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安莹三度联手《青蛇》 追求活着的艺术

2012年05月15日16:09  新浪娱乐 微博
田沁鑫与安莹一起做客新浪 田沁鑫与安莹一起做客新浪
田沁鑫执导的《风华绝代》首轮演出近日刚落幕 田沁鑫执导的《风华绝代》首轮演出近日刚落幕
安莹也同是《风华绝代》的编剧 安莹也同是《风华绝代》的编剧
田沁鑫将与安莹三度联手打造《青蛇》 田沁鑫将与安莹三度联手打造《青蛇》

  《风华绝代》使赛金花“重登舞台” 田沁鑫(微博)安莹三度联手打造《青蛇》

  安莹:《风华绝代》是大剧场的传奇剧,跟《四世同堂》改编自名著的作品不太一样。它同时又是以非常著名的演员为核心的,同时写了一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名女人,把这两者进行结合,这是跟《四世同堂》完全80多万字的本身就是一个名著搬上舞台不一样。由于它是传奇剧的定位,它要的通俗性更加市民性的气质,又跟《四世同堂》要厚度,要人文精神,又不一样。两者还是区别挺大的。

  田沁鑫:赛金花的改编难度是在于老舍先生的作品像《四世同堂》是有很多优秀的台词在里面,本身我们就不用太费劲了。赛金花虽然也有夏衍先生的电影剧本,有话剧,还有史料记载等等,但是毕竟这些只能给你提供材料,不能构成你现在在今天扮演赛金花这样一部作品全部,它提供的基础是没有的。所以我们的难度在于所有散碎的材料里怎么做成故事,截取哪段。这个故事从1937年国民党政府进了以后,这个戏从37年至今将近75年的历史,赛金花这个人物就没有在中国大陆或者在中国影视创作还是舞台剧创作里,这个形象没有公众化。这次不但是担负着一次在创作上所有文字,只有材料,没有整体构架的难度。同时我们还要如何把这样的人物,绝响舞台75年之久的形象,传奇女子公众化,在今天被更多的年轻观众认可,这是两个创作难度。

  主持人赵宁:是《风华绝代》演出之后,也是大家非常地喜爱,包括对饰演赛金花刘晓庆(微博)的表演也是赞誉有佳,听说他8月份要来北京?

  田沁鑫:8月的2、3、4,昨天是新闻发布会,我知道了,我背了一下8月2、3、4号,还有一天是机动,如果观众喜欢,我们再加演一场。在首都剧场会面对首都观众。

  主持人赵宁:包括两位将会合作《青蛇》?

  田沁鑫:那就是赛金花合作得太好了,就是更加地好了。我们决定再一次合作。

  安莹:有一些简单的默契,你是这样的,我也知道你一定是这样的,有的时候有些东西不用说了。

  主持人赵宁:《青蛇》这个剧本现在到达什么阶段了?

  田沁鑫:《青蛇》这个剧本,安莹老师已经写了两稿了,一稿和二稿之后,有一个磨合,在磨合之后,又提出了我按导演的要求又给安莹老师提出了一些要求。

  安莹:如果今天早点放我回去,今天三稿就能写完。

  主持人赵宁:所以一看到田沁鑫导演的作品,无论像《四世同堂》、《生死场》,很厚重的大戏,像《夜店》算是被人称作排练场话剧,您挑选会让您动心,希望能搬上舞台的题材是什么,刚才聊了从《四世同堂》、《风华绝代》再到《青蛇》,很想知道,什么让你有兴趣呢?

  田沁鑫:我的作品里,有我有兴趣的作品,就是我非常喜欢的,要把它在舞台上呈现的作品。这种机率不是很多。还有我的系列作品里,有一部分是偶然的,比如我遇到了张爱玲的《红玫瑰白玫瑰》,不是我自己想要写的,想要去排的,是投资方找到我,几次找到我,没有排成,三年之后还找我,是出于偶然撞见的,我只不过拿这个举例。再有一部分是命题,比如说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给我们两个都带来很大的收获的这部名著,是我不敢想的,我连想都没敢想,有一天把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作为导演,把它呈现到舞台上去,这是感谢北京儿艺原来的总经理王颖,她买了老舍先生的版权,我拿这个举例子是命题作文,直接找到我,跟国家话剧院合作。我非常幸运,命比较好,这些作品都让我比较开心。

  还有一类是您刚才提到的排练场戏剧,排练场戏剧是,我从小剧场赵平同学,小剧场夜店,再到明朝那些事,我做的系列的,对于演员表演的我自己的尝试,这个也有了一点点的成效,也有一些观众会觉得田导的东西,我从生死场开始,就有意追求舞台的流畅性,只不过我没有拿出来做实验,我实验的像小剧场的作品,我会让它更加大胆,更加奔放,更加无禁忌去表达,排练场我们可以是非常松驰的环境,我希望把这种气息也带给观众,所以我定它为排练场戏剧。

