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我们一干乐评人曾经齐心合力地推荐一张唱片,那是《花开不败》,姜昕的第一张专辑。
然后似乎花儿还是总被雨打风吹去,姜昕也似乎从歌坛消失了。
当年不是不知道《花开不败》的超前,但我们也没有意识到歌坛之后这8年“娱乐化
”的速度有如此之快,以至于现在只要一谈“人生”就成了虚伪,一谈“艺术”就会被年轻一辈语重心长地教训:现在是娱乐时代了,还谈什么艺术?
然而,听了这一张《纯粹》,觉得还是心动,还是可以谈谈“人生”和“艺术”。
姜昕当年挺另类,唱片也挺另类,当然,制作人祝小民当年也挺另类。所以,在都市流行歌和民谣盛行的1996年不吃香是当然的。
现在呢?
人长大了,想的也会有所改变吧?
我高兴地听到姜昕还没怎么变,唱片的题跋上就宣称:我要的是纯粹的灵魂,在它的带领下更加努力地歌唱。
当然,声明代替不了音乐,不论是主流流行还是另类音乐全一样,我始终坚持音乐是让人听的,不是让人说的。
《纯粹》好听。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人声还是音乐都会润地细无声地流进你的耳朵,而且让你慢慢沉浸其中。
有一句话朋友们又会骂我。但还是想说。这张专辑的作曲群体原来大都是摇滚与另类的中坚,但除了高晓松和许巍,几位朋友当年的作品可没这么好听。如今听来,这好听也并不媚俗,风骨还是依旧。所以我还要坚持说:摇滚同志们退后一步就是最好的流行。
因为中国摇滚以言说代替音乐的风气曾经太盛行,所以摇滚实在失去了很多机会,包括现在的很多年轻摇滚。我坚决佩服他们的态度,但我无法让我的耳朵接受只有观念没有音乐的音乐。
也因此,我对《纯粹》创作群体的态度很欣赏,也为《纯粹》这张专辑销路不错而高兴,这说明我们的听众也开始分化瓦解,不至于永远地随风飘荡。
中国的歌坛缺很多东西,但最缺的还是纯粹,对待自己的纯粹和对待音乐的纯粹。恕我直言,当下盛行的伪小资态度挽救不了文化,也挽救不了自己。如果在今天试图沉醉在自己那点小High里面而洋洋自得,在对文化的伪批判中也仍然扮演了一个穿上一无所有的新衣的伪皇帝的角色。
《纯粹》的歌词大部分是姜昕写的,状态是真实的。《潘多拉》很阳光,《交给时间去解决吧》很真诚,《尘》很实在。但是姜昕歌词的总体缺点是缺乏词眼和警句,或许还没悟到那么深,或许刚刚悟到要阳光。歌词写出状态是第一步,但一定有了词眼、有了警句才真正算深入人心。希望姜昕努力,不要像眼下那么多人倒垃圾似的写东西。我们还是需要《一无所有》《钟鼓楼》《无地自容》《将将将》《无力成长》那样的作品。
几乎所有的旋律都很好听,配器也颇为精彩,我一向强调歌曲要好听是因为音乐先得入耳,才谈得上欣赏和共鸣,对于中国听众来说尤其如此。其实眼下看看,流行歌坛上的主力已经换成了当年的摇滚一群,这也颇值得玩味。
时代在喧嚣,音乐在喧嚣,心就别闹腾了。
不过有一点,姜昕这张专辑已经不是给孩子们听的了,那么,我们那些稍稍年长一点的朋友们还有静一静的可能来听吗?我是相信,尽管它不那么张牙舞爪。我总不信我们就要从此将“动漫”进行到底,因为安徒生说过:“镀的金会被磨去,猪皮却永远留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