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由刘晓庆主演的歌舞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将在保利剧院公演,该剧原作者白先勇的名字近期一直活跃在北京观众的视线之内,特别是由他带动的昆曲运动更是成为一段时间以来舞台的亮点。在解读这位当代华人作家翘楚的经典作品时,《金大班》导演熊源伟感触颇深,“白先生出身贵胄,经历了绚丽之极后归于平淡的岁月。难怪他的笔尖流淌着悲天悯人的情愫,他的内心敛聚着历史文化的乡愁,他的文字承袭着简约诗意的传统,他的作品流露着最后贵族的清凉。将他比喻为王谢堂前的燕子一点不为过。”
然而读书毕竟不同于演戏,读书只需用眼睛细致地与文字交谈,用诚意打开它暗合的门,而戏剧则让人在特定的剧场空间与演员一起经历表演、参与、再现和感悟,是完全不同的欣赏经验。熊源伟说,首先他们所做的就是要让人走进剧场后觉得好听好看,走出剧场后又能有所回味。其次是要传达出白先勇这个最后贵族的沧桑感,也就是这个作品的精神气质。好看自不必说,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故事,上海百乐门舞厅纸醉金迷的奢华,大段的歌舞成分,美丽的旗袍与光鲜的布景,这些都是娱乐声色的东西。最难的是要表达出白先勇先生骨子里的苍凉,因此要《金大班》营造一个戏剧化的场景。
熊源伟说:“剧中撼人心魄的失落感,可能源于作者对国家兴衰、社会剧变的感慨,还有就是对面临危机的传统中国文化的乡愁让作者发出了生命有限,青春难留之叹。《金大班》中的许多人物,不但‘不能’摆脱过去,更令人怜悯的是,他们‘不肯’放弃过去。比如该剧的结尾处,金大班最后搂着跳舞的青年,虽然同样是个眉清目秀腼腆的男学生,但却不是当年她痴恋过的月如。又比如,下半场一开场,整个舞台的后部是灯红酒绿的热闹舞厅,场内男男女女正在嬉笑欢快地跳着吉特巴舞,此时刘晓庆有一段出色的表演。她在台前静静地抽着烟,与身后的繁华世界告别,没有一句台词,却在动静之间让人感到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
作者: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