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娱乐圈流行的人设是范冰冰玩剩下的

2017年09月20日 11:03  娱乐专栏  作者:知影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知影

  第二十六届金鸡奖落幕了,范冰冰终于凭《我不是潘金莲》拿了一个影后。

  范冰冰在《我不是潘金莲》里的表演到底如何,评价不一,很多人认为她完全被电影本身的形式和男配们精彩的表演压住了。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这部电影里,范冰冰至少看起来的确卸下了“美”的包袱。

  一天之内,过生日,被男友求婚,拿到了有分量的影后,三十六岁的范冰冰似乎在这一天达到了她各种不同身份上的人生巅峰。

  回头看冰冰的这十余年,不管你认可她的身份是何种——毯星、花瓶、明星、演员,她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范本。

  范爷的出道代表作,中国人民都太熟悉了。《还珠格格》的国民度实在太高,以至于后面的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直到现在,家里的大叔大伯大姨大妈,还有些人是只知“金锁”而不知“范冰冰”的。

  很长的一段时间,范冰冰的标签都是“丫鬟”,是“有史以来最红的丫鬟”。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事实是,后来的范冰冰,演了大量的公主、郡主等一类的角色。

  《少年包青天2》里是小蜻蜓郡主:

  《河东狮吼》里是平安郡主:

  《秦始皇》里演阿若公主:

  《四大名捕震关东》,宁安公主:

  这部戏甚至直接就叫《婀娜公主》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个人主观还是公司路线,在03之前的这段时间,范冰冰的确接了太多这一类角色,但角色同质化严重,作品本身的品质也不够,这些“公主”并没有盖过她“丫鬟”角色的光。

  “后金锁时代”的范冰冰,是有一些迷茫的。

  真正的转折点在2003年的《手机》,范冰冰在里面演了一个颇受争议的角色——当代小三武月。

  这个角色漂亮妖冶,不择手段。在那个时候还是一个非常大胆前卫的设定,范冰冰的表现也很好,这个角色让她在2004年拿到了第2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

  之后的范冰冰,也逐渐又出了一些比较有观众印象的电视剧角色,比如《小鱼儿与花无缺》里的铁心兰,《大唐芙蓉园》里的杨贵妃。

  2006年,范冰冰遇到了自己演艺生涯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著名女性导演李玉。拍了她们俩合作的第一部电影《苹果》。

  武月和苹果这两个角色的标签和烙印是很重的,加之范冰冰本身的长相就是非常妖冶的款式。这段时期的范冰冰,在大众形象里成为了一个“欲望符号”,跟“身体”、“潜规则”、“不择手段上位”牢牢地牵扯在了一起。2006年前后,她的负面新闻几乎可以集结成册。

  这一阶段,她主打的就是“美艳牌”,所有骂她靠身体上位,对她嗤之以鼻的喧嚣之下,都是咬牙切齿的对她相貌的认可。

  范冰冰身上的这个符号是什么时候翻转的呢?年份来到了2010年。

  大概没有谁不记得这个造型,2010年的戛纳红毯上,范冰冰一袭龙袍,惊掉一众下巴。

  这不仅仅是知名度的提升,龙袍在中国是“皇权”的象征,一直以来都独属于男性。把龙袍穿在身上走国际电影节的红毯,是对她自己以往的公众形象的一个彻彻底底的翻转——从“靠身体和脸蛋上位”到“把权力攥在自己手里”。

  而后的范冰冰的形象营销,开始往“范爷”上走:比如采访的时候说“我不嫁豪门,我自己就是豪门”,说“没有情人完全可以活得下去,我和工作谈恋爱”;如拼命三郎,一年三白六十五天连轴转;和陈漫合作拍摄的西装风大片,开启了娱乐圈女星们的“总攻风”。

  2011年的诺基亚广告,范冰冰沿用了油头西装的造型,说了那句经典的“我能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经得住多少赞美”。

  范冰冰这个“老公”、“总攻”的造型和人设,可是2017年的女星们还在争着抢着用的啊!

