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罗艺军是电影家协会评论家多年从事电影研究,对于张艺谋的电影罗艺军从改革开放如何成就张艺谋的电影时代,聊到媒体的批评有正确的,有些会有苛刻,罗艺军还对中国电影发展及对它期望进行了发言。
对张艺谋批评是有些过于苛刻
谈到张艺谋的电影不得不谈到张艺谋最近的两部影片《英雄》和《十面埋伏》,它们都引起了舆论界的关注。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电影能够受到社会的关注是好事,但是中国的电影真正受到世界关注的也是寥寥无几,最有代表的是张艺谋,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批电影艺术家。特别是张艺谋两部影片出来之后,说好的并不多。在看了《艺术评论》这一期差不多有半本,我看了这一期文章之后有些感想。《艺术评论》追求有深度、有文化的文化评论,我觉得这些对张艺谋批评其中有很多切中要害,比如这两部影片在人文精神上面比较缺失,虽然拍的是武侠片,但影片里面看到武打造型这方面应该说是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对于侠的方面对中国文化里面的侠义精神:救苦、救难,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闪烁于人性之光的东西,确实很欠缺。另外一方面,影片制作上在叙事的框架上,影片的对话苍白这些批评都是切中要害的。在另外一方面,我也说的很坦率,整个看了之后,对张艺谋有些批评是过于苛刻了。
改革开放造就了张艺谋电影时代
从50年代到80年代或者是到90年代我一直在电影思想战线上处于第一线,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中国电影所处的文化环境这种严峻性,这恐怕在世界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而中国电影创造当年很多情况似乎都很保密,不用说非电影界人士,恐怕就电影界人士也有很多事情不清楚。所以我就倚老卖老,说一说当时中国电影达到了什么程度。当年在武训派批判之后,专门成立了一个电影指导委员会,把中国当年整个文化界的最有名的人物都包括在其中,在电影指导委员会之内,当时中央号召作家写电影,中国最有名的作家都在写电影。包括郭沫若等等。他写的电影剧本是郑成功,茅盾是文化部长也写电影剧本,老舍也写电影剧本,他写的剧本是关于知识分子改造。我看没有哪一个国家第一流的作家都在写电影,可见当年中央对电影重视到什么程度。
其中最有特点的是老舍写的电影,叫做《人同此心》,毛泽东在人民日报看到了一篇报道,写一个教师在解放以后的家庭变化和思想改造。他觉得这个题材很好,可以写成电影,他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周总理,周总理就直接打电话说一定要找作家把题材好好的写一下,于是电影部门在商量哪一个作家适合写这个题材,最后老舍来写。老舍是老百姓对于北京生活很熟悉,对知识分子也很熟悉。于是专门请老舍先生写这个题材,老舍先生腿不好,他很艰难的进行采风,然后写本子,改了几次,最后这个剧本还是被否掉了。最后是被电影指导委员会拍板的江青否决了。一个原因,在当年所有的艺术当中,电影当时被抬的太高了,高处不胜寒,要求特别严。
现在我们谈的主题是张艺谋时代,我们不要谈太远。由于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我们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把80年代的电影成为新中国电影黄金时代。包括张艺谋本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思想大解放根本不可能出来第五代,也不可能出来张艺谋。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也不能是那么样的自由。恰恰是因为中国电影这么一种很多的实际情况,电影界都不一定了解,当然文学界和文化界就了解的更少了,所以有些对张艺谋的批评有一些批评是正确的,但如果结合中国电影的史记,就有一点儿过了。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差别。我举几个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