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残的《声临其境》是如何走上爆款之路的

2018年03月21日 11:00  娱乐专栏  作者:知影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知影

  这档节目组自己原本都没有想到会成为爆款的节目,在上周六完结了第一季。

  众星云集的决赛集“声音盛宴”里,朱亚文拿走了第一季的总冠军。

  不过,和所有有竞争性质的节目的决赛氛围和赛后舆论都不一样,这个节目和乐融融,几乎是全程都在和谐友好的氛围里进行着。

  所有参加者之间都处于一种互相欣赏和肯定的状态,比起其他节目导师和参赛者区隔明确,明显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个节目的参与者更像是处于一种“双位一体”的状态。

  极高的专业素养,让他们既能给出精彩的表演,又能精准地理解其他人的表演。当他们表演时,他们就是竞技者,当他们不表演时,他们又能给表演的同伴/竞争者给出极其懂行的评价。

  当然,这不是节目里面的真实岗位,这个节目里真正的评委还是观众。于是,跟以往所有大咖参加当评委的节目都不同,没有同样是明星的大咖个人意见的强烈表达和对结果的左右,就算屏幕前的观众对一期的最终结果不满意,他们也没有可以可以针对的靶子。

  什么叫没有靶子呢,属于同一个大类的节目的《演员的诞生》就是有靶子的。

  章子怡、宋丹丹和刘烨是坐在高处的人,他们掌握着评价和左右最后结果的能力。虽然他们本身是非常优秀的演员,拥有各种头衔,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归拢起来,毕竟还是少数人的意见结合,再加上节目里的对抗和竞争本身充满着针锋相对的氛围和极大的争议性。

  于是一期节目结束之后,观众可以会骂他们觉得表演差劲却赢了的郑爽,骂给郑爽投票的宋丹丹,骂当场卖惨的刘芸,骂嘻嘻哈哈的刘烨。

  但《声临其境》没有,业内评委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存在感更为薄弱的“芒果新生班”,是一种向大咖讨教的姿态。参加者都水平在线,拿得出点东西,除了第五期的郑恺以外,也没谁故意闹事,剪辑也比较中规中矩。

  而因为参赛的节目并没有轰轰烈烈的流量,所以也并没有结果出来之后社交网络上拉拉扯扯吵成一片撕来撕去的情况发生。

  弱化竞技,悬念和冲突不强烈,节目内部自己不撕逼,节目外观众不撕逼,在这个撕逼就是流量和话题度的年代和综艺氛围里,这可以说是这档节目定调之下的某种“残疾”了。

  但其实,这档节目更称得上是某种“天生残疾”的,是另一个缺陷。

  这是个电影都已经开始拓展到5D的年代,影视创作者恨不得调动观众全部的感官,以把人牢牢地钉在椅子上。即使是电视综艺,也讲究多样的手法和丰富的元素,视听齐上阵,只突出“声音”,倒有一点倒退回广播时代,大材小用的感觉。对节目组本身来说,其实也是一个特别冒险的选择。

  只凭“声音”这个元素,有办法抓住这个时代的观众的注意力吗?

  一季完结之后,《声临其境》最终交出了一份非常不错的成绩单。

  这个成绩单主要是从网络热度和口碑上来看的,网络点击量破十亿,期期热搜,演员翻红,26000+人在豆瓣打出的8.3分,在国产综艺里是难得的高分了。

  怎么做到的?

  应该说,这档节目的能够在这种“平静低调”的状态下成为爆款,最应该归功的是我们国内,其实还是存在的,优秀的演员们。

  当我们回头看这一季《声临其境》这一季的第一集的时候,它的收视率还低得有点可怜。CSM52城市网0.636的收视率,在1月6日周六当天各省市卫视播出的所有综艺里,只排在了第十名。

  而第一集里,帮助这个节目刷了一大波话题度的优质演员,是赵立新。

  在“经典之声”这个环节里,赵立新前后配的两段经典段落分别是《魂断蓝桥》和《功夫熊猫3》。先配的是《魂断蓝桥》的罗伊,那股非常纯正的译制片调调本来已经足够惊艳了,然后他又用以英文原声配的功夫熊猫刷新了观众的认知。

