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侮辱?伊能静板起脸来怒撕营销号

2015年06月26日16:55   娱乐专栏  作者:一把青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一把青

  伊能静发表声明,起诉对其“侮辱”的公众号博主,还引用金星的名言“人再犯我,斩草除根”,在接受采访时她言语间充满了愤恨,说“我首先是人,然后才是艺人,我有所有正常的情感,包括愤怒”,更直言不讳攻击在网上给她留言负面评价的人,“你们谁掏过一毛钱来养我儿子”、“我在微博上说那些文艺的话,搞那些粉红粉红的东西,是我的爱好关你们什么事”、“姐就是山东人,就是这样他妈的暴脾气”,撇开她与公众号博主的战火不谈,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说出这样的话,伊能静好像板起脸来,画风突然就变了。

  伊能静出道的早,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画风也是几经转型。许多八十后九十后未感受过她“飞鹰少女组”国民美少女时代的风靡,但总见识过她在2006年在《康熙来了》大谈美容经,那一期节目叫“美丽教主来说教”,介绍的内容,都是头发的保养、穿调整型内衣的重要性,闺房私房话,她是教大家做漂亮女生的导师。

  后来,伊能静主打幕前才女的身份,毕竟演过侯孝贤《好男好女》,也演过《人间四月天》里的陆小曼,从90年开始出过十余本书,书名听起来也都离不开玛丽苏式的如梦似幻:《落入凡间的精灵》、《陪在你左右》、《跟身体谈恋爱》等等。 

  这两年微博流行,她慰问山区儿童,声援南方周末,形象一跃成为新晋热衷社会公共话题的“女公知”,而每谈及此,伊能静都是拒绝的,她说“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这个词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被推翻的就滥用,我没有这个能力和胆量,对我来说是侮辱了这个词”。

  最近真人秀盛行,明星纷纷拿出“最真实一面”圈粉圈话题,公主的路已经行不通了,千夫所指的许晴就是前车之鉴。也许是在审时度势之下,伊能静又为自己贴上“女汉子”标签,反过来质问“我哪里公主了”,转型之余,不忘痛斥当下双重标准的网络语言暴力。

  浮沉这么久,演过好的戏也演过坏的戏,伊能静也应该是见识过种种怪现象。无论是当年“羽扇纶巾”念错发音的时候,还是最近《我是女王》遭遇差评的时候,她都没有多做什么回应,却在这样一个没什么作品要宣传的时机,跳出来长篇大论,打破旧形象强调“做自己”,这其中似乎隐藏着一个姿态——你看,我不是为了炒作新戏,我只是单纯地难以容忍被侮辱人格,我的“真性情”,和那些放任自己被消费甚至“自黑”的同行们不一样,和那些顺从娱乐圈游戏规则的随波逐流的大多数人不一样。 

  不过仔细想想,伊能静目前的发展,给选秀节目作嘉宾也好,监制主演电影也罢,的确都难以为她的转型找到合适的台阶下。女艺人三件宝,情路、子女、人清高。不能免俗,伊能静也不遗余力地把这三大话题全部奉上:公众议论她与前夫庾澄庆的往事,和现在与秦昊的婚姻,是惹她生气的关键,台面之下撕的风生水起,微博内容依然风花雪月,是含辛茹苦地为了维护儿子的成长,被跟拍多年一个富商也没有交往过,凸显她对爱情纯粹的追求。控诉的外壳之下,却看出几分标榜的色彩——我不是虚假空洞的公主,我暴脾气、不温柔,是因为我有主见、有态度。

  娱乐话题来得快去得快,伊能静的硝烟刚刚蔓延没多久,忘性大的看客就被刘翔离婚的风波吸引走了眼球。如此豁出去地板起脸强调“被侮辱”,到底还有什么意义?形式大于内容,两方各执一词的真真假假,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借着起诉的风波,实现公众形象的又一度改变,甩出一句霸气四射的“关你X事”,放弃过去反复强调成长经历坎坷的苦情牌,走出许晴,走向金星,才是最重要的意义和策略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伊能静 侮辱 公主 许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