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的槽点不是抠像而是心思没在制作上

2017年01月12日 09:54  娱乐专栏  作者:友戏App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友戏App

  快过年了,影视圈过得不是很平静。

  年底电影票房重创,豆瓣和猫眼被怼到了枪口;

  年初,在继人皮面具替身传闻,偶像明星天价片酬,老戏骨怒斥鲜肉不敬业之后,又出现了抠像演技!

  《孤芳不自赏》一下让众多人开了眼界。

  前几日,文娱后台一篇题目为《替身算啥?钟汉良、杨颖全靠抠像演技才是真牛逼》的文章一出,再次刷新对国产剧认知的三观——原来,剧组拍戏还可以这么玩儿?!

  一方是感觉被欺骗,po剧照晒证据的普通群众:AB演技什么时候能在线?背景虚化得有点过分是不是在给主演打马虎眼?情节逻辑Bug不断,这就是编过《像雾像雨又像风》的编剧水准?(辣眼睛!)

  一方是拥护在明星周围,誓死也要为爱豆硬洗白的粉丝:我们AB可是怀着孕拍戏的好伐?哪里不同框,你们看过拍戏现场吗?就在那里乱说,我们可是有高清花絮的(代表爱豆,消灭一切背黑锅的可能)

  还有一方则是纷纷坐不住,出来讲幕后讲法律的官方:绿幕拍摄是业内常事,还请多多关心我们的主演和幕后工作人员,观众应该包容每部剧的不完美,我们要抵制谣言,抵制网络暴力(绿幕拍摄可以承认,其他绝不承认)

  Part1

  总制片人这回复厉害了,

  可不可以好好说话

  整个事件的爆发很简单,文娱后台通篇文章只向群众说明一个问题:

  剧组在给钟汉良和AB的拍摄上过度运用了场景虚化手法,和其他人搭戏时则虚,特写镜头时则实。

(图片源自豆瓣)

  虚虚实实,超出普通的虚化画面,且抠图痕迹明显,打光过白,从而得出两人只拍近景和特写,没有和其他演员一样参与外景拍摄,相关场景要靠后期抠像合成。

  这种合成已经超越特效需要的合成,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拿着高片酬的两人实际在组拍摄的时间到底有多少,以至于要让后期如此费力地打马虎眼糊弄观众?

  这成为令圈内圈外人感到气愤的核心点。

  当然,制片人和官方自然认为是被“黑”,必须站起来说两句:

  从制片人的回复中,小友Get到了几项信息(敲黑板,划重点了):

  1。绿幕拍摄是很普遍的技术,我们后续还会有大量场面运用,呈现效果不理想请大家指正;

  2。钟汉良和AB都是努力又吃苦的演员,一个亲自上阵拍马戏,一个带着身孕天热坚持拍戏

  3。请理解辛苦的工作人员,请好好看剧,别管那些有的没的。

  纵观全文,令人服气的是,每个回复都没踩到点上。这在舆论风口上强行解释的样子,多少有点尴尬了。

  有关场景虚实切换的问题,先看看主角真正同框下的《琅琊榜》:

  还有,拿演员的努力和工作人员的付出说事,好像没有一个剧组会说拍戏一点也不辛苦吧;

  女明星怀孕演戏也不是只有AB,蔡少芬演《甄嬛传》的时候,杨幂演《怦然心动》的时候,就连黑寡妇拍美战时也怀着胎呢,所以这有什么可说的?

  另外,谁都知道绿幕拍摄是普遍手段,要不然那些好莱坞大片特效怎么出来的,但核心问题明明是:

  为什么能实景拍的又很简单的镜头也要用绿幕?钟汉良和AB坚持完成的也只是影棚的拍摄吧?

  和众群演的合拍大场景大场面有没有实景同框,一到主演频繁虚化背景是什么鬼?

  中近景拍摄有多少替身帮着补救场面?

  片方能否真诚的面对一下质疑?至少在众多声音中还没听到一份有底气的回应。

  从开播到现在,《孤芳》的豆瓣评分从8.2滑至3.9,一定程度上说明观众对此剧的反应,当群众看到“抠像对戏”时的愤怒转化为一星的差评,并非无理取闹。

  如果真是一部良心剧,对比《琅琊榜》《欢乐颂》,提问的模式都是:剧中有哪些细节打动了你?剧中有哪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小细节?

  再反观《孤芳》,你会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明明是万众期待的一部年末大戏,结果却成了“全民来找抠像在哪里”。

  好好看剧?

  好内容都去哪儿了?

