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上海首演小试牛刀,13日回师助阵京秋盛宴
本报记者报道 当孤儿从心底孤绝地喊出“今天前我有两个父亲,今天后我是孤儿”时,苍郁的曲声由远及近,观众席的掌声也从弱到强。10月1日晚,国家话剧院的《赵氏孤儿》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完成了首演,而为期8天的“国话上海演出周”也就此拉开了帷幕,在随后的几天里,《恋爱的犀牛》、《青春禁忌游戏》、《萨勒姆的女巫》将相继上演,强劲
的话剧风暴无疑成为了沪上黄金演出周最抢眼的亮点。虽然国家话剧院排演《赵氏孤儿》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这幅挥洒着朝野混乱以及社会动荡的春秋图景却是首次完整地呈现于舞台,该剧也成为了国家级院团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进行首演的剧目。本月13日至15日,《赵氏孤儿》将作为“首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的参演剧目在民族宫大剧院隆重推出。
去年11月,国家话剧院的开院大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曾让习惯了海派风情话剧的上海观众为之折服;此次,有着诗化结构和电影框架的新主流戏剧《赵氏孤儿》再度为上海观众打开了视界,这也就难怪两场演出的上座率都在九成以上。大幕开启,“黑白底片”质感的古战场上,一队武士伴着粗重的喘息声游走于舞台。蓝色空灵的舞台上没有任何陈设,光与影的变化凸显混乱中的悲郁之情,无论是私欲弥彰的紫色、风云际会的蓝色,还是血色苍茫的红色、礼崩乐坏的黄色……都为淫乱、私欲、信义、侠义、放纵和理想营造了写意的氛围。怀揣庸俗现实哲学的辅国将军屠岸贾;弘扬天道、狂放不羁的草泽医生程婴;胸怀报国志、难掩真性情的将军韩厥;潇洒宣泄、酣畅淋漓的辅国大臣公孙杵臼;思绪迷茫的赵氏孤儿,每一个人物都有一段令人震撼的“壮举”,特别是程婴与公孙杵臼在云峰之巅,伴随着潺潺流水的一段对手戏,颇有《笑傲江湖》中魔教长老曲洋和衡山派高手刘正风“琴箫合奏”、士为知己者死的意味。
虽然导演为了强化“托孤”和“搜孤救孤”等经典段落的初衷并没有错,但过多的铺陈与渲染难免使得节奏有些拖沓,此外,全剧散点式的时空结构对于不熟悉《赵氏孤儿》故事情节的观众来说也有些理不清头绪。人艺版《赵氏孤儿》的最后,被仇人养大的孤儿不愿意介入上一辈的个人恩怨,拒绝复仇,反讽意味浓重,用导演田沁鑫的话说,“让我们展开一个想象构筑的假想社会,这个社会浓缩了我2003年的悲伤”。这恰恰印证了这个女导演一直以来坚持的做戏原则———我做戏,因为我悲伤。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