  近几年,大叔型演员是一个非常吃香的种类。因为观众发现,这一类演员,深挖下去总会有无限的精彩。

  赵立新可以说是个中翘楚了。就这么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他所占的时长可能还不到二十分钟,但是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拿出了两段惊艳全场的配音,展示了多国语言,经典台词张口就来。在新闻播报环节拿到了难度最高的段落,但口条麻利到不行,第二遍就通过了。一段现场发挥的话剧《父亲》选段酣畅淋漓。

  而后,除了郑恺那期,这档节目的话题度基本上都来自于参赛明星的精彩表现。

  朱亚文的“宝贝儿”,走的也是收割少女心的路线,但可不是完全凭这个,他的业务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一段《白鹿原》,一段《夏洛特烦恼》,两种风格,切换自如,声音的塑造能力极强。就连配女声周迅,也有惊人的神韵。

  他真正有引爆效应的,除了“宝贝儿”,还有在年度声音大秀里配的《喜欢你》片段,和金城武声音的重合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百分之百。

  而且这个节目带来最大流量的可能是韩雪了,她一人分饰两角配的那段《海绵宝宝》,光是节目组的官方微博,就被转了13w次,这个转发量对于非流量型的艺人来说,可以讲是非常厉害的一个数据了。

  决赛里一人分饰八角,反响也很热烈。

  其他参与的演员包括尹正、梅婷、王劲松,也都是实实在在用表现刷起话题度的。

  那节目本身就毫无功劳吗?

  当然不是,其实郭德纲在最后一期接受采访的时候点了一个很重要的点。

  他说:用声音做这么一档节目确实不容易,而且从定调上很雅致,最高档次的就是上品。

  这个“雅致”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理解,你可以说它看起来很高端,现场有乐队,点评皆大咖,参赛无废柴,主题顶呱呱。

  但这个“雅致”,我更倾向于是整个节目的一种调性,指的就是开篇提到的某种“天残”。

  弱化竞争,抛弃吵架撕逼的综艺套路看起来是给节目减少了看点,从另一个角度,反而成就了这档节目。

  节目的总导演徐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讲了在节目的播出过程里,她感觉到的变化:比如不断会有演员毛遂自荐想来参加节目;比如此前模棱两可的嘉宾都爽快答应了;比如导演听说演员请假是为了录制《声临其境》欣然放行。

  节目中心是“配音”,关注的是演员素养,针对的是市场乱象。这样的一档节目,靠的就是优质演员的优质表现,当然要定调上雅致,如果撕来撕去你死我活,缺乏对“配音”或者“表演”这件事的基本尊重,到最后哪个真正的实力派会来参加这档节目呢?

  老老实实把重心放在想要关注的主题上,不搞那么多有的没的幺蛾子,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为不仅会赢得观众的认可,也会取得业内的认可,业内的认可就意味着更牛逼的嘉宾阵容,更牛逼的嘉宾阵容对这档极度依托嘉宾的节目来说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

  这相当于放弃了一种损坏口碑的话题度,而捡起了另一种积累口碑的话题度。

  这档节目虽然非常依托演员的表演,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演员也可以通过这档节目呈现自己。

  赵立新说,演了二十多年戏,没想到最后是通过一个综艺火的。

  韩雪说:其实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做撕标签的事儿,我就不希望大家给我贴标签,我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的,这个节目真的让大家看到了不同的我。

  真好,互相成就。

  但话说回来,这档节目的环节设置上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每一期最后的“声音大秀”,所有嘉宾同台,形体和表演和表演都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声”这个元素。

  再比如最后两期里年度声音大秀里的导演考核,陈凯歌让pk的演员面对面即兴发挥台词,一人一句一共讲五句,这个环节也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境地。

  如何在演技无法量化的客观事实下,在绝大多数观众还是只能关注到“像不像”的基础上,如何把“配音”这件事的魅力更多更好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是节目组还需要努力的方向。

  只用“声音”做元素是一步险棋,这造就了这档节目的某种“天残”,弱化竞技和冲突更是险着,它削弱了传统意义上的综艺的看点。

  但最后的成绩证明,兵行险招有奇效。

  即使不论这档节目带给“配音”这个行业起到的关注到底有多少,能不能改善现在鲜肉鲜花演戏皆配音的乱象,它的成功也已经是一件足够让人振奋的事情——

  它证明了即使是这个浮躁的年代,不撕破脸搞得无比难看,不搞恶心噱头,专心做事,也能够被人看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