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肥罗君
是时候了。在王宝强马蓉离婚故事的开头,马蓉曾发短信威胁王宝强,“你要敢发声明,我会让你身败名裂一无所有,不信走着看”。8月14日凌晨,王宝强发出了声明。
今天,王宝强与马蓉的离婚官司将于13时30分第一次“过堂”,马蓉诉王宝强名誉侵权案,也将在离婚案之后的下午4时开庭。
现在所有的吃瓜群众都想知道,态度强势的马蓉准备如何让王宝强在法庭上“身败名裂”,又怎样让王宝强“一无所有”?
据了解,面对王宝强决定亲自出庭的态度,马蓉已向法院申请,她不出庭,并申请不公开审理。而王宝强向法院新增了诉讼请求,将向马蓉索取精神抚慰金10万元。就该诉讼请求,律师界普遍认为,王宝强方很有可能已经掌握了马蓉和宋哲同居的证据,并在庭前会议中向法院提交。如果将两案审理视作又一场法律与舆论战役,战局未开,胜负态势已然分明。
王宝强事件最耐人寻味之处在于,一个典型的“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国故事,以全民围观的方式被演绎为2016年大众舆论场的经典事件,但在精英和草根态度尖锐对立甚至互撕之下,最终为事件盖棺定论的,却回到了法律本身。法律、人情与舆论战,在此终于有了一个了结。这出大戏,也终将有一个暂时的结局。
曾有媒体评论指出,王宝强的声明是“乡野鄙夫的复仇”,那么当“乡野鄙夫”走进了法庭,法律将给精英们眼中的这个“乡野鄙夫”一个怎样的判决?而在整个故事中,始终力挺王宝强的大多数吃瓜群众也将在判决得以确认,自己的力挺是不是对的?这出大戏的结局,的确比任何一部王宝强电影更加扣人心弦。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两个问题:第一,在法律面前,马蓉能不能让王宝强“身败名裂一无所有”?第二,我,一个吃瓜群众,为什么依然坚定地站在“乡野鄙夫”这一边?
从法律上说,王宝强让马蓉“净身出户”为什么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以说,王宝强事件无意之间,完成了对公众离婚法的法制科普。
10月9日,最高法发布第14批指导性案例,其中第66号指导性案例涉及到离婚时一方当事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这个指导性案例刚发布,网络上就纷纷出现各种“净身出户”的帖子,有些文章甚至直接断言,这意味着王宝强可以让法律为他做主,让马蓉净身出户。
在此有必要说明两点:第一,指导性案例不是净身出户那么简单。第二,王宝强要让马蓉净身出户从法律上讲,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先,净身出户是用来惩罚一方当事人的说法并非法律本意。这个指导性案例的意义更在于鼓励法院在类似的情况可以少分或不分,以此惩戒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非法行为,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财产权益。
对“离婚时”的解释是王宝强马蓉离婚案是否适用指导性案例的关键。因为在离婚案件中,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是发生在“离婚时”——才能成为少分或不分财产的理由。
但是“离婚时”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清晰。那么结合网上信息关于马蓉转移财产的说法,假设网上信息部分真实,马蓉方的确转移了王宝强的财产,可是转移财产的时间究竟是不是在“离婚时”,却很难断定——如果马蓉转移财产不是发生在“离婚时”,而是一场针对王宝强漫长的布局,那么极有可能,指导性案例并不能适用于王宝强事件。
可以肯定的是,王宝强一方一定会向法院申请,参考最高院有关净身出户的规定进行裁判。但与吃瓜群众想象不一致的是,法律最终的判决,很可能不会是他们期待的结局。
从逻辑上说,为什么王宝强不是在借离婚案和索赔十万炒作新电影?
在网络上,早已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声音:王宝强就是借马蓉离婚案,来炒作他自导自演的新片《大闹天竺》。当王宝强方向法院提出索赔请求,就更加加剧了网络上的这种声音。
坦白说,这种揣测从逻辑上看,疑点重重。首先,《大闹天竺》是一部喜剧片,王宝强首先是一名喜剧明星,然后才是影片主演。
即使王宝强真如某些网民猜测的那样,有意炒作新片,也绝对不会用这样狗血的方式去炒作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更不会用放大离婚案妻子出轨这种方式破坏自己这么多年苦心打造的喜剧形象,一部影片的票房和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本来就不成正比,如果王宝强真如他们想象的那样“聪明”,他不可能计算不出其中的利弊得失。这,不合逻辑。
第二,王宝强事件演绎至今,试图在事件中制造关注的,并不是王宝强,如果说向法院提起诉讼就是炒作,那么王宝强要怎样做,才不算炒作呢?
