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娱乐
制作:戏剧频道
监制:张晗
主编:张阿牧
责任编辑:闫平 马春晖
对话/撰稿:崔一佳
摄影/摄像:郝斌
舞台摄影:靳文泰
设计:稻草人
《新舞台》第五期 坂东玉三郎:樱花味道的昆曲之旅
序言/闫平
5月8日晚的湖广会馆廊灯尽燃,坐客辍茗,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和苏州昆剧院在此搬演昆曲《牡丹亭》。演出中有人低声议论坂东扮相酷似早年梅兰芳,还有人细细向我说“最嗲的杜丽娘”张继青女士如何像“纳鞋底”那样一针一线地给坂东抠戏。
但他的昆曲演出和其他人太不一样了,舞台上的坂东玉三郎真像一支瓶中清供的樱。
当代京剧演员、地方戏演员、甚至欧洲歌剧演员演昆曲,无论优劣,都脱不了玩票反串,至多是标榜自我技艺的提升转变。但于坂东而言,他的昆曲演出,是在借助另一种技术手段,探索诗意本质和女性美真相,与他的歌舞伎路径虽异,本质无差。
坂东版“杜丽娘”带给我的人物体验,在某个瞬间超过了我所熟悉喜爱的昆曲。他的敏感,他对女性美的极致追求,他对杜丽娘寂寞摆荡于希望与绝望之间的诠释,在我的昆曲观剧经验中都是欠缺的。
坂东玉三郎倾尽心血苦学昆曲,但又刻意保留歌舞伎元素,虽然两者一样古老,且坂东的演出也绝对追求传统,但实际效果却不乏新鲜感和实验气息——
昆曲的手眼身法步是灵动的,昆曲演员有亮相,会爆眼神光,通过身体的力量展示美,扮相更是红靥墨眸,穿戴则有朱裙翠袄。
坂东的化妆表演都有较重的歌舞伎“女形”风格。他的面部刷上厚厚一层白粉,眉目也不如戏曲夸张。褶子和帔颜色素净,甚至选择纯白做底。表演时,面部基本没有表情,至多哀时黛眉微攒,欢时樱唇浅抿。
这样一个淡至寡素的杜丽娘站在暖色灯光的舞台上,和鲜艳亮丽的昆曲演员演对手戏,立刻产生出一种先天的对抗感。他以微妙的暗示,给整个舞台营造出不安的氛围。让观众感到这个杜丽娘格外脆弱、压抑,又具有顽强的个人意识。
坂东表演技术上的不合格,在昆曲演员的映衬下更为明显,但意外地使杜丽娘这个人物面对一种新的压力,凸显了她的悲剧性。昆曲的形式美被削弱了,但坂东的确超越了技术的局限,给予观众更为梦幻的解读。
虽然坂东玉三郎在日本的演出票价奇高(《牡丹亭》在湖广会馆的票价也高达千元),但与坂东玉三郎交谈,处处感受到他与这个商业时代格格不入。他的生活方式传统古朴,艺术工作严谨沉稳,整个人以温和的态度置身社会之外。
他的表演也对人物、情节保持着距离,这种若即若离的观照和叙述,本来是由中国戏曲从汉唐一脉相承,但文化环境山河大变,演员心态不同,表演也只余形式。坂东难得而贴切地显露出这一特征,给观者敬仰又怀念的刺痛感。因为坂东的演出好像在提醒我们,昆曲经过“乱七八糟的添加”(昆曲名家侯少奎语),仍然需要解决最基础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表演、如何欣赏。如果传统艺术的遗留魅力还能唤醒时代的风华,昆曲的DNA还在“昆曲八百壮士”的身上传递,到今天能变成什么?我们也许可以从坂东这里感受辨认。
目录:
微博:
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