  主持人赵宁:有很多观众,熟悉田导作品会说排练场一些话剧作品很出乎大家意料,尤其是《夜店》,大家不太相信是田导的作品。

  安莹:这个还是挺田沁鑫的作品。包括一系列,从赵平同学,那里有他的顽童式的气质,平时她把它隐藏起来的,其实是有的。

  田沁鑫:舞台剧是活着的艺术 不断调整带来乐趣和刺激

  主持人赵宁:这种排练场的作品,也是在不断地巡演当,也演了很多场次,大家会发现首轮演出,到现在第四轮,它的变化很多,导演会不会有意识不断调整它,再次呈现?

  田沁鑫:对,会调整。比如像《生死场》,是创作上太严谨了,一度剧本创作就很严谨,再到舞台呈现的时候,那是1999年创作氛围没有那么嘈杂,还可以专心在排练场用两个月的时间一点点进行磨合,我写剧本就写了近一年时间。所以它准备比较充分。准备比较充分的作品,我后面就不太容易改,因为它呈现还比较完整,只不过演员每次细节上调整。但是后来,随着话剧市场的活跃,有一些市场化的要求就开始出现了,目前市场化的要求又尚在混乱中,也没有完全规范化,在没有规范化的前提下,创作人员的难度就增大了,有的时候马上剧场就定了,你要快速度赶紧排出来,用很短的时间排出来,排出来之后,想必到了演出的时候,还在修改。好就好在不是电影,电影口碑出来遗憾就遗憾,没办法了,舞台剧是活着的艺术,不断可以进行调整。这个给我们带来乐趣和刺激,在演出的过程,怎么导演还调,就是完善。

  主持人赵宁:在排练场话剧当中,有没有考虑跟安莹的合作呢?她目前还没有涉及到田导这部分领域?

  安莹:我觉得排练场戏剧其实不是特别需要编剧,他更依赖于导演和演员,他需要有质感的演员,导演去调动演员,能够呈现出每个人身上最鲜活的东西。我以编剧的一己之力没有办法达到那么多人的鲜活程度,我很愿意在排练场看,比如拍小玫瑰的时候,我在排练场出现过的,偶尔我提点小主意,被采纳,这是排练场的特点。

  主持人赵宁:这个需要不一样的。

  田沁鑫:当然我觉得可能在一天,某一个戏里,排练场戏剧里,我也希望安莹老师能坐在身边,跟我一块参与一次。这个属于攥戏的。

  主持人赵宁:在排练过程中,变成了一个剧目。

  田沁鑫:对,一份大纲,我们大家攒,和演员一起,大家是集体创作。

  主持人赵宁:刚才提到这些剧,在排练过程中是非常有意思,田导顽童式的气质在排练场是不是特别鲜明,是什么状态,能说一个好玩的。

  安莹:她有的时候给做一些小的指导,她其实是不做指导的导演,有的时候做一些小的指导的时候,演员被镇住了,上去给他们说你这个时候这样,演员就突然豁然开朗,导演你要的是这个。他其实不做指导,在现场你这样发挥最可爱的地方,把最有魅力,最有鲜亮的一面挑出来了。

  田沁鑫:我比较善于看别人的优点,缺点别看了。比如看安莹老师的优点,像看演员的优点,有时候演员自己不知道哪儿有优点,通过导演给开掘出来了,刚才说得太客气了。晓静姐那天跟我说,导演你的语言,导演排那么大戏,应该特霸道,你怎么听着细声细气,挺温和的,导演说话的强调很温和,但是你的语言太损了。这就是安莹老师说的,这演员怎么豁然开朗,我有的时候会直接就说他最不爱听的话,我一说他,他马上知道毛病在哪儿,比较尖锐,但是我态度很好。

  艺术需要松弛 严谨殿堂违背中国传统

  主持人赵宁:听说导演在排练场很讲究,对舒适度特别讲究,要准备成套茶具。

  安莹:这最主要给大家最舒适的环境,不仅他自己舒服,所有人都舒服,这样大家都放松以后,才能出东西,这挺重要,挺好的。

  田沁鑫:琴棋书画在中国文化里是业余,比如汤显祖自己弄戏班子,这是业余事。我们随着西方的实用教育的进入,我们好像认为艺术的殿堂很严谨,这个挺不人性化的。我不是说他们不好,我是说对于中国人的习性来讲,我们是有习性的,我改造不了大环境,我可以把小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通过我比如喝茶,弄套茶具在那喝茶,我自己松驰了,我把我的工作和生活放成一样了,演员一看,导演也这样了,也开始喝茶,大家乐融融,这样反而松驰。只是限于我个人和我小的工作环境内部的改造,大家挺开心的。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