、《女人心》中的菲奥尔狄丽吉、《唐璜》中的唐娜·安娜等,并在威尔第《安魂曲》、莫扎特《安魂曲》和《忏悔者的庄严晚祷》、古诺的《庄严弥撒》及罗西尼的《圣母祷歌》中担任独唱。
她与目前活跃在欧洲的十数位知名指挥合作,其优美的嗓音以及对于角色的诠释,获得了指挥的首肯和赞许。在众多指挥当中,包括去年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指挥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的指挥家菲利普·奥古因。
珍妮特·佩里/Janet Perry (饰演苔斯皮娜)
女高音
珍妮特·佩里出生于美国的一个音乐之家,早年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及芭蕾舞。11岁时在圣保罗市立歌剧院参加《绿野仙踪》演出,以童星的身份登台亮相。
她在柯蒂斯音乐学院获音乐学士学位,后赴欧洲奥地利林茨歌剧院受聘两年。约满之后先后受聘于德国慕尼黑花园广场剧院、科隆歌剧院、慕尼黑到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她以演唱莫扎特、施特劳斯和意大利歌剧角色见长。她先后和卡拉扬、克莱伯、博姆、穆蒂、巴伦博伊姆、哈农库特、罗斯特罗波维奇、库贝利克、萨瓦利施等世界一流指挥合作;在多部电视和电影版歌剧中饰演主角,其中包括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演的《玫瑰骑士》和《法尔斯塔夫》;卡尔·博姆指挥的《费加罗婚礼》、《女人心》,卡洛斯·卡莱伯指挥的《蝙蝠》。并参加如下影视片的录制:卡拉扬指挥的莫扎特《C小调弥撒》、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布鲁克纳的《感恩赞》;库比利克指挥的莫扎特《C小调弥撒》、巴赫《咖啡康塔塔》;哈农库特指挥的蒙特威尔第《第八牧歌集》。
珍妮特的音乐会曲目十分宽泛,从巴赫、蒙特威尔蒂、维瓦尔迪、斯卡拉蒂,到莫扎特、勃拉姆斯、贝多芬、马勒、布鲁克纳、普朗克、福列。她在法国、瑞士、葡萄牙、意大利和美国举办过独唱音乐会,并且根据1840年代生活在巴黎的作曲家的作品创意《1840年的巴黎沙龙》独唱音乐会。演出之外,她致力于教学工作,在意大利、瑞士和美国举办大师课,并在瑞士锡安音乐学院任声乐教授。
马克·米尔霍弗/ Mark Milhofer (饰演费兰多)
男高音
马克·米尔霍弗毕业于牛津大学马格达伦学院,以其对于作品在音乐和艺术方面的独特的处理,使他成为同代人中才艺双全的男高音。他的演出技术娴熟,即能够处理好罗西尼的花腔演唱,又对莫扎特式的抒情游刃有余。他以布里顿的教堂寓言剧《麻鹬河》中的“疯女人”首次亮相。在罗西尼《灰姑娘》中饰演拉米罗获国际承认,在乔治·斯特雷勒的著名制作《女人心》中饰演了50多场费尔兰多演。他近期在荷兰、比利时、和英国参演《塞维利亚理发师》获得好评。他经常参加“BBC逍遥音乐会”和加尔辛顿音乐节演出。最近,他在马尔切洛·帕尼为罗马歌剧院写作的《宴会》中所担任的让·考克托一角获得好评。在参加布里顿为男高音、圆号和弦乐队而作《小夜曲》的演唱、参加施特劳斯歌剧《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和布里顿《比利小子》等剧目中,均引起业界瞩目。
尼古拉斯·里温克 / Nicolas Rivenq(饰演古列尔莫)
男中音
尼古拉斯·里温克出生于伦敦,初始在巴黎歌剧院歌剧艺术学校学习声乐,同时在国家装饰艺术学校和巴黎索邦神学院就读。1984年获法国外交部奖学金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习。1990年在维奥蒂国际比赛中获奖。
1987年尼古拉斯·里温克首次登台,在耶胡迪·梅纽因指挥巴赫《咖啡康塔塔》和《农民康塔塔》音乐会中演唱,名声鹊起。他最在《费加罗婚礼》、《唐璜》中的饰演的主角赢得评论界好评;《费加罗报》干脆以“尼古拉斯·里温克是一个绝妙的唐璜”为题报道。
尼古拉斯·里温克先后和祖宾·梅塔、埃略特·加德纳、里卡尔多·穆蒂等著名指挥家合作。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重新揭幕音乐会上演唱由维奥蒂指挥的罗西尼《小庄严弥撒》。
自尼古拉斯·里温克首演以来,不断扩展自己的演唱曲目和剧目。在米兰、巴黎、那不勒斯、米兰、罗马、凡尔赛、斯特拉斯堡、波尔多、纽约、旧金山、维也纳、普罗旺斯音乐节,他演出的角色均获得好评,主要剧目有:吕利的《阿蒂斯》、拉莫的《阿那克利翁》、《殷勤的印地人》、《普拉蒂》和 《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夏庞蒂埃的《美狄亚》、蒙特威尔第的《坦克特雷迪和克洛林达之争》,以及莫扎特的《女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