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如果李玉不那么爱范冰冰

2015年04月14日16:19   娱乐专栏  作者:影视独舌   我有话说

  《万物生长》基本面

  外文名:Ever Since We Love

  出品公司:北京劳雷影业、杭州果麦文化传媒、北京联瑞影业

  拍摄地点:北京、天津、内蒙

  拍摄日期:2014年9月19日至2014年12月3日

  导演:李玉

  编剧:李玉、魏君子、许少飞

  制片人:方励、路金波

  类型:爱情、剧情、校园、喜剧

  主演:范冰冰,韩庚,沙溢,吴莫愁,杨迪,齐溪,张博宇,沈婷婷,李梦,雷恪生,吕行

  片长:约100分钟左右

  上映时间:2015年4月17日

  色彩:彩色/2D

  半个月前,我在劳雷影业看了李玉的最新作品《万物生长》,我记得在那个暗黑的小观影间里,我开始是带着可能是令人讨厌的、职业身份赋予的“审视眼光”来观看此片的。大约15分钟之后,我渐渐放松下来进入到了剧情。再然后呢,我喜欢上了这部电影,电影意外地拨动起我内心深处一丝我似乎不想重温又不想被人干扰的锥心之痛——这跟剧情没有任何关系,是《万物生长》里表现的青春姿态和青春关系,在某一瞬间唤起了我们极为私人的生命体验,当时,我有点想落泪,而且,我有点难受地默念着,“MD。那就是爱啊,那就是爱啊,原来我也是爱过的。”

  关于:冯唐

  等我想写一篇《万物生长》的影评时,我特地去看了冯唐的同名小说,我发现从故事上来说,这完全是两部作品。但是,它们的气韵还是有类似或者神似之处的。

  很多人觉得,冯唐的原作小说根本不适合改编成电影,因为它几乎没有什么情节,絮絮叨叨、絮絮叨叨,各种自我描绘和表达。可是李玉却说,冯唐的东西恰恰是可以用影像表现的。我想,我理解她的意思——冯唐的文字里流露出的那种酣畅恣肆的“臭屁”姿态,还有那高能而纯粹的雄性荷尔蒙特征,是很有画面感的,只是这种“画面感”是阅读提炼后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是“情绪”,那是比较难以用影像表达的。

  所以,李玉说“冯唐的文字恰恰是可以改编成电影”这句话里,是有“懂的”,还有“勇气”与“实力”的。确实没有多少导演能够表现出那种“文字骨头”里的“邪性生命力”。

  李玉,用影像做到了。《万物生长》的镜头,还有混搭了一些动画特效,以及剪辑风格都让整部电影看起来挟带着冯唐文字里的那种——怎么形容呢?嗯,大概是这样吧:暗夜中,幼嫩的动植物在春风中粗放猛力地、不管不顾地向上冒窜滋长,既有欢愉,还有痛楚。不过,这种“邪性”的万物生长里,还混合了李玉自己的荷尔蒙。

  关于:韩庚

  电影《万物生长》的一开始其实拍得蛮“冯唐”的,几个人物的介绍与高速机下的慢镜头出场,都拍得很“理科范”和男性化,算是“有点意思”。可惜的是,在表演处理上,几个同学甚至包括教授都太想演出“喜剧”或“戏剧”效果了,味道没有做足,因此表现略浮夸和“做作”。值得说一下的是,李玉把协和医学院的名校大学生们都选的长相很普通,没有一个让人感觉是“考场精英”的,有光头高胖的,有矮个猥琐的,几乎都长得很磕碜,就连大家最好奇的韩庚,也完全在电影中是一个“普通男生”,他剪了一个小平头,既不英俊也不自带光华,就连才子气也没有。甚至你对着韩庚这个样子会偶尔冒出来这样一个念头:为什么这么普通的男生会成为“偶像”呢?

