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2013,选秀为什么选不出人?

2013年10月09日02:32  南方都市报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冠军李琦 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冠军李琦
快乐男声冠军华晨宇 快乐男声冠军华晨宇
好声音个性学员吴莫愁 好声音个性学员吴莫愁

  10月7日晚,《中国好声音》“巅峰对决”的上演,将为今夏选秀节目的诸侯争霸、热闹非凡拉上帷幕。选秀节目进击10年,今年的炮火尤其猛烈,但在轮番轰炸后,却没有突出的话题和选手能一统天下。各个节目的四大导师光芒四射,但用来衬托的“绿叶”却都喧宾夺主成了选秀的“红花”。明星导师成为各选秀节目展示资金和手腕的第一战场,选手学员成为各节目组兵戎相见的沙场,但竞争引发的争议同样凶猛,硝烟过后,留给观众的却是日渐强烈的审美疲劳。

  选秀节目名利双收的同时,它也面临困境———模式如何升级,节目如何爬升,声音还能好多久?面对各自的困难和隐含的危机,各选秀节目有何进击之法?近日,《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中国梦之声》联合总导演戴钟伟、《快乐男声》节目总监制龙丹妮分别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独家专访,畅谈各节目收官总结及新一季进步策略。   

  Step1

  行货易找,尖货难寻:

  “李宇春”、“吴莫愁[微博]”们为什么都不在服务区

  @好声音自测:没有足够亮眼的人物,没有达到我们预先的设想

  “找大众流行音乐所谓的好歌手容易,但找极具特色的类型化学员,像灵魂、乡村、爵士……难度确实很大……音乐类型还不够丰富,没有足够亮眼的人物表现出来,没达到我们预先的设想。”

  ●可进步空间:“你的学员只是比别人实力强一点……这远远不够”

  7日晚《中国好声音》上演巅峰对决,当晚节目15秒广告的最高成交价高达380万,是去年广告最高广告单价116万的三倍多。“好声音”的商业价值和收视率,从7月12日首播开始,就一路延烧。据CSM 46城收视数据显示,《中国好声音》第一期的收视率达3.62%,远高于去年第一季开播时的1.48%。

  但相对第一季开播时舆论一边倒的叫好,第二季的播出并没有收获更多的褒扬,比如观众评价“能记住的学员太少”、“草根逆袭变回锅肉专场”,连导师那英[微博]也在发布会上失望地表示选秀节目太多,分流了有性格的优秀学员,“我很期待吴莫愁那种另类的声音,但是很少。”

  对此,“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承认:“我们期望的类型化音乐代表人物还没出现。”在陆伟看来,第二季“好声音”原本想做的不是一档大众化音乐节目,而是挖掘小众音乐类型。其实从第一季开始,《中国好声音》就有产业上的野心。在第一季成功的基础上,制作单位更不满足于仅仅单纯地迎合音乐产业的需求,而是希望引领市场、填补空白。

  “如果我们只为了强调吸附观众收视,那唱大家熟悉的歌是最简单和保险的方法。但我们不想只是每年选些会唱歌的人,歌唱完就结束了。全国歌唱节目那么多,你的学员只是比别人实力强一点……这远远不够。我们希望平台和音乐能够良性循环。”显然去年导师刘欢在节目上的动情发言触动了节目组的心,刘欢说,希望像国外的音乐排行榜上有各种各样的音乐:流行、乡村、古典、爵士、灵魂……但中国现在所有的音乐网站都没有这样的榜单,所有歌混在一起,这也导致了音乐产业的面目模糊。所以,节目组坚持:“在这一季包括下一季,会更强调音乐的多元化,包括大众和小众的。”

  但在电视这个大众媒体上,要使小众类型音乐获得认可,就可能丧失一些观众和收视。今年从选歌到定人,“好声音”节目组都有意识地实践了这种“冒险”。选歌是音乐节目非常重要的标志,从中可以看出节目组的野心。“好声音”第一季,对音乐色彩的追求并不明显,很多学员演唱的基本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第二季,“好声音”的舞台上则出现了大量对观众来说比较陌生的冷门歌曲,如“海鲜哥”纪海星演唱的《狐狸》、张欣奕演唱的《超级爆》。

