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是噱头也需艺术保证 歌舞伎演员难得开口唱
崔一佳/文
无论是三年前,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在中日两国演出的轰动效应,还是三年后坂东玉三郎再登京城舞台,观众的热情,业内的盛赞,都表明了这次艺术交流运作是成功的,也让更多人关注到“百戏之祖”昆曲在今天的发展现状。中国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在这次合作中功不可没。院长蔡少华表示,这样一次跨国界、跨艺术门类的合作,是宣传昆曲的需要,同样也有艺术造诣保证。坂东玉三郎挑战自我,从歌舞伎表演的纯表演,尝试到昆曲演出的开口唱;从一折戏到全本《牡丹亭》。他对中文唱词的理解,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顶级艺术家跨界演出 是噱头也有艺术造诣保证
《牡丹亭》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牡丹亭》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另一说是《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这部作品被当代艺术家用各种艺术手段呈现给观众。例如:张继青、王亨恺在80年代主演的电影版;金静、王君安合作的越剧电视剧版;孙菲菲、沙溢主演的电视剧版;中央芭蕾舞团推出的芭蕾舞剧版……近些年最有影响力的舞台版本当属白先勇制作、俞玖林及沈丰英主演的青春版昆曲以及坂东玉三郎加盟的中日版昆曲。
新浪娱乐:您作为昆曲业内人士,对中日版《牡丹亭》目前的艺术水准满意吗?
蔡少华:我们怀着一种对昆曲的一种活态传承的心境,去做好这个事情。有今天这样的结果,我想是板东玉三郎对昆曲的热爱,当然也有我们中方的昆曲人在辅导、合作过程中的付出。三年的合作,举行过很多场演出,5月5日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应该说整体上达到了,应该说整体的一种,昆曲合作的一种比较高的水平和水准。
新浪娱乐:一个60多岁的一个男人去演“杜丽娘”,您觉得是宣传需要,还是真的就能做到在台上像?
蔡少华:这个两个都有。我认为坂东玉三郎对于女形的把握,已经到了出神入化,他一直在研究古典美,也许有的比女人更女人。我认为他把握了女性内在的感觉,这是超乎想象的。特别是他的眼神,感觉都能把握的非常好。他始终注意自己的保养和保护,所以在台上根本感觉不到16岁的杜丽娘是由60岁的男演员在演。
从歌舞伎纯表演到昆曲开口唱 这种跨越难度大
日本歌舞伎表演类似于“双簧”,前边表演的人不需要开口唱,只需要完成形体表演,会有专门的配唱演员在舞台旁完成演唱部分。三年前,坂东玉三郎来京,在北京饭店与苏州昆剧院方面谈到了他对《牡丹亭》的兴趣。最早,他是想把昆曲《牡丹亭》结合歌舞伎。后来,他被昆曲传承的生机和活力感动,决定要实践歌舞伎。坂东玉三郎在尝试昆曲表演时,不仅意味着他要在“手眼身法步”方面学程式规范,还要挑战自己极少呈现给观众的唱功。
新浪娱乐:好像20年前,坂东玉三郎就看了张继青在《牡丹亭》里的表演。
蔡少华:没错。所以说,他不是一天突发奇想,想演就创造出来。其实从一个种子发芽,都有这样一个过程,等到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真正呈现出一台东西。
新浪娱乐:坂东玉三郎不懂中文,只能靠自己标音死记硬背来记词,唱词理解上会不会有障碍?
蔡少华:障碍太大了,他做的是一般常人难做到的,开始我们也是没有信心。实践过程中,他是逐步转化的,从一折尝试到现在全本的演出。我们真的是不太相信。对歌舞伎来讲,他们主要是一种形体的表演和内在的体验,不讲究唱。他在唱上是超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做的是最不容易的。他在这方面真的是喜欢。
昆曲传播需要有名人助力 开放心态吸引跨界
新浪娱乐:一开始,大家看青春版《牡丹亭》可能是冲着白先勇的名头。就跟现在大家看中日版,可能是冲着板东玉三郎的名头。您认为是不是需要有这样一个很响亮的人物存在?
蔡少华:这个很重要,文化文化,文而化之。作为戏剧来讲,它既是综合艺术,也是角的艺术。我认为名人的参与是事半功倍的一种效果。从关注度,影响力,我们必须都是要这样。但这一切还要看舞台上是否有高质量的呈现。必须是在一种新的高度目标上的综合资源才能实现总体的一种传承。
新浪娱乐:青春版《牡丹亭》和中日版《牡丹亭》都有强有力的制作团队,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苏州昆剧院作为一个传统的院团在这个合作上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蔡少华: 昆曲是一种人文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单靠一个团队,要完全实现昆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吸引各个方面的艺术家,帮助我们与当代的舞台和当代的观众结合,才能从文化的本身,本源上去挖掘扩张,这才是我们要做昆曲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