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片《极盗车神》为什么在中国就是不火?

2017年08月29日 11:28  娱乐专栏  作者:肥罗大电影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肥罗君

  有一种电影,叫做朋友圈里的爆款。最近这部爆款,你们一定已经知道了——《极盗车神》。

  抛开那些评分吧,它已经分别被国内电影自媒体封为:8月最好的电影、年度爽片、秒杀十部《速激》、连诺兰都说好的电影。

  好吧,评分还是要说的,IMDb8.2,烂番茄新鲜度94%,爆米花指数89%。Metacritic是86/100,除了牛逼之外我确实不知该说什么了。

  但是比口碑更说明问题的是,诺兰、斯蒂芬·金、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等等大神级的自来水。

  诺兰看完说直接打call。

  史蒂芬·金看完惊呼“太酷了” 。

  观众也是非常给面子,一部投资3400万美元的小片,北美票房轻松过亿,最近一直愁云惨淡的索尼高管简直有集体出去放鞭炮的冲动啊。

  这样的电影,怎么会不好看,怎么可能不好看呢?

  可是相比在北美市场的势如破竹,影片的豆瓣评分,只有7.4分,不及欧美的高评价,票房,上映两天4707万,够不上爆款的级别。

  对于一个该片导演的铁杆粉丝来说,这部电影只能算导演拍过的—— 二流神作。

  电影的导演——英伦鬼才导演埃德加·赖特。

  你一定听说过他的“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分别是《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尽头》。

  埃德加·赖特最厉害的,就是拍出谁都拍不出来的点子,这种电影,只有埃德加·赖特想的到,拍得出。

  可是《极盗车神》,却成为埃德加·赖特对埃德加·赖特自己的cosplay。 他拍出了一部影史前所未见的音乐飙车片,可是,精彩有余,天才不足。

  鸡蛋和番茄准备好。这部电影到底哪里神作,哪里二流?哪里非常埃德加·赖特,哪里非常不埃德加·赖特?

  让我拿起我的保温杯,慢慢告诉你。

  必须实事求是地说,《极盗车神》就是一部神作

  是啊,这点谁都没法否认,谁让他是埃德加·赖特?这家伙过去几乎不拍飙车,一飙,就轻易把一堆飙车电影甩出了几个街区。 后者,只能看到他的车尾灯。

  因为别人把飙车当飙车片拍,他却把飙车拍成了豪车出演的音乐歌舞片——飚车版《爱乐之城》。

  先说故事。没错,这就是一个飙车界莫扎特从误入歧途到改邪归正顺便撩妹的正能量故事。

  男主Baby,小时候经历了一场交通事故,留下耳疾。因此必须时刻带着耳机,来避免杂音,真·出场自带嘻哈的男人。

  他与一位人品好颜值高餐厅女服务员邂逅,两人一见钟情。 顿时,找到新的人生小目标,不干了。

  下木总统——影片中的道哥,顿时不高兴了,你说不干就不干,我人生的小目标怎么办?要走可以,干票大的。

  于是,奥斯卡影帝雷米福斯特、《广告狂人》乔恩·哈姆和他在《杀出个黎明》的“吸血鬼”女友就加入了进来。

  一看这阵容你就知道,这群人要是人心齐,简直没什么搞不定的。 问题是,人心乱,队伍不好带啊。内部,钩心斗角,自己作死自己。

  当然对于埃德加·赖特来说,故事根本不是事儿,他要的,就是一部把飙车、枪战、撩妹、打劫、洗心革面全部拍进30首歌里的电影。

  说白了,就是拿着好莱坞中等制作的钱,干着试验电影的事,结果,还干成了。

  音乐一响,就停不下来,人家是电影配乐,他要的,是配乐电影。

  从复古金曲、重金属摇滚,爵士乐再到嘻哈,简直,是半部美国流行音乐史。

  音乐,是主角,是故事,是电影唯一的神话。

  故事和人物,被歌曲,连成一体。 每首歌,对应一场戏,也就是一个情节点。

  枪战戏配《Tequila》;爱情戏配《B-A-B-Y》;片名也是歌,《Baby Driver》。

  这样的设置,观众难道不会觉得古怪?

  别忘了,导演是谁,他可是埃德加·赖特,让角色活在音乐里,这件极其不合理的事情,就合理了。

  主角被设置为永久性耳鸣的男孩。观众看到的,听到的,就是主角看到的,听到的。这件事,就叫天才,就是天才导演和庸才导演的不同。

  天才导演,驾驭技法,庸才,被技法凌驾。

  最天才的,当然是影片的镜头技,剪辑杀。

  回到赖特给自己定下的规则:一个场景一首歌。歌曲不经任何重新编排,剪辑,原样放进电影。

  导演确定不是处女座的?因为这么拍,简直就是——不可能! 但是赖特,又一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Baby买咖啡的运动镜头,《Harlem Shuffle》,时长2分48秒,一镜到底,这么买咖啡,爽!

  高潮追逐戏,两条大长腿,跑出了《速激》上天下地的节奏,带感!

