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梁晓声:张艺谋是供人超越的导演](http://image2.sina.com.cn/ent/2004-11-11/U519P28T3D562737F326DT20041111173529.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著名作家梁晓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著名作家梁晓声是带病来到了会场,梁晓声很早就接触电影,共有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梁晓声深刻地分析了张艺谋的电影与中国电影存在的内在冲突。以下是梁晓声的发言实录:
张艺谋与中国电影存在内在冲突之一:缺少反思
我是过来晚了,有点感冒。现在讨论张艺谋和中国电影,我觉得稍微改变一下,
会更体现我们讨论的意义,我认为张艺谋与中国电影的内在冲突。我现在觉得人类更处于后文化时期。我们过去接受文化的内涵正在一步一步被解构掉,现在的文化已经跟我们从前的文化有了内在的冲突。
我接触电影比较早,我一毕业就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又到儿童电影制片厂十年,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我回想一下我经历了什么?经历了电影事物理念的矫正。我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可以留在文化部从事文化公务员,有那么多的单位可以选择,结果我一下子选择了电影,那是因为我喜欢电影。在五六十年代的少年喜欢电影,跟现在的孩子喜欢电影截然不同。当年一个大学生跟现在一个大学生的学子喜欢电影也是不同,我们曾经讨论过什么叫电影,我写过文章,电影是艺术,我是因为电影是为了艺术才跨进电影制片厂的门的,这是那个时代年轻人对电影的感觉。
像张颐武说的对现在许多种包括刚才讲到的服装秀、时装表演、选美,跟最初的选美和时装表演也已经不一样了。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可以看到随着最初的商业化,我们的电影现在退到最后,就是广泛的对于电影甚至可以由电影联想开。今天的人发生最简单的变化,即使谈恋爱,也已经不习惯给女孩子用钢笔抄下一段情诗,而现在是通过手机了。包括当年的拜年,现在楼上楼下打一个电话就算拜年了。人类怎么可以不读书?人类离开阅读是什么样?但现在调查一下大多数人已经离开了阅读,我们跟书的关系不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紧密,而是越来越疏松。就因为这些现象,人类文化存在一种内在的冲突,非常像古罗马后期文化,古罗马前期的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而到后来所有的这些文化元素都没有了,变成了狂欢,就是物质极大丰富之后,狂欢式的文化,在中国其实也是这样。
我们今天研讨的意义首先是在这儿,超越一下张艺谋,超越一下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来看一下我们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人类文化都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和中国电影的内在冲突究竟是什么?前
两天我给学生放了两部电影,看完了之后他说老师你放这两部电影,看了之后学生比较失望,我们要看是有思想的,要看对现实进行诠释的。我来之前我给他们看的是《罗拉快跑》,美国的电影和德国的电影非常不同。
我们跟美国人是有差异的,美国人电影是有反思的。给他自身的电影大业带来了空前的成功,在成功的背后都在想他们引入了什么?他们自己是不是也同时被这种科技式电脑所利用?如果说还有更深刻的台词,叫罗兰的带一个徽章,这个徽章意思非常的意味深长。当两个演员在一起交谈的时候,他们是小时候的玩伴和朋友,但他们在做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