  也就是在去年2月份的时候,《孤芳不自赏》的片方就早早放出幕后阵容消息:

  除了华策克顿,还有就是以金牌编剧张永琛为首的编剧团队操刀,结果就把剧的内容做成了现在的样子。

  先暂且不说抠像、特效、演技的问题,既然制片人“让我们故事和剧情,还有剧本身”,那至少情节方面还能填补下观众受伤的心灵吧?但偏偏在逻辑和人设上Bug多到不能忍。

  就单拿“开河道,借水势”的场景举例,先不说主演内力高强,大雨下滴水不沾,身边群演被水淋得不行;

  就只说下雨下一会能淹没脚踝,然后突然就洪水奔腾,冲掉大军真心是不能理解了,这雨量得是多大,能到达黄河壶口瀑布的效果;

  还有就是,当时只有八千的守军,是怎么开河道的?实在不知道这天雷滚滚的情节是怎么就支撑了AB女诸葛的设定?

  还有孙艺洲饰演的何侠,作为深处皇宫大臣说得那句“皇帝就是嫉妒我功高盖主”台词,到底是多赶工才能做出这种不经大脑思考的东西?!

  不知道有这位有金字招牌的编剧大大看到一大票观众的吐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也不知道制片人何来的自信,能通过剧情来转移大家对“抠像演技”的注意力?

  可以说,这部剧有大IP背景,有演员,有资金,有技术,有场地,却没有给观众一个应有作品的样子。

  真的很想问制片方:到底有没有用心来制作一部戏?难道只是买个IP,找些明星,为了贴上明星热度来赶工圈钱?(恕小友说得过于直接)

  小友说过,很多现象的背后都能用金钱和利益的因素来解读。

  现在,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现实就是,在影视行业背后的资本之手,总是能跟脑残粉产生奇妙反应,让他们迅速发酵,从社会中汲取财富,从而越来越强大。

  演技崩了有粉丝洗白,作品崩了有制作公司给洗白。

  在这些资源被掠夺后,那些健康的为了生存随之同化,最终大家走向衰亡。

  正如编剧李亚玲在微博评论中所说:“现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用假数据行骗,而有关部门一直置若罔闻。这导致不用认真创作也能赚钱,认真创作不会造假的反而会被逆淘汰”。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就如一杯诱人的毒酒一样,从影视作品到演员,一人喝,人人喝,最终都会中毒。

  个人难以对抗的行业恶风气,

  什么时候能吹来一股清风?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是想送给各位广大死忠粉的一句话。真爱,但不等于盲目的宠爱。

  一部剧可能演员很到位,也会有无法避免制作的粗制滥造,为了爱豆的前途考虑,请将力量用在好好劝他们:要远离渣制作,珍爱名声。

  要知道,一部剧能成就一个演员,成为他走向人生巅峰的铺路石,也能毁了一个演员之前所付出的很多,臭名远扬。

  同样,演技不在线,甚至是自带明星光环,拿着高片酬后,连基本的职业素养都不在线的,已经不划在演员范围内了。

  演员之间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要不然,如何解释演技好低调的演员,粉丝少甚至无人问津,炒作买热主的小鲜肉和明星十分滋润!

  而像制片方这种在明星行程很紧张的情况下,为了追逐明星及时的热度而不加选择,甚至相互之间为了“抢演员”抬高片酬争取明星资源的行为,其实最后会自食恶果。

  用大量替身、抠像来解决主演无法分身到场和众演员同演一出戏的大Bug,也是为剧组的恶风无形中添了一把柴火,越烧越旺,仿佛在默认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好的作风反被抛弃,这不止是演员个人的问题。

  包括之前也有影视大头集团的CEO说过,明星的天价片酬也是行业自酿的苦酒,他们也在期待规范和约束,至少会有更多的投入在制作上。

  还是在微博上看到有位编剧在《孤芳》抠像事件后说过这样一句话:

  “曾经,演员哪怕镜头只带到自己背影甚至带不到自己,也会亲自上去对词,配合对手戏演员。但现在很多演员都会理直气壮地在镜头带不到自己正脸时要求替身,若是完全带不到自己,就会根本不上场,由执行导演在现场念台词,对手戏演员则听着执行导演念书一样的台词做相应反应。

  这已成行业常态,甚至演员会奇怪地反问,为什么别的组这种镜头都不用自己上,你们组非得让自己上?还会认为剧组故意刁难。时代不同了,一些曾经认真演戏的演员也慢慢被同化了。编剧和导演也是如此,现在不亲自写剧本的编剧、不亲自导戏的导演,比比皆是。个人的品格很难对抗整个业界歪风的同化。”

  在《琅琊榜》的剧组中,作为主演的胡歌曾说过,这个剧组让他特别感动的就是无论大小演员,无论有没有照到脸,都会在现场给对手对戏。

  所以,这样对演员的基本职业要求竟然成了让人热泪盈眶的事情?可怕又可悲。。。。。

  或许,这一切乱象,正是行业必须要面临的动荡,只愿清风徐来,让行业真正的繁花盛开。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钟汉良 杨颖 孤芳不自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