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传奇》没逃出偶像古装剧的老毛病

2017年05月18日 10:14  娱乐专栏  作者:纳兰惊梦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纳兰惊梦

  古装剧偶像化,这是眼下电视剧市场上最为显著的风向之一,也是市场顺应受众群体迭代升级,口味转变的直接反馈。区别于恪守史实为根基的历史正剧,偶像化的包装和传奇色彩的增添是其最大的卖点。

  通常而言,流量担当偶像、华丽唯美场景、绚丽夺目特技和大IP改编是此类偶像古装剧的标配,而“粉丝向”是这些作品的统一标签。

  从过往的历史来看,由于有数量庞大流量偶像粉丝群体买单,这些偶像古装剧无论是收视还是点播表现都不算差。今年以来,先后上开播的《锦绣未央》、《大唐荣耀》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更是几成刷屏之势,不仅媒体聚焦程度空前,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讨论也是此起彼伏。

  正因如此,在播出平台普遍寻求受众年轻化,影视投资方寻求回报高效化的双重现实需求下,大量类似题材的偶像古装剧紧锣密鼓前赴后继地制作中或跃跃欲试地准备上马,为的就是能够抢在这股热潮中分一杯羹。

  市场逐利,这本无可或非。加之由于同类型题材剧集竞争激烈,各家在制作上不可谓不下功夫:有的服饰道具堪称业界良心,“处女座的道具组”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花絮;有的在在摄影和构图上力争每帧画面都唯美养眼,质感直逼“电影级”;有的则是在视觉特效上花出了“五块钱特效”的气势,不少知名电影特效公司的名字也出现在电视剧幕后制作的名单之上。

  可以说,得益于行业热钱的涌入,多数主创团队在硬件层面的用心和发力确实有目共睹,但放诸于内容层面却是毛病不少问题多多。

  拿最近热播的两部偶像古装剧《思美人》和《龙珠传奇》来说,这两部作品恰巧正是这股趋之若鹜制播风潮中的典型代表,也都是标榜以真实历史人物做的改编。

  《思美人》以屈原为主线,讲述了其传奇跌宕的人生以及瑰丽唯美的爱情故事;而《龙珠传奇》则是给千古一帝康熙凭空创造出一个相知相许却不能相守的前朝公主。这种以真实历史人物做主角,对于剧情故事和关键人物进行艺术改编的手法虽然屡试不爽,但也造成了较大的争议。

  尤其是历史感的缺失和现代感的浓郁,是最容易招致观众不满的地方。如何平衡好历史和影视化创作手段,成为了现在偶像古装剧创作团队最大的难题。

  有人评价偶像古装剧是“将正剧的魂和核附着于偶像的皮和形上,生命力就能得以延续。艺术形式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嬗变,坚守固然可贵,顺应也很光荣”。

  《思美人》历史总顾问、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玉堂也坚持历史剧创作模式应该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只不过从目前已经播出的实际情况来看,两部剧在重要人设和关键历史事件截点上,却还是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像《龙珠传奇》中杨紫所饰演的南明公主李易欢是凭空虚构的姑且不论,剧中对于主要配角明晋王李定国的人设则完全是大跌眼镜。

  历史上的李定国是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在抗清战役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时至今日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抗清名将,在《龙珠传奇》中却被改编成轻易落发易节的小人,也难怪有网友要抗议“晋王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

  而以正剧自居的《思美人》则是对男主角屈原的塑造上出现了不小的偏差。诸多细节Bug姑且不谈,原本怀抱美政理想而不得的屈原,在《思美人》中成为忙着恋爱的杰克苏·屈原。

  至于历史剧所应有的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相对客观性都统统满觅踪迹。这种不尊重历史,缺乏基本历史修养的改编引发了滔天的非议也就不足为奇。

  要说观众并非不能接受古装剧有创新改编,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新改编都不应该脱离人物性格和故事逻辑的合理性。单纯只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毫无下限的刻意堆积快餐内容,而忽略了处理史实和艺术改编之间的辩证关系,得到的效果只能是外强中干,雷声一片。

  对于古装剧的主创团队而言,断然不能单纯的泥瓦匠,简单把各种市场热门元素和故事罗列堆积。一个有灵魂的主创团队,更应该是心怀匠心的建筑师,能够博采众家之长搭建起一座不失外表华丽,内在深邃的建筑。无论是只见明星不见角色,还是只见皮相不见内心,都不是一部成功古装剧所应有的样子。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龙珠传奇 思美人 古装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