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时间煮雨》疑抄袭日曲的证据

2015年07月10日14:30   娱乐专栏  作者:邓柯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dkmute

  前两天我在微博上探讨了一下有关流行音乐领域中有关抄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有关作品抄袭的判定标准,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我国的法律确实没有对如何认定抄袭作出法律的判定,因为业界也没形成共识嘛。没关系,没人做,我来做。我准备每周花一点时间,对网友提出的疑似抄袭的作品作出分析和判断,整理成文发布到网上。希望能引发有关流行音乐抄袭问题的一些关注和讨论。

  微博刚发出去,就收到了一大堆私信和提醒,看来大家都是饱受抄袭争议迷惑的人呢。扫了一眼,发给我的歌里咖最大的就是郭敬明老师的《小时代》主题曲《时间煮雨》,嗯,这礼拜就先写他了。

  有网友说《时间煮雨》疑似抄袭了由日本作曲家武部聡志作曲、编曲,女歌手一青窈(YoHitoto)演唱的《风筝》(《かざぐるま》)。我先查了查这首《风筝》,是一青窈 2005 年发布的一首单曲。

  台湾歌手 @蔡淳佳 取得翻唱授权后请梁文福重新填词,制作成了《等一个晴天》,并收录在其同名新歌精选集中。

 

  然后再听到 2013年发布的《时间煮雨》,和前两首几乎一模一样呢……不过光有结论还不行,我的把分析和论证的过程写给你们看。

  严谨一点,上谱子。这是《风筝》和《等一个晴天》的旋律比对谱(篇幅所限,只列了一遍 A 段 B 段)。《风筝》是 降b小调 /#C 大调互切,《等一个晴天》和《时间煮雨》(郁可唯版)都是 a 小调 / C 大调互切,为了大家读谱和比对方便,我把《风筝》降了 1Key。

 

  可以看出,蔡淳佳的版本对旋律线作出了少许调整。一方面,用切分音调整了音符位置,让前一小节的和弦音延留到后一小节,推迟了结尾主音的出现时间,使律动出现了变化(浅绿色方框内)。同时,对原曲中的部分符点和十六分音符进行了合并,调整了旋律形态(浅蓝色方框内)。

  而蔡淳佳在一青窈原版上基础上作出的修改,几乎全部出现在了《时间煮雨》中,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时间煮雨》抄袭的对象是《等一个晴天》,而不是《风筝》(抄都没抄到原版呢)。同样为了比对方便,我选用了郁可唯的版本,和蔡淳佳同为a 小调 / C 大调互切。来,上谱子:

 

  我能肯定两曲雷同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雷同:1、和声,2、旋律,3、结构。一条条展开说。

  1、和声

  这曲子基本上两拍一换和弦,在段尾偶尔出现四拍(一小节)一换的情况。通篇看下来两首歌的和声基本相同,尤其是每小节的第一拍(也是小节内的最强拍)的和弦,几乎完全一样。偶尔出现和声的调整,也都会使用相同功能群里的和弦,比如第2小节中,把F7 - Em - Am 换成了 F7 - G - Am。Em 和 G 拥有两个共同音(GB),又处在次强拍(小节内第三拍),所以不会对和声色彩造成太大影响。此外,在第25小节处,和声连接从 Am - G - C 调整成了Dm - G - C,Am 和 Dm 同为副和弦,都可以用来连接终止式(G - C)。

  2、旋律

  《时间煮雨》对旋律进行了修改,想显得不那么雷同。比如主歌段,把句首第四拍弱起的两个八分音符,挪到了第二拍的弱起,改编了句子长度。还比如调整了一些经过音的形态。可惜这些都是皮毛,关键位置都还维持了原样。(当然,因为和声没有动嘛,和声和旋律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假如把关键和声和旋律都改了,和前后文又衔接不上,再想尽办法把它们调整顺畅后,这基本上就是首新歌了)

  比如我用红线标出的音符,基本上都在重拍位置(第一、第三拍),而且它们的音高和旋律走向还都一样。就好像给小孩子画的那种数字连线图一样,重要位置固定了,不管你怎么连,最后出来的形态都差不多。重拍的位置和音高固定了(这其实就固定了和声),再怎样调整经过音装饰音,旋律形态都不会有大变化的。