第三,王宝强提出的索赔金额,和他在离婚事件中遭受的损失比起来,并不算高。如果要炒作的话,哪怕是借着舆论对马蓉的声讨叫高10倍,也更合理一点。如今的依法索赔,激烈归激烈,但却是法律范畴之内理性的选择。反之,如果王宝强放弃索赔的权利,才是对法律本身最大的不敬。
在王宝强事件中,许多吃瓜群众深深相信的还是那句好话——娱乐圈水太深。甚至有不少人,至今仍将王宝强想象成一个神机妙算,一切尽在掌握中的世外高人,仿佛一切都是王宝强利益的计算,精心的炒作。
人心的凉薄,莫过于此。其实王宝强离婚事件演绎至今,细节早已大白于公众。事发突然之下,王宝强毫无准备,出自本能的第一反应是微博公开。这种做法难言对错,但将悲愤之下的声讨,想象成心机深沉的炒作与算计,未免太高估王宝强的权谋,却又太低估人心的温良。
从人心上说,为什么吃瓜群众不相信马蓉能让王宝强“身败名裂”?
10月17日,高晓松晒出和王宝强的合影,附文称“昨夜雨疏风骤,明日兄弟加油!”明显是为正处在离婚风波中的王宝强打气。评论中充满对高晓松力挺王宝强的力挺。
10月10日,王宝强自导自演的新片《大闹天竺》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他说,“我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状态不很好,(这种)痛苦搁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不好受),不在自己身上感受不到,我觉得确实很难挺过,但我也在说服自己,(特别是)想到父母和两个孩子。我还是相信世上好人多,相信美好,我自己还是会振作起来,很多朋友也在帮助我,我都在心里看到,帮助我渐渐走出阴影。”网民评论又是一片“宝宝加油”。
所以问题就来了。既然故事演绎至今,马蓉方爆王宝强黑料并不少,精英也不买账,几乎所有的声音都在质疑王宝强非理性太粗暴,甚至进一步质疑草根的非理性,为什么绝大多数吃瓜群众还要义无反顾“一意孤行”地力挺王宝强?
首先肯定是信任。哪怕质疑王宝强的声浪再大,公众首先有自己的判断,这个故事发展到现在,王宝强有没有出轨,是不是乡野鄙夫,精英无法代替公众决定同情谁,讨厌谁。
其次还有实锤。娱乐江湖水深,公众并不会盲目相信任何人,而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事件发展至今,马蓉方出轨的证据虽然鱼龙混杂,但事实已经可以确认,而马蓉方对王宝强的质疑没有一个是实锤,网上关于王宝强财产被转移的说法,却充满实锤。
当然,公众朴素价值观也同样重要。虽然我个人很反对把王宝强事件置于一个传统的潘金莲故事逻辑中去,但在公众心目中,这确实是最朴素的正义。在事实清晰的情况下,公众选择支持王宝强厌弃马蓉,也不难理解。
在许多精英高高在上的视角看来,王宝强的做法不够体面,还可能非常“渣男”。但对普通大众来说,王宝强的做法就是眼下的最优解。我们不相信马蓉能让王宝强“身败名裂”,其实就是相信善恶有报这个最朴素的民间法则。
相对于判决结果本身,我更关心法院判决将如何影响人心,而公道自在人心
无论判决结果如何,王宝强事件,都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婚姻观和感情观,这,并不是一个夸大的描述。
王宝强,一个少年时就出外讨生活的草根,奋斗了半生,终于挣得了名声,挣得了财富,娶回了一个漂亮的老婆,对于许多草根来说,这就是他们的中国梦。
马蓉从王宝强崭露头角之初就介入了他的生活,对于马蓉来说,王宝强也许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一个赚取财富的工具,这样的想法,无所谓对错,是婚姻中的各取所需。可是对于王宝强来说,马蓉、以及他和马蓉组成的家庭,却早已和他血肉相连,是因为她和孩子的存在,他的奋斗才有了意义。
很可惜,王宝强以为那是爱情,马蓉也许只当那是买卖,而在许多精英眼中,这是又一个草根虚妄幻象的破灭,是门当户不对的必然结果。他们甚至由这个故事演绎出无数有关感情、婚姻甚至社会学的道理,以及许多新的10万+爆文。
可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爱情和婚姻又一次被媒体和大众解构和祛魅了。
完全无私的爱情不值得拥有,合理适当的自私才是健康感情的基石;法律才是对婚姻最好的保障,短暂的感情不是——这些王宝强事件后流行于朋友圈的新心灵鸡汤,看似在说婚姻与爱情,其实都在说同一件事——算计。
只有学会了感情和婚姻中的计算和算计,才不会受到王宝强这样的伤害——很可惜,这才是王宝强事件教给吃瓜群众最重要的道理。
所以,相对于王宝强事件最终的判决结果,我更关心的是:判决结果会对公众心理造成怎样的影响?对于大众婚姻观来说,这会是又一次摧毁,还是缝合?
王宝强说,他相信法律。我们也相信。是否净身出户,谁会“一无所有”,法律自会做出公正判决。但法律之外,还有人心,吃瓜群众相信王宝强,如果说是一种执念,那也是对于一种民间善恶有报朴素正义的执念。
马蓉说要令王宝强“身败名裂”,公众的力挺却让宝宝绝不会“一无所有”。故事演绎至今,是谁正在“身败名裂”,谁又会最终一无所有跌入深渊?每个人心中自有自己的期望与判断。那个人,当然不会是王宝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