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运动,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关于资源和资本重组的“运动”之一。

6月22日,当红作家张嘉佳宣布他与香港导演王家卫合作的电影项目《摆渡人》启动,并且疯传王家卫将在《一代宗师》后执导该片,被圈定的华语巨星有梁朝伟、汤唯、吴秀波等,而且对应角色也传得有模有样。《摆渡人》改编自张嘉佳畅销短篇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同名“睡前故事”,该片也将由张嘉佳亲自担任编剧。

新浪娱乐独家获悉,该项目的导演和演员在截稿之前并没有确定,也就是说王家卫并没有确定是否亲自执导,该项目确实与王家卫所在的泽东公司有合作,但说是纯粹的王家卫作品还言之过早,并且该片还有其他的投资方。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消息直接刺激“张嘉佳”成为热门人物,他也一度替代因吸毒被拘留的宁财神担任《非诚勿扰》节目的嘉宾主持。

不仅仅是张嘉佳,辛夷坞、南派三叔、九夜茴等畅销作者(或者干脆被称之为网络作家)的作品纷纷被各大影视公司看中,买下版权,同名的电影电视剧项目紧锣密鼓筹备中,一场剧本圈地运动轰然打响。

新浪娱乐历经半个月调查,采访业内诸多人士,试图揭开这场圈地运动背后的背景,一场对于“故事”的理解变革随着时代发生。而张嘉佳不是这场变革中的唯一受益者。与此同时,新浪娱乐独家爆料张嘉佳与陈国富、辛夷坞与黄晓明的合作细节。

圈地缘起:张嘉佳和睡前故事

此人是谁?一个故事真的能卖150万?

张嘉佳

   《摆渡人》消息传出后,引起微博上的巨大反响。熟悉张嘉佳睡前故事的读者,知道这个故事应该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最有戏剧性的一篇,讲述痴心女子小玉爱上一个文艺中年画家,但最终没有缘分走到一起的爱情传奇,其中最有电影感,也最刺激的“高潮”桥段是,小玉为了给画家出口气,还击他放荡的前妻,不惜邀请拼酒,整整拼完一条酒吧街。

  《摆渡人》筹拍消息传出后,也有不少王家卫的影迷发问:张嘉佳是谁?

  虽然两年前曾担任过电影《刀见笑》的编剧,还凭借该片曾获得过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但张嘉佳真正火起来,是在去年7月,他在微博上开始发“睡前故事”,系列微博被转发超150万次,超4亿人次阅读。4个月后,这些故事结集成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半年之内卖了200万本。而在该书还未上市之前,里面的五篇故事已成功售出影视改编权,除了《摆渡人》之外,《你会不会说话》(书中的《老情书》)交给著名监制、导演陈国富;与合集同名的短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由魔铁和光线影业一同投资拍成电影,还有的卖给了幸福蓝海。

  而这些短篇故事的影视版权,都远远超过了许多畅销小说的版权费。张嘉佳自己曾向媒体透露,一个故事就卖150万,这还不算票房分成的10%。

王家卫

  最早购买睡前故事的,是陈国富

  工夫影业是陈国富离开华谊之后自办的公司,成员包括了电影《狄仁杰》的编剧张家鲁。张家鲁向新浪娱乐透露,其实他们是最早购买张嘉佳小说的,“我们买的时候,张嘉佳在网上有一定知名度,但他的书还没出来,我们走在了畅销书的前面。”言下之意,工夫影业并非跟风。

  据张家鲁介绍,工夫影业下属的创作中心,有专人负责研发电影项目,这些年轻的编剧和创作人会用他们年轻的触觉,将网上的热帖、小说、漫画等各种材料找出来,进行评估。一旦觉得可操作,就会买下了。正是这个部门,促成了陈国富买下当年在豆瓣上的热帖《与我十年长跑的女朋友就要嫁人了》。而购买张嘉佳的作品也是类似情况:“当时他在微博上写睡前故事,刚引人关注,还没大火。其他几家都比我们买的晚,应该说我们是用比其他人更合理的价格买下的,而且也签了编剧约,希望他能把剧本完成。”

  工夫影业购买的是张嘉佳睡前故事中微博转发量最高的《你会不会说话》(书中的《老情书》),对于为什么张嘉佳受到电影制作公司的青睐,张家鲁认为点击量只是一方面,本身故事适合电影化改编也是原因之一。“老实说,他故事里的情节相对单纯,可能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分量不够,但故事里的角色栩栩如生,情感浓郁,对白有意思,应该都是他在南京的那些哥们的真实写照吧,有点浮世绘众生相的感觉,整个气氛特别好。”