  3、结构

  大结构就不展开了,说个小细节。之前讲过,大部分流行歌曲都会采用二段式的主副歌结构,在曲式上留给作曲者的发挥空间其实不多,所以作曲者们都会在小细节上做文章,比如把某段四句变五句啦,4/4拍的曲子中插一个两拍的小节啦,写一个三句的Pre-Chorus 段等等,都是凸显个性的小花招。

  而《等一个晴天》中的这个小变化,也被原封不动地抄了过去(第18小节),在 A 段结束后,增加了一小节,而且在小节延续了此前的 C和弦,直到第四拍突然把和弦换成了 G11 ,为了连接 B 段第一拍的 C和弦。注意,这曲子之前的部分只会在第一拍和第三拍换和弦,唯独在增加了的小节内的第四拍,换了一次和弦。世界上是没有这样的巧合的。

  谱子分析完了,曲子的雷同已经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了。咱们再来聊聊侵权的事。

  首先,《时间煮雨》肯定是侵权了,因为在 QQ和虾米音乐中,吴亦凡和郁可唯的版本里都注名了作曲者是“刘大江”。而蔡淳佳的官方翻唱版本里,作曲者是“武部聡志”。这已经侵犯了原作者的署名权。有意思的是,像百度百科这种用户可以随时修改内容的网络词条里,“时间煮雨”的谱曲者已经被修改成为了武部聡志,不知道是哪位热心朋友所为。不过“刘大江”词条里的作品栏中,还列着《时间煮雨》呢(至少我发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人改)。

  至于歌曲版权嘛,结合咱们国家的国情,以及郭敬明以往的处事习惯来分析,应该是没有得到原作者的授权。

  那么,这个抄袭的责任,谁来担?

  首当其冲的就是《时间煮雨》的“作曲者”刘大江了。他的百度词条显示:2000 年进入 SONY唱片担任制作人(规矩不应该不懂),2006年开始独立制作(没人管了)。抄袭有多恶劣他应该清楚得很,还明知故犯……应该也不是一回两回。有心的朋友们可以去找找他的其他作品,听听有没有耳熟的。

  紧接着就是电影(及原声发行方),和力辰光及 @乐视影业。和力辰光搞影视剧投资的咱不熟,至于乐视嘛……不管是视频、电视还是手机,一直打得都是内容牌,旗下公司参与的作品出现了抄袭丑闻,老板@贾跃亭还是要过问一下的吧?否则对认认真真做音乐内容的 @乐视音乐 就太不公平了,呃,岂止是不公平,简直是在拆台嘛。是不是 @尹亮 尹总?

  再其次就是歌手 @吴亦凡 和@郁可唯了。肯定有粉丝说,这关歌手屁事啊,他/她又不会作曲,又不会抄。在版税几乎等于零的中国,哪首歌要是火了,歌手的身价人气都能暴涨,而作词作曲者顶多是下次接活的时候多挣个万儿八千的。所以碰着首好歌歌手能沾便宜,那碰到首有问题的抄袭歌曲,歌手总也得承担点连带责任,权责匹配嘛。再说人在道上混,选择合作伙伴很重要。以后约歌收歌找人编曲时,先打听打听作者背景,要么就干脆和老搭档合作(能贵几个钱?),再者也可以关注我,我从今天开始每周分析一首疑似抄袭的歌曲持续一年。以后避免和有抄袭劣迹的人合作就是了。

  至于郭导 @郭敬明……我估计这事你也不知情。这么大一老板总犯不着指使手下(还拐了好几道弯儿)去抄袭别人吧?不过你作为领导也有连带责任呢。刚才正好有一记者朋友告诉我《小时代4》还继续用了《时间煮雨》。咱这事儿说得已经这么清楚了,要不您和乐视影业还有和力辰光的几位老总合计合计,花点钱跟原曲版权所有方那补个翻唱授权?只要他们不要票房分成,价格应该就不算贵。按每次播放0.3 - 0.5 分的价格算(《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 2014》,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郁可唯《时间煮雨》(《小时代》电影原声)QQ音乐播放量:149951328,虾米音乐播放量:16650168吴亦凡《时间煮雨》(《小时代3》电影原声)QQ音乐播放量:272647961,虾米音乐播放量:3628248加在一起(其他的什么酷我酷狗网易云音乐咱都不算了),按每次 0.3 分算(咱取低数),等于人民币1328633.115(估计还能谈)。

  一百多万能平这么大个事儿,多值啊,您那么有钱?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小时代 郭敬明 抄袭 时间煮雨 吴亦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