  李玉说,“韩庚是我见过的最没有偶像包袱的人。”这句话理解起来要有情境,我想,《万物生长》里韩庚以“秋水”身份亮相的那一刻,可以模拟出那个情境。褪去包装的韩庚就是一个看上去很寻常的寻常人,他的偶像光芒是外造的,而他自己是寻常的。

  “反差”中的韩庚与“秋水”就这样很快融为了一体,他说话看似漫不经心,温和平常,不示张扬的平淡下其实也包藏着很深的认真与自我,另外一面呢,他的心思里带着“小勾”,有一丝“狡黠”。总之,这么一个“韩庚”是让人刮目相看的,他牢牢地把这部电影的焦点抓在了自己的手上,包括娇媚并且努力在片中鲜亮的“柳青”范冰冰也别想把他的视线抢走。

  关于:范冰冰

  冯唐的原作小说,范冰冰饰演的“柳青”并不是主角,她出场不多,但影响不小,类似于一个男大学生的“性幻想对象”,缥缈地存在,但挥之不去。然而,李玉的电影却把原故事改造了,柳青与秋水有了结结实实的瓜葛,甚至在电影的后半段,柳青这个角色还有了“颠鸾倒凤”的意象,幸好她最终没有占据上峰,否则李玉可能就没有我在这部电影里感受到的,她个人艺术上的“生长”了。

  李玉在跟大家聊电影时曾强调,这部电影不是男性视角,是双性视角。她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改编冯唐这部小说的,因此多了一个女性视角在里面,她说,“柳青就代表了我的视角。”在我看来,电影后半段都是偏向“女性”视角的,电影原创的秋水与柳青后面纠葛的这段情节里,李玉又回到她熟悉而擅长描绘的“语境”中,去讲述一个女性与男性的暧昧不明的关系。这一段,时间不长,但感觉好长。包括柳青与秋水在标本室里的一场激情戏,包括范冰冰对这份感情说“我要用尽万种风情,让他在离开我的时候,无法安宁……(记不住原台词了,大致如此),还有俩人去远郊酒店的延途种种及一夜相会,甚至最后还在收尾时安排了几年后秋水与柳青隔着玻璃的相逢等等。

  这么多场范冰冰与韩庚的戏,坦白说,看起来毫无新意,它跟李玉以前的电影气质与感觉太类似了。跟范冰冰合作了四部电影,李玉还是欲罢不能,她似乎还是那么爱她,她说,“范冰冰太懂我了。她所有的一切表达都那么由衷。”

  然而,正是这一点不肯“断舍离”,让这部讲述青春生长的电影的后半部带着一股“俗气”。那股俗气不是“柳青”或者“秋水”身上的,也不是生活中的“现实”和“世俗”,而是他们两人的爱情并不纯粹,或者说电影中并没有足够表现出他们有“纯粹”的爱情根基。而失去了这种“纯粹”呢,“万物生长”的青春就不再是青春了。

  这是很遗憾的。

  也就是说,这气韵与前面的邪性恣肆的青春气息是对接不上的。

  关于:李玉

  这个故事,在我心里终结点应该是在《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那段精彩的音乐打架后的十几分钟内。(顺口说一句,那段画面用《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做背景音乐,实在太棒了。)

  齐溪饰演的“白露”和韩庚饰演的“秋水”的爱情,已经完整地呈现了什么叫《万物生长》。我自己感触最深,或者说看到了这部电影呈现的真挚点的,是秋水与白露的分手那段,他们在小院子里咆哮、愤怒与低落、痛哭。齐溪演的非常棒,韩庚亦然。

  这个场景,不得不说电影改编的相当成功。在这个分手的环节里,秋水在“自省”,而白露也在哭着陈述不得不放手的理由。所以,不论是白露,还是秋水,他们的分手都是因为爱情的“纯粹”被污染了。这点瑕疵一点点漫延,让他们“怀疑”起自己和别人,于是,他们决定分手。而这样的纯度才是真正的青春情感,才是《万物生长》的精邃所在。

  所以,我想,如果李玉不那么爱范冰冰,可能电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文/张漪】

  版权声明:【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范冰冰 李玉 万物生长 冯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