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录制评委
蒋大为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85年——1988年任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
蒋大为的演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听后使人难以忘怀。他的音色清醇自然、明亮通透,富有磁性的魁力又有金属般的穿透力,他创造性地把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完美地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八十年代因演唱电影(红牡丹》主题歌《牡丹之歌》一曲成名之后,经他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骏马奔驰保边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等广为流传,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也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歌坛上的辉煌地位。
德德玛
蒙古族: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政协委员。
她的音色醇厚悠扬,演唱深情动人。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歌曲,打动了亿万人的心,被誉为“草原上的夜莺”.她杰出 的艺术才华在她的演唱生涯中为她赢得了荣誉:
1984年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获第二届云雀奖;
1988年获全国十大民族唱法女歌唱家比赛第一名;
1990年获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艺术奖。
1997年在日本大阪荣获国际艺术节量高艺术奖.
2001年出版发行个人专辑《牧人》。
2000年,她被国家民委表彰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并给予嘉奖。
贝宇杰
中央民族歌舞团副团长,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协民族管乐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演出家协会理事。曾多次随中央代表团艺术团参加民族自治区重大庆典演出活动,还随中国艺术团,中国少数民族演奏家艺术团等赴日本、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韩国、菲律宾及港、澳、台等地演出。
复试评委
曲比阿乌
彝族,国家一级演员、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1980年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荣获优秀表演奖。
二十多年来她多次参加了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及重大活动,1984年个人专辑《小阿妹》在全国发行。多次代表国家出访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
她演唱的《情深意长》、《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月琴弹起来》等歌曲深受广大观众的喜欢,曾荣获1997年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奖。2000年她录制的《月琴弹起来》获得中国音协和广电部举办的“新人新作”MTV大赛银奖,并被评为“德艺双馨”演员。
肉孜阿木提
维吾尔族,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95年为电影《神秘的驼队》,《母亲》,电视片《新疆光辉的四十年》等多部影视片录制了主题歌。
多年的艺术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声音高亢明亮,细腻悦耳,声情并茂,能歌善舞,并能演唱中外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各类民歌。多次到俄罗斯,匈牙利,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并担任独唱,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曾参加过1998年和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
吴彤
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满族,善于作词、作曲,演唱、演奏,风格涉及民歌、布鲁斯、摇滚,原again轮回乐队主唱和主要词曲创作。获上海东方电视台94-95年度鼍佳组合奖,96年签约于日本“JVC”唱片公司。
97年获中国流行歌坛十年成就奖,赴韩国参加东亚运动会中日韩三国音
乐家专场演出。98年赴日本,中国香港参加亚洲艺术节,获channel(V)最佳新歌奖。99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讲学,并在各地演出。被马可波罗音乐家协会授予音乐大师称号.被聘为美国天韵音乐家协会理事。演唱电视连续剧《至高荣誉》主题曲《英雄》,电视连续剧(共和国往事》主题曲《百年沧桑》。
方明
中央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现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曾两度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文艺调演、民歌调演中荣获最高奖。她的演唱台风质朴,声情并茂,音色甜美,高音明亮,演唱路子较宽。28年来,随团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演出,还多次代表国家赴日本、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10多个国家演出。
1996年9月,在北京音乐厅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中国音协联合举办了“方明独唱音乐会”,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已灌制《芝麻开花节节高》、《林中的小路》、《心愿》等唱片22张、盒式磁带8盘,并为10多部电影、电视剧和元旦、春节大型电视节目录制歌曲。其艺术成就已分别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古今中外女名人辞典》、《中国回族大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歌唱家百人传》等10多部辞典。
丁伟
中央民族歌舞团创研室副主任,舞蹈编导,南宁民歌节的总导演。素来以编排大型舞剧见长,创作了《玉鸟》、《妈勒访天边》等舞剧。
许学东
青年扬琴演奏家,中央民族歌舞团旧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民族乐器演奏业余考级扬琴专家委员会委员。16岁考入内蒙艺校,师从杨淑敏讲师及马.斯日古楞副教授,19岁留校任扬琴专业教师,20岁时创作并演奏参加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获扬琴演奏一等奖。随后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本科,师从著名扬琴大师郑宝恒教授。26岁毕业后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近十年来与中国民乐界多名演奏家合作录制了大量民乐唱片及各种民族器乐音乐会的演出,并在中央广播电台录制了个人专题音乐节目;录制并出版扬琴独奏专辑。作品《西口情》、《秋.梦.藕》分别获第三届全国民乐业余考级扬琴市级规定曲目,并常参与教学活动,所教专业业余学生遍及国内及东南亚。曾应邀出访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并数度赴香港参加少数民族音乐家访问团的演出。以及在港成功举办个人扬琴独奏音乐会。现就读文化部选拔的中国民族器乐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
杨一丹