  很多专业影评人,都最爱杰米·福克斯黑吃黑那场枪战战,《Bellbottoms》一起, 黑吃黑的每一步,都跟着音乐走,音乐,就是动作戏的组织。

  音乐爆裂,枪声大作。音乐留白,全场噤声。音乐再起,枪声再起!

  敢这么拍,还拍地天衣无缝,你行!

  到这时候,你就会明白,导演反复强调,飙车几乎没有用到CGI和绿幕,95%都是实拍的用意。

  如此高节奏感的活儿,不实拍,靠CGI和绿幕,视觉、听觉、动作、乐感,怎么会如此水乳交融一丝不乱?

  男主角Ansel,虽然有特技演员在上方操作,但是他就坐在车里,完成了大部分的方向盘动作。

  大部分飙车戏,就在亚特兰大的公路上实拍,不难想象,时间紧,任务重,拍摄人员一定是拍得如履薄冰又热血沸腾。

  这,也是电影带给观众的感觉。

  这一回,埃德加·赖特是真的站着把钱给赚了,拍了一部这么有个人风格的电影,还能在票房上获得成功,影评人还全被他拍躺下了,连诺兰都成了他的迷弟。

  是不是,一夜走上人生巅峰了无遗憾了?

  抱歉,真不是! 还是因为他是赖特。

  我为什么坚持说,这只是一部二流神作?

  神作没错,可这只是一部二流神作。

  神的,是剪辑、摄影、配乐,渣的,是故事、角色塑造、戏味。

  前面这部分,很埃德加·赖特,后面这部分,很不埃德加·赖特。

  埃德加·赖特过去多会讲故事,先不说,先说说他这一次,是怎么把一个好故事讲得有头无尾半路抛锚的。

  一部好的电影,就像一场完美的飙车——技术,是硬件,剪辑、摄影,是外观,有了这些,赛车,看起来可以无比酷炫。

  可是,故事和人物,才是赛车的发动机,才是电影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埃德加·赖特,你现在告诉我,这个看开头就猜到结尾,宝贝历经人生磨练的国产玄幻剧式的故事,是你拍的?

  那段飙车界莫扎特和快餐界纯情女神又漫长又尴尬的琼瑶式爱情戏,是你的拍的?

  整部电影,连一个恶搞戏仿也没有,只剩下一轮又一轮的飙车-开火-飙车,全程无笑点,这是你拍的?

  必须说说那场大结局的高潮戏, Baby与乔恩·哈姆的终极对决,怎么说,都是飙车界的大拿,道上的恩怨情仇道上解决,这,是常理吧?最后你给我来个《杀破狼》式对决是什么情况?预算不够你说啊,影迷倾家荡产也会凑给你的,不带这么收尾的啊?

  最后,埃德加·赖特,你严肃认真地回答我,主角在最后一刻幡然醒悟,和代号下木总统、广告狂人的犯罪团伙彻底一刀两断,并且勇敢地与犯罪团伙作斗争,这样的角色转变,真的不是为了进军中国市场吗?

  为什么,这么拍?我大概能理解,埃德加·赖特的无奈。

  埃德加·赖特做的,其实依然是他最擅长的,类型片重组,将老式的充满B级片色彩的公路动作片,与音乐完美结合,拍出一脚油门踩到底的酷爽感。付出的代价,就是从过去的故事先行、角色先行,变成了现在的音乐先行。

  当音乐变成了唯一的神话,导演自己,就不再是影片绝对的神,而必须迁就影片中的30首歌。

  埃德加·赖特就像孙悟空,为了跳出如来佛的五指山,却陷入了另一座自己给自己盖的五指山,这正是我对《极盗车神》最大的不满足。

  埃德加·赖特的天才,被自己的类型探索绑住了手脚。为了完成一场电影史前所未有的冒险,反倒让天才,跌入了俗套。

  一流,变成了扮一流,如有神助的灵光不断,变成了一气呵成的中规中矩。

  我必须批评你,因为你不是别人,你是埃德加·赖特

  别,不服气,看看他以前的电影是怎么拍的?看看血与冰淇淋三部曲。

  第一部,《僵尸肖恩》。将丧尸片与喜剧完美结合。

  第二部,《热血警探》,警匪片被他解构了个遍。

  第三部,《世界尽头》,外星人科幻片又让他玩出了中年危机的神韵。

  那个铁三角组合,正是埃德加·赖特,西蒙·佩吉,尼克·弗罗斯特。

  好怀念啊!能将极客宅文化拍得这么酷的,只有埃德加·赖特,能把黑色幽默,cult片,反类型这些元素拍得自成一脉的,也只有他而已。

  可是,在我看来,这都不是埃德加·赖特电影,最牛逼的地方。

  埃德加·赖特电影最动人的地方,是他是全世界导演中,他最擅长拍——失败者。

  永远,窝在沙发上吃薯片吃得像一滩烂泥一样,永远庸庸碌碌无所事事,永远将将就就得过且过。

  这种人,除了活在对过往光辉的怀念里,这辈子都别指望他们能干出什么。

  可是有一天,丧尸来了,变态杀手,外星人来了。

  这些人,简直好像突然复活了一样。这时候,埃德加·赖特会习惯性地,往电影里放几首歌,比如《僵尸肖恩》里The Smith的“Panic”、《热血警探》里The Kink的“The Village Green Preservation Society”、《世界尽头》里The Doors的“Alabama Song”。