  她的发力点不止一处,在龙袍亮相戛纳之后,几乎之后每一年的戛纳红毯她都是国内媒体的焦点,而她交出的答卷也没怎么让人失望。

  2011年的仙鹤装:

  2012年的瓷器装:

  这一行为实打实地提升了范冰冰的名气,而且从另一层面上看,她也的确通过国际电影界的红毯将自己的档次上升了。但与此同时,永远处在风口浪尖的冰冰的坊间舆论自然不会是完全正面的。“毯星”称号,“艳压”风潮,让很多人厌倦再看到这位似乎没有任何作品的女星,频频以这种巨大的噱头出现在新闻头条上。

  那范冰冰有作品吗?

  范冰冰究竟有没有作品,究竟有没有演技,是从她出道开始直到现在,国际国内的影后都拿了一些,依然可以被热烈讨论的话题。

  顶着这张脸,范冰冰实在是太容易被说“花瓶”。对范冰冰自己而言,面对舆论,她可以做到“万箭穿心,习惯就好”,但很容易看出来,“花瓶”是她非常想摆脱的一个标签。

  从既有印象里,四旦双冰中,范冰冰的表演成绩好像一直是最差的。

  但就从奖项上细纠起来,《观音山》拿过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我不是潘金莲》拿了圣塞巴斯蒂安的最佳女主角,国内华鼎奖和金鸡百花都那过了,之前被嘲的一直没拿的金马奖,其实在2007年,范冰冰是通过《心里有鬼》拿过金马奖的最佳女配的。

  她并不是完全没有在表演上的成绩,只是有观众对她的注意力,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她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新闻上。但是这可能并不是一件值得为范冰冰可惜的事情,因为影后和新闻度,她向来两手都抓,两样都要。

  范冰冰开创了多少风潮呢——世界级电影节红毯上的“中国风、“艳压”通稿、“锥子脸”的审美取向、女星的“X爷”人设……后来者追着这些蜂拥而至,但她用完就丢。

  “我不嫁豪门,我自己就是豪门”、“万箭穿心,习惯就好”、“经得住多大的诋毁,就经得起多少赞美”,再加一个最近的“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只要尘世的幸福”,这些都是她的金句。

  有很多人可能也发现了,除了奋力在电影领域努力以洗脱“花瓶”和“毯星”的称号。电视剧方面,范冰冰很爱演大女主剧,从早年间的《胭脂雪》、《金大班的故事》到近年的《武媚娘传奇》以及还没有播的《赢天下》。

  这些剧的女主角,无一不是傻白甜玛丽苏弱到一个极致,通过剧里男人们死去活来的爱才能刷完通关剧本的。

  但现实中的范冰冰,和她演的这些大女主可能只有唯一一个共同点——都是大女主。但范冰冰在自己人生里“大女主”成就的达成,绝不是靠傻白甜和示弱,她野心十足,也狠得下心。19岁跟琼瑶公司打官司,花了二十万离开她认为并没有前途的地方,进了华谊摸爬滚打七年,滚了一身负面新闻,再到成立第一个明星个人品宣传团队范冰冰工作室,混到现在这个样子,这其中需要很多的壮士断腕,需要很多的豁得出去。

  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会说范冰冰没演技,成名完全靠炒作。这些部分是事实,部分见仁见智。

  而从范冰冰主观上来讲,她得到了一切她想要的:商业价值、影后和即将组建的幸福家庭。她之所以能说她不要天上的星星,是因为她已经有了啊。

  而大多数人可能尚未发现,在娱乐圈的女星们疯狂开始迎合”老公“人设的时候,范冰冰早就抛弃了她七年前玩过的那一套,转身甜甜蜜蜜地谈起了恋爱,在大片她最爱的粉色花朵里,穿着粉色的裙子接受了男朋友的求婚。

  有这个需求的各位女星们注意了,范冰冰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自称自己是”小范“,不如研究一下,这会不会成为娱乐圈下一个追逐趋势?

  最后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还要拍大女主戏的话,不如拍一拍自己的人生?那比悬空的历史人物来得更有说服力,演员本身演绎起来,也得心应手得多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范冰冰 戛纳 人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