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他为电影《长城》带来的角色意义

2016年11月18日 10:24  娱乐专栏  作者:蓝千帆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蓝千帆

  影视娱乐圈,动态不断。在最近的2016年11月15日下午,电影《长城》主创们,便于北京召开了“五军集结、雄关点将”的发布会。

  

  这次的发布会,吸引了不少观众影迷朋友们的目光。而作为电影参演者之一的鹿晗,自然而然也受到许多粉丝朋友们的关注和热议对象。

  据悉,发布会上的主创们都真情地回忆起电影创作前后的一些趣事,不少著名演员也都纷纷亮相其间。而作为参演演员阵容的成员之一,鹿晗自然也出席到发布会现场为电影呐喊助威。

  

  关于这位从练习生身份于2012年正式出道、而踏入演艺事业的鹿晗,大家都应该熟悉不过了。其实,作为这部电影的参演者之一。他的角色身份,对这个电影有着它特别的意义。

  从作为电影《长城》影片本身的戏外角色来看,鹿晗作为一个人气高涨的鲜肉演员,他的粉丝朋友们顺理成章地为电影奠定了广阔的观众基础。

  

  通过粉丝朋友们为鹿晗送去大量花篮的举动方面看,不难发现他对电影市场号召力的影响和作用。而且,鹿晗(包括品牌、形象等)还跟随剧组出席(亮相)多国多地的宣传活动,其间也为电影的娱乐卖点制造了许多话题和影响意义。

  而在戏内的角色上看,他与张涵予共同出演影片中的熊军。尽管鹿晗是电影中的士兵角色,与众多的将领角色相比,也许显得无足轻重。但是,正是因为他的士兵身份,给电影带来了特殊的意义。

  一方面,熊军士兵在影片里是与饕餮进行短兵相接。这种近距离的战斗,对于烘托影片的战争气氛带来了绝妙的画面感。同时,他的士兵身份与将领身份,形成了一张一弛的节奏互动。对于推动剧情的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另一方面,短兵相接的细节展现,不仅可以拉近军队影像跟观众的空间距离,而且可以拉近战斗场面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更可以为展现大场面进行自然的过渡作用。因为,短兵相接往往是更易于展现细节影像的。

  而在角色成长上的意义则是,鹿晗尽管是一个怂样的士兵。但是,他与马特达蒙有着更直接的交流。这样的交流以及士兵的身份,为他后来成长为一位英雄塑造了发展成长的雏形。

  因为,从士兵到英雄的转变,更有励志意义,更贴近大众的心灵需求,也从而更有利于感动大众。我们观众,也更可以收获共鸣而被角色打动。

  无论是戏外的角色娱乐卖点意义、还是戏内对电影发展的推动,也无论是短兵相接场面的气氛烘托,还是成长为英雄的励志共鸣。我们都不难发现,鹿晗对电影《长城》来说,有着它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鹿晗 娱乐 评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