  然后,这些人到中年无可救药的废材,突然操起《僵尸肖恩》里的电锯、《热血警探》里的榴弹枪、《世界尽头》里的棒球棒,有一个是一个,站出来,像个男人一样去拯救世界。

  这种骨子里不可救药的浪漫,永远沸腾的热血,荒诞里的励志,绝望里的希望,才是这个家伙的电影里,最与众不同的东西,也是让埃德加·赖特成为埃德加·赖特的东西。

  而埃德加·赖特的伤感,又是藏在这么多反转、这么多类型片戏法里的,是的,电影就是埃德加·赖特的魔法时刻。

  他可以把一个小镇警察的日常,突然变成悬疑破案,最后居然成了墨镜白鸽吴宇森枪战片。也可以把一场老友无聊的聚会,变成拯救世界的疯狂与闹剧。

  可是在一系列脑洞大开、环环相扣的戏法之后,电影总会在最后,咯噔一下击中你的心——比如《僵尸肖恩》的大结局,两个老友,一个还是人类,一个变僵尸,但是依然在一起打游戏。

  又比如《世界尽头》里世界毁灭的沉默感伤。那才是我把埃德加·赖特当成天才的原因。

  可是这一次,当这个家伙不和老伙计们玩了,是的,他依然可以把下木总统拍得那么英式冷幽默。

  把杰米·福克斯拍得那么酷。甚至,把《广告狂人》中西装革履的Don Draper拍得这么邪气帅。

  但是,这还是最好的埃德加·赖特吗?

  埃德加·赖特,放下你的保温杯!

  没错,这一次埃德加·赖特是拍出了飙车界的欢乐颂,嗨翻了整个北美影评界。问题是,他的这部电影,真的可以嗨翻中国观众吗?

  三年前,赖特因《蚁人》创作理念不和,跟漫威分道扬镳。天才是压不住的,可是天才也不是不会被主流改变,埃德加·赖特依然保留着电影里的玩性,可今天的埃德加·赖特,更像是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孙悟空,保持自在,但终究多了一份紧箍咒的枷锁。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看上去,还是很能打,可是他还打得过,当年那个力敌十万天兵的孙悟空吗?

  没错,《极盗车神》依然是神作,可这不代表,我们可以对影片六十分钟后直到结尾的荒腔走板视若无睹,更不代表我们可以对埃德加·赖特对自我风格的割舍鼓掌欢送。

  过去的赖特,才是真正将所有的类型,打翻重建,而如今,他不过是将音乐和飙车两个类型结合起来,有机重组。类型革命,变成了类型整合。这样的退步,我没法昧着良心打call。

  你可能会问,音乐、飙车、动作、美女,用很少的钱,拍出《速激》的刺激,你到底有什么不满意的?可是对不起,作为从《屋事生非》开始追这家伙的老影迷,这样的改变,我不满意。

  影片中,还是有几个瞬间,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赖特,比如在抢劫火急火燎的时刻,由于节奏被打乱,处女作司机还会掏出iPod倒个带,重新来一遍。这一刻,我看到了当年那个混不吝的奈特。

  可是更多的时间,赖特对着好莱坞,弃剑从良。

  当然,以上的缺点,更多只是一个迷弟对《极盗车神》的苛求。

  但如果对于一部公认的好片,只有统一的赞美,没有冷静地批评,那么是否观众的胃口,就会在一部部烂片的洗礼中,越来越不挑剔?

  而一个真正的天才,是否会在这样的捧杀中,反倒让普通观众,生出一丝失望。

  而对于赖特来说,如果我们可以重回冰淇淋三部曲,回到刚看完赖特最好电影的那一刻,你的想法是否还会和现在年完全一样?问题是,赖特的电影出现得太早,而他应得的赞誉却来得太晚。

  而当一个导演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欣赏到他的才华,大家拼命为他鼓掌的时候,却不知道,这根本不是最好的那个他,这件事,不知道到底是欢喜,还是悲伤。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赖特这次表面张扬肆意嚣张,实则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好莱坞式发挥?他到底是摔碎了中年的保温杯,还是拿起了保温杯呢?

  最后说一件事,可能跟电影无关,也有可能和电影密切相关——就算诺兰为电影疯狂打call,作为一个不熟悉欧美音乐和欧美音乐梗的中国观众,我还是要说,连续听30首不觉得非常好听的歌,耳朵和心,都有点累。

  有没有人,和我有同感?或许一个事实可以作为佐证:电影的豆瓣评分,只有7.4分,远低于导演的血与冰淇淋三部曲。为什么被国内外影评人捧为神作,普通观众却似乎没有那么受落?

  因为观众,有自己的眼睛,也有自己的耳朵。

  朋友圈里的爆款,未必是中国观众想要的那一款。

  比起拍出这样的二流神作,我终究还是希望,埃德加·赖特,摔掉你的保温杯!让观众听到你真正的、天才的狂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极盗车神 诺兰 极盗车神 世界尽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