非诚勿扰

  编剧张家鲁:买的是概念不是段子

  一方面是累积150多万的微博转发量,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张嘉佳矫情的心灵鸡汤式段子写作的批评。为什么这些在很多人看来矫情或者心灵鸡汤的故事,却拥有广大的读者?水木双清版权代理公司负责人张静秋坦言,“可能是现在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了,大部分人都处于浅阅读的状态,更愿意看一下轻松简单的内容。具体到张嘉佳来说,我个人的观感,觉得张嘉佳的小说很有画面感,故事中的人物性格鲜明,虽然像睡前故事系列的篇幅都很短,但对于电影改编来说,已经是搭好的故事大纲,可以随时往里加人物和细节。”

   如今的电影公司和年轻导演更喜欢从网络热帖里挖金矿,而这些网络热帖会被网友戏称为段子。是不是现代人越来越浮躁,只能看段子一样的故事,才让这一类小说走红,受到影视公司的青睐?在影视公司内担任剧本选择和修改的庄先生认为,“倒不是碎片化的故事更有卖点,而是在这么快速的工业流程里,只能做段子了,全是段子。”

  张家鲁并不认同段子的说法,“我们买的不是段子,而是概念,段子在写完时就完成了使命。张嘉佳的长微博对我们来说,更像个概念,然后我们把它发展成剧本。”至于有些网友评价张嘉佳故事里的人物都有那么点矫情,张家鲁笑言,“电影中的角色,在某种程度都是偏执狂,如果不是比普通人多一点偏执的话,可能也就没必要拍成电影。”

  不过张家鲁也坦言,从三四千字的小短篇成长为电影剧本,还需要很长的路走:“张嘉佳不怕死的跟我们签了编剧约,这个过程足以让他脱两层皮,从长微博变成剧本是非常漫长的过程。但对我来说,短的东西通常比长的好改编,短篇主线相对清楚,再往里加人物和情节不难,结构容易把握。而长篇,比如金庸的小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每个人物都有故事,在割舍上很难,到底谁做主线,要展现哪一段的故事?这些都决定了电影是否改编成功。”

圈地现象里的典型还有辛夷坞

受赵薇《致青春》刺激,黄晓明买下《再青春》

辛夷坞

   在好友赵薇将辛夷坞的小说《致青春》搬上大银幕获得成功后,黄晓明也看中了辛夷坞的小说的“商业潜力”,他与其工作室CEO、知名制片人黄斌开办电影制作公司之后,便买下了辛夷坞《再青春》的版权。黄斌透露:“从电影市场的观众考虑,根据大数据的分析,就是21岁左右的人群,我们是要做主流电影的,所以制作平台面向的就是21岁左右的年轻人,年轻人喜欢的东西,青春、喜剧、奇幻、爱情、冒险的,都是我们要做的主要类型。而在青春文学里辛夷坞无疑是翘楚,当然赵薇《致青春》的极大成功,也更加刺激了我们与辛夷坞的合作。”

  《再青春》无疑是对近几年大热的“青春”概念的又一次运作,黄斌认为:“这两年赶上了情怀电影的热潮,共鸣电影,跟一个人群有共鸣。《致青春》是和80后或者说看着《还珠格格》成长起的一代人有共鸣,《小时代》是和85、90后有共鸣,《中国合伙人》是跟70、80后有共鸣,《同桌的你》则是受那首歌影响的一代人。未来会是什么发展不知道,但这两年肯定还是这个潮流”。

  据黄斌介绍,除了辛夷坞的作品外,黄晓明工作室也买了很多其他作家的小说,有都市浪漫爱情的、也有青春奇幻的,而黄晓明会主演甚至导演这些作品。“这些作品,我们当然第一要考虑适不适合黄晓明主演,而如果有不太适合的,我们在制作中也会打上黄晓明的烙印。”同时,黄斌也强调,从畅销小说改编成电影,还是要有很多路走的,“并不是说买下就意味着已经成功,还是要精准的定位,每个项目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际上,在《致青春》和《小时代》获得极大成功后,网络文学刺激了电影市场,越来越多的出版商会主动向影视公司推销旗下的小说。盛大文学影视合作部副总监沈佳表示盛大会定期向影视公司推送作品。水木双清版权代理公司负责人张静秋介绍,作为图书版权代理公司,也会积极的对外宣传自己签约的作家,或者向影视公司进行推荐。例如去年博纳影业公布的电影项目之一——程耳导演的《秘密调查师》,这一电影题材就是来自该公司主推的畅销书作家永城的同名小说,而博纳之所以会买下这部小说的版权,则是因为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名为《现代侦探故事》的报道。张静秋坦言,“并不是说我们运作了这篇报道,我们是向媒体介绍了作家和作品,看记者是否对题材感兴趣。”

圈地之前:我们何时放弃了《收获》?