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中央民族歌舞团创作室主任。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1961年考入云南艺术学院附中,1969年入昆明部队十四军文工团,任演奏员,作曲和指挥,1989年毕业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现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任专职作曲。撰有《歌曲电声乐队配器》、《浅谈电子合成器》、《MIDI及其系统》、《MIDI实用术》、《和弦的字母标记法》、《音乐的立体声多轨录音》、《电脑音乐制作速成》、《如何使用钢琴练习更有成效》以及《我的尝试——谈葫芦丝独奏曲<小卜少>的音乐创作》等,其中《如何提高钢琴练习的效率》被选入《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曾应邀赴天津、河北、昆明等地进行“电声乐队配器法”讲学,均受好评。因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少年儿童钢琴大赛中获奖而荣获指导工作奖。传略辑入《中国音乐家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等几十部辞书。
卡赛姆
维吾尔族手鼓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现任中央民族歌舞团艺术委员会委员、民乐队队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民族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在卡赛姆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演奏技巧和创作能力。其艺术风格热情奔放,能歌擅舞,特别是在手鼓演奏上有其独到之处和创新。
早在1960年代初,卡赛姆参加并担任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大型歌舞的主要角色。长期以来,他从事手鼓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在国内外培养了多名手鼓专业人材,并曾多次随中国各种艺术家代表团出访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马耳他、荷兰、比利时、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宋保才
民族管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唢呐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1931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著名唢呐世家。从小受家庭良好的艺术熏陶和教育。1950年入选上海音乐学院,1954年毕业调职中央民族歌舞团。致力于民族管乐演奏30多年,他先后深入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演出、采访,兼收并蓄,掌握了近20种民族管乐器曾多次随团赴欧、亚、美洲访问演出,举办民族管乐独奏音乐会与讲座,曾在中国音乐学院兼任唢呐教授,在香港举办大师班。
宋保才的演奏控制巧妙,刚柔相济,丰富多彩。电台、电视台多次为他录音、录像,播放他的专题音乐节目,音像出版社为他出版了双盒录音带,他与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唢呐协奏曲《大得胜》,双管《江河水》,与新加坡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均获得极大成功,受到各报载文赞誉。
拉苏荣"蒙古歌王",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和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声乐系客座教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演唱高亢辽阔,奔放洒脱,饱含蓝天、白云、草原、骏马的艺术魅力。曾在内蒙、北京、宁夏等地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其论文《论蒙古族长调牧歌》与《蒙古族民歌演唱原理》荣获蒙古国际长调牧歌艺术节论文金奖。还为蒙古族老艺术家著有三本专集文选。
蒙古族,中央民族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政府津贴获得者。1947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民间歌手世家。1960年参加了乌兰牧骑,从此走上舞台艺术生涯。
1962年考入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学校,后又深造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得到昭那斯图教授、内蒙古歌王哈扎布先生、北京汤雪耕教授和马头琴大师色拉西老先生等名师指导。40年来他参加了3000余台文艺演出,并多次在全国性重大文艺演出中获国家级大奖。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都看过他的演出。乌兰夫主席一直高兴地称赞他是“小哈扎布”,内蒙古人民将他誉为新中国第二代蒙古族歌王。
拉苏荣曾多次举办过各种不同形式与风格的个人专题音乐会。他作为我国蒙古族的声乐表演艺术家。1995年9月率先在北京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绿色的旋律——拉苏荣独唱音乐会”。1997年又推出系列作品“绿色的旋律”演唱艺术电视专题片和“绿色的旋律”演唱专辑(蒙汉文版)。
自60年代起,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录制、播放过500余首蒙汉歌曲;为十余部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演唱了主题歌曲或插曲;他参加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演出,作为《东方之子》、《中华民族》、《东芝动物乐园》、《正大综艺》等专题节目的特邀嘉宾;1996年他演唱的“锡林河”在中央电视台的音乐电视“MTV”大奖赛中获奖;他经常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加专题节目并录制过多部唱片、CD、录音专题在国内外发行。
拉苏荣在继承和弘扬民族声乐特点的基础上,又借鉴了其他民族的包括西方音乐在内的声乐技巧的优势和长处,很好地解决了呼吸运用在与长短调结合中的难题,在蒙古族声乐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而且还能够娴熟地演唱各类艺术歌曲,他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赢得了国内外观众与听众的欢迎,被誉为现当代歌王。
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使者,拉苏荣还出访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荣获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22届布尔戈斯世界民间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拉苏荣在发挥自己演唱造诣的同时,还致力于歌曲创作并潜心于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1984年他考入内蒙古大学的蒙古文学研究生班,在读期间他所创作的歌曲曾荣获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22届布尔戈斯世界民间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他的论文《论蒙古族长调牧歌》与《蒙古族民歌演唱原理》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声乐理论上的空白,不仅在内蒙古自制区荣获文艺理论一等奖,还荣获了蒙古国际长调牧歌艺术节论文金奖。
近年来,他为了继承蒙古民族的民间艺术遗产和弘扬蒙古族老一辈艺术家的奋斗精神,又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写出了由乌兰夫同志题写书名的《人民歌唱家—哈扎布》一书(20万字蒙古文)和由布赫同志题写书名的《宝音德力格尔传》一书(20万字蒙古文),并均已出版发行。代表曲目:《小黄马》、《森吉德玛》、《啊!草原》、《北疆颂歌》、《锡林河》、《走马》、《博格达山峰》、《弹起我心爱的好必斯》、《遥远的特尔格勒》、《圣主成吉思汗》、《赛里木湖》。
彝人制造
彝人制造由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和僳伍阿木三个彝族小伙子组成,成立于1998年。1999年,推出了第一张国语专辑《彝人制造》,并拍搔音乐电视《乞爱者》和《我要你》,这两首音乐电视因新奇的创意在观众中引起反响。接着推出了实验性专辑《彝人制造II》和抛却了繁复的配乐和多变形式的《彝人制造III》。
2000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欢聚一堂——奥运开幕式主题晚会》、《星光无限——新人新作大奖赛》诸多名牌栏目、节目的演出,并荣获“中国民歌新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