  为了避开音乐歌唱类节目中传唱度高的歌曲,更为了借助“好声音”的平台带动观众去了解和熟悉更多类型的歌曲,陆伟透露第二季在选歌上花的时间,是第一季的两倍。“去年学员唱得好的歌曲,我们基本是听一次就过。今年大部分学员的歌,都经历了两到三次的改动,最多的被改了5次。我们考虑的是,学员所唱的歌曲既要充分展现他的实力,也要具备我们追求的类型化音乐的特点。”“找大众流行音乐所谓的好歌手容易,但找极具特色的类型化学员,像灵魂、乡村、爵士……难度确实很大。”在陆伟看来,他们的这种“冒险”还是成功的,“只是音乐类型还不够丰富,没有足够亮眼的人物表现出来,没达到我们预先的设想。”

  ●求进步方案:花更多时间找人,已经在为明年好声音找人做打算

  第一季“好声音”找人花了3个月,第二季找人花了半年,第三季还没开始,节目组已经在考虑找人的问题。第二季节目收视高开高走,其中收视曲线的某项变化,更让节目组看到了找人的一线曙光。“今年我们在二、三线城市的收视率涨势,比核心城市更加惊人。五点几的收视率很大一部分由二、三线城市提供,这意味着节目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展。这些二、三线城市中的歌手、音乐人或喜欢唱歌的学生,对节目会更加了解。第三季我们去二、三线城市找人时,可能会找到更多契合的人。”

  陆伟认为,“好声音”在小众音乐类型方面的努力和影响力,将会带动新的、区别于大众音乐的浪潮,会带着观众和正在学习音乐的人,向着某种音乐风格靠拢。“今年我们让学员唱了那么多有个性的歌曲,会刺激到第三季的学员。每个国家都是这样,大热音乐节目诞生出某种音乐风格的代表,会有很多喜欢甚至正在学音乐的人,觉得自己具备这样的天赋和能力,去朝这个方向发展。”但个性化音乐的代表人物或极具唱功的学员找起来很难,这和整个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类型化音乐的分界线并不明显,所以要找流行歌曲唱得好的人很多,但要找非常具有个人鲜明特色音乐风格的歌手,真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哈林的基础上,又有汪峰[微博]和阿妹的加入,我们今年才在摇滚学员方面有了很多意外的收获,但你要找像第一季爵士的王韵壹,已经很难了。”陆伟表示,第三季节目组已经开始在想需要在哪些音乐类型上再下功夫,而寻找学员的工作也会变得更长。

  @梦之声自测:在呈现多样性上,同台竞争的十个人,却没有十个类型

  “以往的偶像类节目,大家会觉得外形和风格比较重要,但梦之声和国际同类节目相比,学员本身的能力还是要加强。整体上我们做得不错,但在呈现多样性上,同台竞争的十个人,却没有十个类型。”

  ●可进步空间:“最遗憾的地方,就是学员的音乐素养还需要加强”

  《中国梦之声》节目模式来自于有欧美选秀节目“活化石”之称的《美国偶像》。和其它选秀节目不同的是,《中国梦之声》的关键词是“偶像”,既不是单纯地选择好声音,也不是纯粹的草根选秀,更不会刻意用男生、女生来区隔参赛人群,《中国梦之声》就是有音乐梦想的年轻人追梦的舞台。

  在“梦之声”的六强中,有坚持民族音乐的央吉玛,有中英混血的Jam es,有唱跳的艾菲……都是丰富多彩的人物,没有同样的面孔。但其实在前期找人时,节目组曾经充满焦虑,“我们是没有退路的。这个节目在美国是‘真人秀之王’,在中国市场应该有很大的潜力,但能不能找到人是节目的关键。如果找不到百姓想要的人,节目就几乎没有吸引力。”

  在找人方面,节目组曾经面临的困境包括:首先,在十年前选秀节目已经山寨过的情况下,《美国偶像》的模式对观众来说已经不新鲜;其次,经过几年音乐类节目的洗礼,中国年轻音乐人的土壤已经被过度耕耘。但通过第一季脚踏实地的摸索,梦之声团队已经对选秀节目的未来恢复了信心,“通过今年的实地勘探,我们发现人才是有的,而且总量可能超出了我们悲观的预期。”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编: 颜芥之)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