剧本来源过去是《活着》,现在是网络文学

收获杂志

   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喜欢从《收获》等严肃文学杂志中或者成名的文学家的作品中寻找拍摄素材,例如张艺谋的《红高粱》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为蓝本,《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导演将眼光投向网络文学,以网络小说《失恋33天》《致青春》等为基础的电影都在票房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甚至第五代导演也纷纷注意到网络小说,陈凯歌的《搜索》就源自网络小说《请你原谅我》。近期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也将被拍成电影,在选角阶段就造成热议,完全是未拍先红的架势。

  与魔铁图书一同购买了张嘉佳“睡前故事”要开发成电影的光线影业,对网络文学也非常重视,除了张嘉佳,他们也计划开发该公司高管、《职来职往》节目的热门评委刘同的畅销小说《谁的青春不迷茫》,据悉该片已经定档明年4月24日上映。

  光线影业电影项目总监成丽透露,“其实好的小说,大家数的上的畅销书早就卖了,肯定不是这两年才卖得。光线一直跟很多各种类型的小说作者有常年联系”。在她看来,这种现象其实是文学主流的改变:“电影改编文学作品,一方面是看中一个好故事,另外也有借助已有品牌借力打力的考虑。第五代第六代选择类似《收获》那种严肃文学杂志上的短篇,或者各种文学奖获得者的小说,比如余华的《活着》,也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这些是主流,而如今网络文学是主流”。

  作为网络文学的一大发布平台,盛大文学拥有超过250万作家和600万部作品,在2012年,盛大文学影视合作部副总监沈佳明显感觉到影视公司开始大举买入这些小说的电影电视剧版权,“我没记错的话,就是在《裸婚时代》大红之后。”尽管很多小说是电影电视剧一起授权,但沈佳也表示,相对而言,电影版权的的售出数要少于电视版权,比例最大时3/7分,基本可以看作4/6分。这些采购版权的影视公司有老牌电影公司也有新兴的各种演员工作室。沈佳表示,相对采购较大的公司是乐视。

  当然在整体上涨趋势之外,也有大小年之分。“影视公司需要消化,改编需要时间,不可能无止尽的囤积”。在沈佳看来,有两种品类的作品会比较吸引影视公司,“一类作者名气、作品热度点击各方面数据较为优秀的作品,另外一类单纯以新颖的故事精彩的架构及人物设定吸引影视公司。”而随着这些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作品获得成功之后,版税也在逐年增长,现在畅销小说的版权费都是百万级别的。月关、柳暗花溟、老猪、烟雨江南、潇湘冬儿、西子情等作家的作品,都是影视公司争抢的对象。

圈地背后:为何网络文学受青睐?

是剧本荒,还是行业乱象?

张嘉佳

  一个现实:80后掌握话语权,阅读习惯在网上

   为什么网络文学如此受青睐?黄晓明工作室CEO黄斌看来,网络文学具备三大特质:“第一是畅销,影视制作公司对这些小说感兴趣的最大原因就是看中了畅销性,畅销就代表有非常大的群众基础。第二是非常接近年轻人的生活。这些作者的年龄都是85后左右,写的就是主流观众的生活。第三点原创能力太匮乏了,让专职编剧去写原创作品,时间太漫长,效果还不一定好,从时间成本的角度考虑,我当然愿意选现成的小说”。

  盛大文学影视合作部副总监沈佳则认为这个跟当代阅读习惯有很大关联,“现代人大多数有阅读网文的习惯,网文的受众也越来越大,反观出版书籍现在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网络文学,所以大多数影视公司会在大众趣味的范畴中找寻题材。”

  虽然我们将张嘉佳等人的作品归为网络文学,但在一些人看来,这个说法并不成立。例如,黄斌就不认可辛夷坞的作品被归为网络文学,“传统的网络文学良莠不齐,我作为中文系出身的人,对文学性的要求非常高,辛夷坞的文字跟很多网络小说作家是很不一样的。她的作品也从来不是先通过网络传播的。她文字的文学性非常强。”

