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给了一部伊朗作品,贾法•帕纳西的《出租车》,这也是继《一次别离》之后,五年内获得金熊的第二部伊朗电影。
但是导演并没有来现场领奖,他的小侄女HanaSaeidi在台上为他举起金熊的时候几乎泪崩。随后的记者会上,一群摄影记者对着地板上的金熊一顿猛拍,这场景也是醉了。
在一个疑似是贾法•帕纳西的instagram小号上,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这是一个在艺术和政治上的重要承认,我非常骄傲。”
贾法•帕纳西为什么不能来呢,原因很简单,他被伊朗政府限制出境了。
话往前说20年,作为阿巴斯的副导演和徒弟,贾法•帕纳西的处女作《白气球》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处女作“金摄影机”奖。从那之后,帕纳西就致力于维护伊朗妇女的人权,在电影中表现伊朗社会的阶级和宗教问题,并且获奖无数,横扫三大电影节。
这么一个不听话的导演终于惹怒了伊朗政府,2009年,帕纳西在德黑兰公墓被捕,当时他正和别人一起,为在总统大选冲突中倒在政府军枪下的26岁女大学生NedaAgha-Soltan默哀。获释之后,帕纳西护照被吊销。转年3月1日,帕纳西再次被捕,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20年不能参与电影制作,不能接受采访,除了看病和去麦加朝圣,甚至都不能离开自己的家。
这件事情引起了国际影坛的巨大反应,包括斯皮尔伯格、马丁•西科塞斯、李安等人在内的数百位导演声援贾法•帕纳西,要求伊朗政府释放帕纳西。随后,各个电影节也开始陆续支持帕纳西,先是并不热衷于政治的阿巴斯在63届戛纳电影节公开表示支持帕纳西,朱丽叶•比诺什在发布上甚至潸然泪下。
2011年2月,柏林电影节邀请并不能出席电影节的帕纳西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并且在开幕式上宣读他的公开信。在5月份举行的戛纳电影节上,帕纳西用一台DV和一台iPhone,用时四天,在导演墨塔巴•米塔玛斯博的协助下,耗资3200欧元完成的纪录片《这不是一部电影》在展映单元登场。这部电影记录了帕纳西在家中等待伊朗政府判决的过程,看似寡淡的生活拍出了人生况味,多处神来之笔证明了这位导演超凡的掌控能力。有媒体报道,这部电影是被存在U盘,藏在蛋糕里面,辗转送到电影节的。
2013年,帕纳西与KamboziaPartovi联合执导的新片《闭幕》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这部电影最终获得最佳编剧奖。
有趣的是,因为被软禁,拍摄受到极大限制,帕纳西的电影不得不追求极简风格。抽象的布景,以及充满奇思妙想的叙事结构,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无论是《这不是一部电影》里面导演现场搬演剧本情节,还是《闭幕》里面的戏中戏,再到这次《出租车》,帕纳西客串出租车司机,利用汽车封闭空间,通过与乘客的对话,充分利用每一种拍摄设备,折射伊朗社会百态。帕纳西的电影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影展的政治同情分。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害怕遭遇政治迫害,这些电影的所有主创几乎都没有署名,片尾字幕让人看得也挺揪心的。
话说回来,对于政治倾向鲜明的欧洲电影节来说,敢于挑衅,在困境中坚持拍摄电影的导演一定会得到鼓励。远如塔可夫斯基、安杰伊•瓦伊达、伊尔玛兹•居内依,近如娄烨……一个导演有种,身陷囹圄,敢于表达,敢于发声,的确可以获得不少评委们的注意。
一言以蔽之,帕纳西的这次获奖,是“作品质量”和“政治背景”合力的结果。帕纳西自由的电影表达,不单单和内容有关,也体现了他出众的导演水平和深入精辟的思考。在这样的条件下都能拍出好电影,中国的导演都别给自己找辙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