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香港是公众假期。下午无事,到香港最有历史的“陆羽茶室”享受一盅两件的悠然。
“星期美点”的点心纸上,有个久违了的名字:“鲜荷米沙肉”。
那是小时候到象岗扫墓时吃过的一种老点心。到了香港之后,就再没有见过。一别
数十年,居然有缘再见!
所谓“米沙肉”,是把黏米磨碎成沙,用上汤浸透,裹一块烧腩,再包上鲜荷叶蒸熟。有点像现在的新点心“珍珠鸡”,不过,不用糯米。
名字久违,味道也久违了。咀嚼着这老式广州点心之际,心头浮起了“食在广州”这句旧话。
食在广州,从前的确名符其实。然后,香港将这句话抢了过去。
其实,虽然不少人说香港是“美食天堂”,我却时常觉得,这美誉受之有愧。
今天,香港的食肆,味精当道,全是呛喉的歪味。花样虽然多,但味好的少。古法烹调,已经荡然无存。这样的“美食天堂”,“美”个屁!
其实,古法炮制的粤菜,是岭南文化精粹所在,不知多少食不厌精的美食前辈,花了不知多少心血钻研和实践,才成功创造出那些菜式。
但不知为何,却被广州人弃如敝屣,现在广州反而事事学香港。舍本逐末,真令人仰天而叹!
版权声明: 本版所刊作品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联系转载、摘编者请致电(或发传真):020-87366515或者发送邮件到jackymail@vip.sina.com.cn。侵权举报电话:020-87366226,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