  张嘉佳也认为表示网络文学这种说法不成立,“如今影响力最大的传播方式就是网络,任何人想发布一个东西,第一平台都会选择网络。我本身是作家,只不过上一本书出版的时间有点早,07年还是09年我都不记得了。我也不喜欢给杂志写,稿酬低、反馈慢,还不如自己发在网上”。 谈及青春文学为何火,他说原因很简单,就是80后掌握了话语权,大部分电影和媒体从业者现在都是80后,他们要怀旧自然就是这些“白衣飘飘”的青春故事。

网络文学

  一个问题:写剧本不如写小说,钱能多赚两笔

   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火热是否意味着传统编剧行业的式微?在影视公司内担任剧本选择和修改的庄先生认为,“剧本荒是中国电影界一直存在的老问题,年纪大的编剧没有市场触觉也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国内码字行业门槛儿低,是个人都能写东西,看到过好多烂剧本被着急上项目的公司拿去用了。而像张嘉佳这一类流行读物的作家因为有一定读者群,影视公司都是趋之若鹜,影视版权卖得价钱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而且现在有个好名字特别重要,他们这些书都能起个挺好有点小矫情小文艺的名字,比较吃香。《同桌的你》四亿多票房全赚到名字上了,要没有这个名字不也就是去年11月扎堆儿的那些烂爱情片么。反过来对比,仔细研究写剧本的人就苦逼很多。”

  庄先生还表示,现在很多能写的人,都更愿意写小说而不是写剧本,“书卖得好,卖改编权是一笔钱,出来剧本又是一笔钱,书的原著作权还留着。而剧本不像小说,更像个建筑工程文件。另外写剧本的话就是什么都买断,而且又要快速生产,好货没多少。”

  更有刚刚入行、不愿透露姓名的年轻编剧向新浪娱乐表示,有的影视公司甚至要求投稿的编剧,直接把剧本改编成小说放在网上,依此来检验该题材的受欢迎程度。

  曾经做过编剧和作家,却因为网络文学被大众熟知的张嘉佳可能就是这种说法的佐证。据他透露:“睡前故事在微博上发布后其实在影视界引起了的轰动比出版界更早,因为我本来也算是电影圈里的人,大家也蛮关心我的动态的。现在影视圈的很多人都称这本书是编剧工具书,有用最标准的三段式写的,有用状态式写的。因为做过编剧,我就是用剧本的方式写小说。给出负面评价的都是不太懂行的人”。

女写手

  一个担忧:饥不择食热钱涌入, 囤积项目有风险

   水木双清版权代理公司负责人张静秋认为电影公司在超级畅销书里找拍摄题材一点都不新鲜,“好莱坞一直有在畅销书里找电影题材的做法,而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成长,对于几大市场中林林总总的电影公司来说,或许最缺的不是钱,而是项目。因此这些电影公司也将目光投向了畅销书排行榜,甚至是安排专人从中寻找合适的题材,并迅速下手买下版权。”

   工夫影业编剧张家鲁认为这只是行业暂时的乱象,“目前电影市场看起来不错,所以有大量热钱涌入,大家就会希望把尽量多得项目抓在手上,有了项目就可以拿到更多资本,所以很多人拿项目并不一定为了拍摄,而是变成公司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会让投资人和股民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购买这些项目的回报不一定是通过制作影片赢得票房而得到的,而是从资本市场得到的”。

   张家鲁也谈到了盲目跟风囤积项目的风险:“一方面你可能完全没想好要怎么做,另一方面,人家火了你再去买,成本会高”。黄晓明工作室CEO黄斌透露,在《致青春》后,辛夷坞的小说版权费有了大幅度的上涨,但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好抱怨的,“这是市场规律,演员火了片酬也会涨的,这是非常正常且合理的。”

   光线影业电影项目总监成丽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影视公司选择畅销书作家的作品跟剧本荒、影视公司慌不择食,或者看中畅销书所衍生的商业价值,都没有直接关系。“大家也会找不是畅销书的小说呀,张艺谋选择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和王家卫选择张嘉佳的“睡前故事”,乍一看好像两者在篇幅上、内涵上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其实说白了,没有本质区别,买过来都是要电影化改编的呀。有些人或许说张嘉佳的故事矫情或者心灵鸡汤,大家都能看出来的问题,王家卫肯定也能看出来呀,他自然是看到了故事优秀的一面,加以改编,这跟作家本身是不是红人,其实没多大关系。”

   因此,圈地运动中除了考验腰包,真正想让影视作品获得商业和口碑的受益,拼的还是冷静的判断和精准的眼光,这个本事不是一朝一夕头脑发热就能做到的。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
  • 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